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不要忘了自己的“范”

2018-12-0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育家 2018年40期
关键词:教研室风气会场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我对在会场上使用手机一直不能接受。多年前,在某地做个讲座,前两排坐的是教育局机关及教研室负责人,后面是教师。教师听课很安静,但前排十多个人,手机接二连三地响,只是表现不一,有的低下头轻声说,也有的拿着手机急急忙忙退出去,然而,这已经干扰老师们了。最出格的,有个坐第一排的干部,在手机上大声训斥对方,全场百十号人,都听清他的每一句话。我不愿和他比嗓门,只能停下来,让他说;他注意到了,也只是压低一下声音。散会时,主持讲座的副局长没有就这件事向我致歉,我猜可能是平级干部,不好意思干预。有相识的教师悄悄告诉我,那人是教研室书记,霸道得不得了,没有老师敢提意见。我不清楚“教研室书记”是个什么级别的干部,敢于肆无忌惮地展示粗野,但我想,有这种修养的人在教育部门当领导,工作不可能做好,整个系统风气也会被带坏。教师们说,他平时更粗鲁,目中无人。我说,未必,越是这种人,奴性越足;要是来个级别比他高的领导讲话,你看他敢不敢在台下接电话或是离席上厕所,坐在那里拍巴掌都能把手掌拍肿。

有些教师在这些方面也不太注意,在学校,在公共场合也常常大喊大叫。老师开会,有时动静也不小。某市教育学院让我做两场讲座,一场对象是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场上气氛很好,我也很轻松;第二场是给刚上岗的青年教师培训,我以为青年教师会更有热情的,没想到大失所望。虽然主办单位事先暗示,要我有思想准备,但我还是非常惊讶。几名青年女教师像是在大街上,众目睽睽之下,竟肆无忌惮在会场高声笑谈,前排的老教师纷纷站起来往后看并去制止,连续三次。我原认为,获得教师资格很不容易,再说刚从师范院校毕业,没受什么不良影响,多多少少会比较谨慎的,我哪里会想到一些人“起点”竟然这样低。事后进修学校校长打招呼,说,这回再三强调,已经算比较好的了。

我还是不能理解。教师怎么可以当众喧哗?怎么能在会场吃东西?公开场合,何以敢有这样不得体的穿着?怎么能以教师身份走进教室,站在学生面前?一个大都市,教师素养再差,也不至于落到这样的境地吧,难道真是天下无马,找不到人当教师了?不敢相信的事,竟然就这样发生在眼前。“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据说比较严格,但未必能考出教养;再说,有粗野的官僚掌管教育,学校很可能就会养成这样的风气。

教师文明素养不高,和他受的教育相关,和他的思维能力相关,和他的追求有关。麻烦的是这样的低素质会影响学生。作为学校,粗野鄙俗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粗俗风气,我有时甚至觉得,一些教师如果能“装一装”也行——你私下粗俗野蛮,但到了学校,你能装斯文一些也好,至少,让学生看到,所有的人都敬畏学校,到了学校,讲话也不敢大嗓门,得轻轻地说了。

有报道批评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的不文明行为,一名官员公开宣称:“我们中国人就是爱热闹、嗓门儿大,这是民族习惯,没有什么可议论的。”他这段话能不能代表国家和民族,姑且不论;在文明社会,就凭他这段话,在生活中也难找到一个体面的朋友。

教师在学校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我们不要忘了自己的“范”。

猜你喜欢

教研室风气会场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风气
风气
《走进大山里》
风气
风气
来自十九大会场的福建女代表心声
会场内外
开会呢,严肃点行吗?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