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2018-12-05

金融经济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一事建设项目财政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建设美丽乡村是针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所提出的民生工程,同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建设美丽乡村还是党和政府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必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提供支持。

一、背景因素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主要着眼于人民群众关注的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能够真正的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此外,建设美丽乡村正是响应了国家“五位一体”总布局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美丽乡村的建设一方面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提出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倡议,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背景,其中时代背景则是十八大以来国家经济的稳定性增长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党和政府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将生态文明建设加入总体布局,形成“五位一体”的新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推进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可能和支持,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美丽乡村建设也反过来作用于生态文明建设,他们之间存在着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沟通渠道,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和建设美丽乡村实践背景则在于二者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不仅体现在他们之间的相互促进,更能够体现二者的共同建设要求,即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并最终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深化意义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三个层面,三个层面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总体来说,深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惠及民生的民生工程,对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建设项目,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创建沟通机制等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1.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建设项目的积极性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据焦点在于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且人民群众真正关心的建设项目,也就是说人民群众可以就自己关心的建设项目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村委会可以根据讨论的结果就这一事项进行筹资筹劳。这样的工作机制改变了以前人民群众缺少有效渠道参与建设项目的现状,而是可以参与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中去,比如村内道路的建设与修缮、村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工作的积极性,促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中,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惠及民生,从人民群众出发的工作宗旨,从而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实现。

2.基于人民群众需要,惠及民生工程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从根本上是解决了公共财政的分配问题,在这一政策没有落实之前,政府往往难以确定财政资金的去向,无法确定哪些建设项目才是群众真正关心的,公共财政分配到何处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惠及民生的目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落实和推进则有效解决了财政资金去向不明的问题,转变了问题的传播路径,变从上至下为从下至上。换言之,以前政府在决定财政分配去向之前,需要进行实际情况的调研,这种调研结果往往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最后只会影响乡村工作的推进。现在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人民群众可以将自己的建设项目需要直接上报,审核通过之后,政府就会有针对性的将财政分配到有需要的地方,这种工作方式的转变能够使政府真正做到惠及民生。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生活环境质量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本身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将人民群众真正关心的建设项目作为财政资金的分配重点,比如,村内灌溉设施是否陈旧需要更换、灌溉设施是否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灌溉设施是否出现落后需要更新,村内道路是否需要开辟、村内道路是否需要硬化、硬化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村内道路是否需要维修,村内自来水是否充足、村内自来水是否受到污染、村内自来水是否需要净化设备,村内照明设施、监控设施、环卫设施是否健全、是否需要维修、是否需要更新、更换等。因此,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有助于村级组织能够基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能够帮助乡村文明的建设,提升乡村生活环境的质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并最终实现乡村村貌和村容的共同改善,更快更好地完成美丽乡村的建设工程。

4.发扬基层民主制度,创建沟通机制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现实际上是基层民主制度的实现,因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由村组织组织,组织一些农民群众坐下来对某一事项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不是之前的由村主任决定的工作模式,而是集思广益,鼓励参与讨论的人民群众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终达成一个统一的决策方案,将决策方案上报审核,审核通过之后,由政府分配财政资金。这个过程就是基层民主制度的体现,不仅能够促进群众与政府的双向交流,使政府能够充分感知群众的真实需要,还能创建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沟通渠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

三、措施及建议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对建设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建设美丽乡村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是党和国家的科学实践,因此,如何深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建设美丽乡村就显得尤为重要。

1.积极促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建设美丽乡村落地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使人民群众始终关注并参与到对自己有利的建设项目中,而人民群众基于自身的利益也会更加负责、更加积极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也会逐步实现。在深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保证政策的有效落地,这就要求每一级组织、每一位人民群众都要真正了解政策实施的背景、意义、重要性等,只要这样,才不会使政策束之高阁,缺乏实践。同时,在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在对建设项目组织讨论以及上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在阳光下办公。此外,应该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做到可持续发展与完善,同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其自身建设项目具备多样性的特点,这就导致不同的财政资金很容易汇集到一起,容易引发资金滥用和资金监控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村组织还应该做好资金整合工作,防止资金滥用、资金不到位等问题的发生。

2.科学筹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由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而来,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景。同时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和建设美丽乡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对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在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科学筹划。比如,哪些项目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利益、哪些项目更加需要快速解决、哪些项目应该得到优先解决、哪些项目应该舍弃等,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将真正惠及民生,亟待解决的建设项目放在首位。此外,与公共财政分配的项目指标进行有效结合,公共财政的分配并不具备随意性,而是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并且拥有一套指标体系。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在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应该科学选择公共财政支出项目。

3.完善监管机制和问责机制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推进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除了需要制度的制定和有效落地之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和问责机制。一方面,党和政府应该就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推进建立监管机制,这主要是因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特殊性以及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公共财政资金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推进下向人民群众真正感兴趣的建设项目靠拢,这就容易导致财政资金出现滥用以及错用的奉献,因此,党和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进行有效的监督,要求各部门在做好自身的工作之外,能够做到互相监管。监管范围包括某一建设项目的决策程序、某一建设项目的申报流程、某一建设项目的审核审批、某一建设项目资金的调拨、某一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等。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问责机制,明确各级组织及个人的管理职责,建立奖惩机制,对于出现问题的组织和个人,做到有错必惩。

四、结束语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建设美丽乡村是基层民主制度的体现,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深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政策推进的意义以及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之后的乡村振兴提供可行性的发展道路,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完善,实现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一事建设项目财政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浅谈“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
执一事,尽己生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
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