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政府经济管理中社会资本的功能探究

2018-12-05

金融经济 2018年14期
关键词:资本政府经济

1.前言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以后,更加注重内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在政府经济管理中引入社会资本,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的效率,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利用增长来促进发展,形成一种正向的良性循环。

我们一般认为,对于人类行为影响最大的是利益和社会关系。利益对于行为具有激励作用,能够产生持续的决定作用。社会关系是整体社会存在的一种形态,可以反映主体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在社会关系的存在形式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本形式——社会资本。社会资本通过参与者之间的互相交流以及互换,发生一种社会关联,进而产生利益共同体。社会资本有助于内部进行信息交换,提升经济管理的效率,能够促进创新发展,给参与的主体带来利益上的增长。社会资本具有社会性,通过占用社会资本主体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信任、互惠的合作以及共享的机制来达到共同的期望,在获取信息以及资源方面获得更多的优势。

我国正在强调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地方经济独立发展的主体,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为了保持优势,会采取相应的竞争、合作或者模仿的形式,采取多种互动的策略,因此在政府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如果政府的关系网络规范有序可以有效促进资源之间的流动和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获得更加优异的经济治理效果。但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因此出现了许多恶性竞争的现象,地方政府之间不计成本的竞争,出现了很多重复性建设,分割市场造成贸易壁垒,不负责任的行为普遍存在。这种政府之间的恶意竞争,必然影响到公众利益的实现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政府的经济管理绩效水平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克服地方政府的偏私行为,预防地方政府间扭曲的关系已经成为我们现在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经济的管理活动中,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联活动,这种观念活动均为社会资本的存在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使得拥有的主体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社会资本能够克服政府之间的扭曲关系,增加当地政府的收益,最终提高地方政府经济管理绩效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对于社会资本进行重视,在相互关联的网络中地方政府要对社会资本进行充分挖掘和运用,这样才能够克服在经济发展中政府之间所形成的各种扭曲关系,促进当地政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形成与社会资本之间的最优关系,这样才能够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社会资本在地方经济管理政策中所发挥的作用

2.1 地方政府可以容纳广阔的社会资本

地方政府不可能脱离人的因素单独存在,因此在现实制度中,存在着许多对于地方政府官员的各种制度约束,这样就形成了各种的关系结构。每一个行动者的位置都可以通过具体的行为习惯以及文化等等表现出来,尤其在我国,更加注重传统之间的礼仪文化,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联系是容纳社会资本的有效保障,这种相互关联的既成事实,为容纳广阔的社会资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也创造了相应的条件。

2.2 社会资本可以克服地方政府的扭曲关系

社会资本是治理地方政府扭曲关系的重要资源。在社会关系中,信任是对于彼此主体的依赖程度认识以及对于未来合作的一种承诺。这种承诺具有可传达性,可以通过参与者来进行表达。地方政府正处于这种网络节点之上,如果按照互相期待的原则进行办事,那么就能够克服地方政府的扭曲关系,促使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进行真诚合作,这样就能够预防各种机会主义。其次,在自发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形成长期互惠的合作机制,这就是社会资本在进行运行的产物,它可以增加合作者之间的信任感,实现多方的共赢,避免形成各种扭曲关系。基于社会资本之下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必然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能够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达到收益增加的目的,这种合作关系形成以后,地方政府会可以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然后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通过各种横向分工以及垂直方向的合作,建立经济之间的纽带关系,统筹发展各种经济资源,促进经济建设参与者的共同获利。最后,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共享发展的价值理念,是每个参与者进行交流之后得到了共识,必须要尊重对方的正当利益,多个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会因为拥有共同的价值理念而消除。如果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那么就意味着两者有了共同的目标,表明地方政府对于国家的宏观政策进行了坚守,这对于保障政府的经济管理绩效具有重要价值。

2.3 社会资本的效率优势

地方政府在经济管理政策中的扭曲行为,国家可以通过强制性措施来进行克服,但是这必然付出高昂的代价。社会成本在参与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中,固然也需要成本代价的付出,但是他们之间合作的基础是信任,并且包含互惠互利这一社会资本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形成,并形成便成为一种资源聚合体可以进行重复使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资本具有一劳永逸的价值,本身是几乎没有成本的。这种效率的优势可以使得地方政府在克服经济政策的扭曲关系时,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另外一方面来说,社会资本也是能够预防发生冲突的有效保障,参与到网络之中的地方政府,由于自身信誉制度的担忧,因此可以克服在经济管理政策中损人利己的行为。这种经济秩序能够促使合约各方遵守各自规范,保障政府关系和谐有序,社会资本在质疑行动中发挥比较大的效率价值优势。同时社会资本可以约束自我执行,信誉机制只是一种隐性激励制度,能够保证合约各方的动机与行为,参与到网络连接各方的主体以后基于自身的角色相互连接,形成一定的预计期待,选择能够履行合约、不对对方进行欺诈的行为。这种自我约束的行为,意味着不需要外力进行监督,具有较高的效率优势。

3.社会资本提升政府经济管理效率的方法

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外力的因素来加快生产速度,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与之相伴有诸多因素。下面是最为重要的三个因素,用来探讨社会资本与地方政府之间和谐关系如何生成,这样才能够提升国家经济治理的效率。

3.1 认知因素

社会资本与地方政府之间要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建立信任的基础,广泛开展合作。在经济领域,社会资本要想和地方政府之间达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必须要确定以下两个观念:第一,需要把高度提升到全国统筹经济建设上来,加大对于地方之间理解共赢含义的认知。每一个国家经济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所管辖地区经济的简单叠加,每个地区的经济要素,如果结合成一个系统,就会表现出孤立的状态,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现象。地方政府一定要以经济大局为重,明白国家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意义。在维持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将维护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经济稳定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特别是预防碎片化建设以及重复建设的浪费行为,进行优良的政府经济治理。第二,是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念。政府服务的市场不仅是当地的企业,这是政府的一个执政基本理念。任何一个地方的经济系统,只有通过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合作,建立经济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互动的经济发展中,强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得利益的共享,这也是促进地方政府进行诚信合作,扩大社会资本的基础。

3.2 结构因素

地方政府的充分参与能够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因而产生最优的政府经济管理绩效。具体来说,社会资本要促进主体之间发生互动和连接,需要充分参与社会资本的积累以及强化之间的过程,这也是政府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前提。社会资本的信任以及合作机制也必须要有主体的充分参与,地方政府参与社会资本的深度越深,就越有利于自身结构的发展,使得能够充分调动资源,加以利用。因此地方政府要拓展各种资源参加经济建设以及经济协作,创立政府之间的合作模式。我国当前环境之下,政府之间的合作会议与合作论坛普遍展开,这些都是政府层面上的互动与协商平台。建立这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形成了社会资本联系,对于国家在经济治理过程中追求的跨区域资源协调发展、共享共赢社会资本都是非常关键的途径。

3.3 路径因素

我们必须寻找到社会资本提升和利用的机制,为社会资本所提供的合作基础进行保障。制度就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合作关系的框架,必须要按照行动准则办事,主体不能够随心所欲或者是对准则进行干涉。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制度是利用社会资本的最重要路径因素。在所有的制度设计中,法律制度具有最高的权威性以及稳定性,因此社会资本的生成和积累需要法律制度所保障。法律制度明确的话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对方的行为有了明确的期待,为地方政府的精力治理行动提供了方向以及遵守的准则,其他的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经济治理的绩效水平。

4.结束语

我国整体幅员辽阔,和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在实现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效果更为明显,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更加关键,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当地居民的福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社会资本,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协调地方政府关系以及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绩效方面的作用,通过相应的机制消灭社会资本的消极作用,使得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绩效提升。

猜你喜欢

资本政府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资本策局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