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12-05

金融经济 2018年14期
关键词:科技型陕西省耦合

一、陕西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现状

1.科技资源广泛集聚

(1)科技活动人员

自2007-2016年陕西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呈波动上升趋势。截止2016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达到顶峰27.52万人,正是不断加强科研人员培养,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提供科研人才。

(2)R&D经费和R&D经费投入强度

为了推动陕西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发展,陕西省在不断加强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力度。2007-2016年陕西省的R&D经费投入在逐年增加,由2007年的121.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19.6亿元,短短10年间增加了297.8亿元,增加了约2倍,可以看出R&D经费投入强度总体呈波动呈现上升趋势。

(3)全省科技成果登记数量

成果登记数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最大值3407件。此外,科技论文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50226篇到2016年的74300篇。而出版科技著作种类2009年、2011年、2013年有所下降,但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科技成果显著,科技资源不断增加。

2.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新突破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既需要科技创新来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金融创新来提供资金支持。它们的耦合发展将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9-2016年的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顶峰,销售收入为469.35亿元,此外,2009-2016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略微下降,之后持续上升2016年达到最高峰为4226件,这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发展提供丰富科技资源。

3.金融资源较为丰富

陕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发展使陕西省的金融资源更为丰富,反过来金融资源又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2007-2016年陕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年末存贷款余额都呈上升趋势,存款余额从2007年的8501.39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5707.3亿元,增长了27205.91亿元。贷款余额从2007年的5121.16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4224.3亿元,增加了19103.14亿元。并且每年的存款余额都大于贷款余额,说明陕西省的金融资源丰富,可以为陕西省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4.创业风险投资蓬勃发展

陕西省在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同时推动了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行业机构数量、资本总量、投资金额等方面都呈现了较好的增长势头。此外,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也为推动陕西省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迈上新台阶,为陕西省创业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5.科技保险逐渐发挥作用

近年来,随着陕西省科技保险的产品种类日益增多、承保范围不断扩大、投保人投保意识不断增强、投保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科技保险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保险为陕西省的科技型企业分散风险,科技保险补贴专项资金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保险资金支持,同时给予科技型企业极大支持。

二、陕西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程度对接瓶颈

陕西省作为一个大省,必须要积极响应政策,那么寻找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程度对接瓶颈就非常有必要,只有先寻找问题,才能找到解决方案。

1.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科技企业信贷担保机制不完善

陕西省科技企业信贷担保机制不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对资金安全的考虑需要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这类企业缺乏有形的固定资产抵押,多数资产为科研成果这类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质押、评估、交易体系不健全,所以这类企业自身去担保有一定难度,需要有实力科技企业信贷担保为其提供贷款担保服务。

2.缺乏多层次金融体系支撑科技创新

就目前陕西省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建立起多层次金融体系来支撑科技创新。首先,科技型企业资金来源还比较单一,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和财政,且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渠道不畅通,规范性略差,也缺乏法律约束;其次,专门对科技型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的机构少,而且科技型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成本较高。此外,科技型企业担保体系不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资金安全,往往需要通过抵押、质押、担保来降低风险,而专门为科技型企业进行融资担保的机构不仅少而且对企业要求高。

3.财政科技支出的转化率不高

2016年陕西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419.6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9%,其中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62.01亿元。但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问题十分突出。陕西省财政科技支出与投入不成正比,财政科技支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部分财政科技支出后研究失败,投入资金损失较大。

三、 陕西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模式发展的建议

1.完善顶层设计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提供制度支持

为了促进陕西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模式发展,应该着力于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完善顶层设计。包括以立法形式为创新活力的释放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地方法制建设,让制度和法治为陕西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发展保驾护航;颁布多项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发展相匹配的地方性财税和金融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科技型企业创新。重视科研人才培养,注重强化人才激励机制,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物质回报和精神鼓励,留住关键人才,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政府还应完善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协调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努力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

2.鼓励实施多种措施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针对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科技企业信贷担保机制不完善问题,政府应鼓励采取多种措施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主要措施有投贷联动、科技保险补贴。综合运用融资手段,摆脱融资难困境。

(1)投贷联动支持创新企业发展

陕西省的投贷联动业务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陕西省要通过探索建立符合陕西省科技创新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让科技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更好地对接和匹配,促进陕西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协调发展。这既有利于提升银行业持续服务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供给能力,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又有利于促进银行自身转型发展。

(3)科技保险分散和降低科技创新风险

陕西省曾经就推出过科技保险补贴机制来鼓励科技型企业参加科技保险,但与科技保险较发达的苏州市相比,水平还有待提高。为了促进陕西省科技保险发展,分散和降低科技创新风险,减少企业损失,陕西省应简化科技保险补贴资金申请手续,加大科技保险补贴力度,扩大科技保险补贴范围,给予科技保险足够的支持,间接来分散和降低科技创新风险,使银行贷款额度提高。

3.为科技型企业建立风险分担体系

陕西省内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面临极高风险,并且风险发生的后果科技创新型企业无力独自承担的,所以需要政府引导为科技型企业建立风险分担体系,通过科技型企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投资机构来共同分担科技型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支持省内科技型企业发展,政府在科技型企业建立风险分担体系发挥着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引导科技型企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投资机构通过合作来共同来分担科技型企业的风险。

4.加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

在促进陕西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进行深度融合方面。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陕西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共同促进经济发展的认识。其次,健全陕西省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及两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科技政策、金融政策等协调配套,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最后,积极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来加速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设立引导基金、投资基金来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本为科技型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放大效应。

5.构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综合服务平台

为了促进陕西省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耦合模式发展,可以联合银行、财政部、科技部、投资机构、担保机构构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综合服务平台。首先,综合服务平台是一个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是建立在大数据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个平台。其次,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部门的资源优势,搭建起陕西省科技型企业与各部门沟通的平台,六大部门相互合作共同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发展。最后,构建综合服务平台还应当提供特色咨询服务,主要为陕西省科技型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政策咨询、融资咨询、借贷咨询、技术咨询。

猜你喜欢

科技型陕西省耦合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