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

2018-12-04杜雪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5期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博物馆数字化

杜雪莹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增长速度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我们国家的各行各业也逐渐步入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之中,并获取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对于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工作来说,更应该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对自身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基于上述原因,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与生活经验,以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为中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意在促进我国博物馆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以期借鉴。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数字化;博物馆;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博物馆的传统管理模式与经营模式已经显示出了很多弊端,如管理内容繁重、经营方式单一等。为了促进博物馆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就需要使用现代的高科技技术对藏品的收藏、展示、研究等各个流程中的内容进行优化改进,进而向着更加远大的目标前行。

1 对于博物馆中藏品的信息化管理

现阶段,我国很多博物馆中的藏品种类繁多,在进行分类管理时会遇到很多实质性的困难。为了改善现阶段博物馆藏品的管理现状,就需要打破传统的台账管理模式,引进新型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管理。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博物馆中藏品的识别管理。传统的藏品的识别管理大部分都是人工进行编号,然后再通过所编的号码进行查找,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藏品识别管理的准确度。

现阶段,我们可以使用相关的计算技术对藏品进行智能化的识别,显著提升藏品识别的效率与准确率。为了更好地进行阐述,笔者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为基础详细说明。

1.1 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技术又被称之为一维码技术,它是由宽度不等、间距不同的黑条和白条(空)按照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组合而成,能够用来对一些信息进行表达。但是由于条形码的信息表达量较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需要,所以条形码技术已经逐渐被二维码技术取代[1]。现阶段我国普遍使用的是二维码技术,如二维码扫描支付、转账、下载等。

1.2 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是由一些特定形状的图形按照某种排列规律排列组成的数据符号信息。该技术可以存储较大数量的数据信息(1850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或者500多个汉字),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所以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频繁地看到它的身影。

1.3 RFID技术

RFID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具体来说,RFID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识别距离远,与条形码技术和二维码技术相比,RFID技术的扫描距离更远,所以这就有效降低了外部因素的影响(条形码技术和二维码技术均需贴近扫描,RFID技术可以在1m、3m,甚至10m~20m进行扫描)。第二,标签不易被污染和腐蚀。RFID技术的标签一般采用陶瓷作为主体材料,所以不易被外界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也更加整洁美观。第三,标签使用时间长。由于RFID技术的标签采用陶瓷作为主体材料,所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且还不易出现模糊或者褪色的情况,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第四,扫描数目多,扫描效率高。使用RFID技术可以在同一时间快速且准确地对多种物品的信息进行扫描采集[2]。根据博物馆的藏品管理特点,可以采用RFID技术对其进行日常管理。

2 基于RFID技术的博物馆智能导游系统

2.1 传统藏品认知方法中存在的缺陷

现阶段,人们去博物馆进行参观时对于藏品的认知有三种方法:第一,以自身的学识积累为依据对馆中的藏品进行认知;第二,以藏品一旁的文字介绍为依据,对藏品进行认知;第三,以随队导游的相关讲解为依据,对藏品进行认知。从以上三种人们对于馆中藏品的认知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面对藏品的内容了解受到多方面外部因素的制约,如导游的素质水平、展板内容篇幅等。这就使人们了解的内容过于单一和片面,并不能了解到藏品中的深刻意义与内涵。

2.2 RFID技术的博物馆智能导游的概述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也逐渐走向了平常百姓家中,这为博物馆智能导游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人们去博物馆进行参观时可以利用馆中的网络下载相应的APP软件,然后通过软件连接馆内的WEB服务器。这样观众们在进行参观时,就可以使用该软件中的内置掃描功能去对RFID标签进行扫描,获取藏品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的方式对藏品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2.3 智能导游系统模型的创建策略

为了体现人性化的观览理念,首先需要合理创建智能导游系统模型。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博物馆数据库服务器的创建;第二,WEB服务器以及流媒体服务器的创建;第三,防火墙的创建。通过对以上基本系统和功能进行完善,博物馆基本就具备了向外传输信息数据的能力[3]。

完善信息传输系统之后,还需要完善用户的接收功能。博物馆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RFID标签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向进馆的参观人员分发专用的RFID读卡器,使参观人员能够从手机中获取相关的藏品信息。

2.4 藏品的RFID标签选型

由于博物馆内的藏品种类繁多,所以在对藏品进行RFID标签时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在对室外展览的藏品进行RFID标签选型时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标签的材质选择上要以耐水、耐高温、耐腐蚀为标准。室外的展品不用过多考虑防盗的要求。再比如说室内贵重藏品的展览,在对这类展品设置RFID标签时需要考虑到两方面内容:第一,藏品防护装置内部要设置一个RFID标签,并且要选用ABS材质的抗金属屏蔽的防撕陶瓷标签,这样就能保证藏品的唯一性,同时也有利于对于藏品的收藏和保护[4];第二,藏品保护装置外部的展示牌上要设置一个防撕标签,用以满足人们的参观需要。另外对于一些大型展品可以在展品的不同位置设置防撕标签,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位置参观人员的需要。

2 基于RFID技术的藏品管理系统

一般来说馆内藏品管理分为两个部分:日常性管理和防盗管理。藏品的日常管理内容主要包含对藏品的类别区分、编号处理、存放移动等;藏品的防盗管理主要包含非法移动监测以及防盗警报装置。

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藏品进行日常管理时可以使用RFID读卡器(RFID读卡器分为远距离型、手持型以及桌面型,工作人员要结合工作需要选取适当的读卡器)对藏品的信息进行扫描、写入或者监控,进而满足不同工作情况下的藏品管理工作需要。例如,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手持型RFID读卡器对藏品的信息进行扫描,进而完成对于藏品的确认与定位。

为了更好地保障藏品的安全,在进行防盗管理时必须要有完善的报警系统。具体来说,需要在藏品搬运时经过的房间、走廊等地方安装RFID读卡器,这样藏品在进行非法搬运时读卡器就能及时接收到来自藏品RFID标签上的编号,进而反馈给服务器终端,最终引起防盗警报。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高清探头监控矩阵对藏品进行实时监控,保障馆内藏品的安全。

3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以我国目前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为基础,把物联网技术与博物馆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对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进行革新,使我国博物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武昭晖.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学报,2017(2):293-298.

[2]沈巾力.物联网时代下传统博物馆角色形象的“数字化生存”[J].艺术教育,2016(3);217-218.

[3]刘朝东.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4):16-17.

[4]严允.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传媒文化,2018(13):68+74.

猜你喜欢

物联网技术博物馆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博物馆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高校固定资产清查
基于Arduino的物联网技术下校园路灯控制的实现与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汽车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