APP下载

金融精准扶贫为岳阳脱贫攻坚添动力

2018-12-05

金融经济 2018年14期
关键词:服务站易地贷款

一、主要做法

(一)对标对表,压实责任,精准传导金融扶贫压力。

1.紧盯目标,科学规划。制定了《2015-2017年金融扶贫三年工作规划》和《2016-2020年金融扶贫三年工作规划》,从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方式到设计优惠政策全面与产业发展对接,并将金融扶贫情况纳入金融机构年终考核。每年精心编制“金融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传导年度扶贫工作压力;牵头成立金融扶贫工作组,成立了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金融扶贫工作联席机制。

2.突出问题,督促整改。与金融行业扶贫工作组成员单位签订金融行业扶贫责任书,严格督查,严格考核,严格问责。采取实地督导、约见谈话、季度通报、现场检查、电视电话会议、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金融扶贫重大事项报告等方式,对全辖金融扶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近两年共开展扶贫工作专项督导25次。

(二)用好用活,落实政策,精准引导金融扶贫主体。

1.发挥“乘数效应”,引导资金向贫困洼地流。今年,安排扶贫再贷款、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等8亿元,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发放再贷款9.38亿元,其中:向平江县发放扶贫再贷款1.5亿元。发放再贴现2.51亿元,重点支持了涉农和小微企业的票据贴现。对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达标”,以及对“三农事业部”考核“达标”的涉农机构,执行降低1-2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支持华容农商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10亿大额存单,支持岳阳农商行办理常备借贷便利5000万元。上述政策措施,累计释放流动性30亿元。

2.承接“项目资金”,引导资金向扶贫项目流。指导相关金融机构主动跟进2017年搬迁计划,尽快落实当年项目的信贷资金安排,协助完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条件,确保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信贷资金需求切实得到保障。辖内6县(市)1.58亿元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基金资金拨付到账;发放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4.87亿元;发放平江县易地扶贫同步搬迁贷款3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等民生工程建设,发放涉农棚户区改造、农村水利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整体城镇化建设等项目贷款近110亿元。

3.统筹“孵化基金”,引导资金向扶贫产业流。构建“1+.”工作机制,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定向降准、金融市场管理等央行政策工具,撬动地方政府风险补偿、财政贴息、保险增保等配套政策,支持金融精准扶贫。地方政府到位小额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1.05亿元;协调岳阳县、华容县政府出资2000万元建立“两权”抵押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风险补偿金;提请地方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给予200-300万元不等的财政贴息,专项拨付93.5万元作为金融扶贫服务站建站经费等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

(三)到村到户,严实措施,精准疏导金融扶贫渠道。

1.金融知识宣传“全覆盖”。在全市组织开展“金融扶贫宣传月”活动,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方式,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宣传力度;组织县域金融机构在35个金融扶贫服务站开展集中宣传,将金融知识和金融服务直接送达贫困村。联合市总工会开展了“金融扶贫知识竞赛”,组织18个银行、证券、保险机构,600余人参加了金融扶贫知识竞赛;积极开展选聘志愿者进行金融知识培训、送金融知识下乡、金融知识进校园等系列宣讲活动;在巩固平江县作为国家“金惠工程”的试点县成果的基础上,2016年底促推了世界银行“普惠金融”项目在平江的落地。

2.金融扶贫服务“全覆盖”。印发《岳阳市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在319个贫困村开展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地图慧”金融扶贫服务站电子地图上标注贫困村的信息。截止2017年底,已全部按“八有”的标准实现了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全覆盖”。推动扶贫服务站与当地的电商服务站、助农取款点以及惠农现金示范点物理或功能融合,全力推进“三站融合”工程,基本构建了“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乡镇”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3.信用评级授信“全覆盖”。 各金融扶贫服务站均已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档案、评级授信和贷款台账,并做到定期更新档案和台账数据;按照“贫困村试点,诚信户先行”的模式,全面开展了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评级授信。截止2017年底,全市已组织开展贫困农户评级10.95万户,授信6.56万户,授信金额16.39亿元。

(四)落小落细,务实推进,精准指导金融扶贫创新。

1.把土地变成财富。指导相关单位制定《岳阳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方案》及《岳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办法》,搭建产权交易流转平台,督请岳阳县政府拨款15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构建了“政府主导推动、人行政策扶持、农经抵押登记、银行评估承贷、风险政银共担”的 农地抵押贷款模式。截至2017年底,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534笔、16596万元,余额15173万元,涉及土地流转抵押面积319000亩,支持了450余户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2.使产业生成链条。根据不同县域的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一县一品”制定产业扶贫方案,在平江、华容等县开展林权抵押、“扶贫财银保”、 “财政直补资金担保+农户”等创新性贷款业务,为特色产业提供量身制定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整理了全市金融机构支农、支小和扶贫信贷产品207种,在岳阳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推动涉农机构与5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主办行制度,收集参与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清单148家,指导相关机构开办“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信贷扶贫模式,支持了湖南正虹科技“N+1”模式下游养殖大户、湖南省义丰祥、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等县域内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相关产业链下游贫困农户增收。

3.让示范形成品牌。以平江县为创建主体,积极开展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工作,督促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方案,运用货币信贷、金融市场等政策工具组合与产业扶持、扶贫政策、财政激励等多方政策资源有效整合,创建了以白龙园林、峰岭菁华等4个扶贫再贷款示范点,并以点带面,有效促进了金融与特色扶贫产业发展的对接。积极探索非连片地区金融扶贫模式,运用产业扶持、项目带动、以上带下、整体联动多种形式,撬动了涉农信贷的精准投放。2017年平江县在全省金融精准扶贫评估中获第一名。

二、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为扶贫造血输入了强劲“能量”。今年来,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91.94亿元,为1.3万户农户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重点支持了36家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等方式带动近2万贫困人口就业。至2017年底共减贫17.3万人。

(二)为易地安居提供了坚强“后盾”。截至2017年末,岳阳市共有73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竣工,完成投资7.03亿元,建成住房2728套,支持3.09万人挪穷窝。

(三)为金融服务建立了便捷“平台”。 全市助农取款服务点5011个,布放ATM机681台,POS机19726台,实现了小额现金存取、助农补贴支取等基础金融服务“足不出村”。大力推进“三站融合”,运用互联网+,实现了金融服务、商品交易、信息交流的深度融合,深受贫困农户、金融机构、农村电商等各方欢迎。

(四)为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在扶贫工作中,坚持“脱贫攻坚”和“普惠发展”并举,在农村人口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可获得性上下功夫,打造信用高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在2016年度湖南省金融生态评估中,辖内6个县均进入全省县域金融生态评估前40名。

猜你喜欢

服务站易地贷款
青海:首个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站成立
天津武清区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打造专属服务站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投资3,000万进军水产料!建100个养虾服务站,这家猪料公司欲在水产业一展身手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