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促进习惯养成

2018-11-30杨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核心素养

杨华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能健康幸福地成长是每个教师的心愿,也是学校的责任。小学生核心素养下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 核心素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新课程明确要求,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中,要注重學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应具备终生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德。在学生教育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关键和重心。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许多学校还存在重文化课的学习,轻学生素质培养的倾向。

一、培养核心素养要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抓起

小学生阶段是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和养成的关键时期。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多数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生活中不能整齐地摆放生活物品,生活用品乱丢乱放,总是依靠家长去帮收拾。在学习上,有时候在课堂上会忘记了记录课外作业,到家了才想起来问同学。在学校课外时,不能和同学很好地集体活动,游戏时会只顾自己,不关心和帮助同学等。很多学生缺乏积极向上和团结友爱的核心素养。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基础和保证,直接决定学生成长的方向和品德的形成。如饭前便后洗手,定期剪指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遵守交通规则,不横穿马路,不在公共场合打闹等。这些习惯都是需要在长期的生活中去培养和形成。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重点,也是保证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健康成长的关键。小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学习,学习习惯也就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关键和核心。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必须从学习习惯教育着手。教育学生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课,不随便做小动作;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不去抄袭别人的作业。这些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二、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从实际出发

学生是有差异的学习个体,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差异和学生性格的不同,他们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会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能注意控制。但有的学生就比较散漫,对学校的纪律不能自觉遵守。所以,在对学生的行为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有共性的品德教育要求,有必需的纪律制度的约束,也还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例如,对比较顽皮的学生不能仅靠批评教育,对那些注重情感,能尊重教师意见的学生,可以从情感教育去感化和教育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为了能找到更多的情感切入点,我利用假期去调查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先进的教师学习,和家长作交流。虚心地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管理的经验。为了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我为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对每个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都做了记录。为了激励学生能更好地成长,我的记录只是成长记录,只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学生的进步,不记录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有的学生看到后说,“老师,我自己都没有发现我还有这么好的成绩啊。”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记录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也激发了他们积极进步的热情。

现在的家庭结构基本是金字塔形,每个家庭都把孩子当成“小皇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顺着孩子的性子。过分的溺爱,使好多学生根本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在学校仍然持这种唯我独尊的态度,缺乏合作精神,相对自私;有时对老师也是漠然视之,缺少对爱的感受和表达。这样,也给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增添了许多障碍。

所以,在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必须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配合家长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由于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影响,有少数小学生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熊孩子”。这些没有良好习惯的“熊孩子”,他们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给家长和社会教育带来了许多麻烦,“熊孩子”的教育也引起教育界和专家的思考。“熊孩子”由于岁数小不懂事,做了些带有破坏性的事情还能得到人们原谅和理解,可如果不加强教育,这些有严重心理障碍的“熊孩子”就会成为学校里的“熊学生”。他们在学校调皮捣蛋,打人骂人,以大欺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对这些“熊学生”的心理教育,仅仅靠心灵鸡汤的温暖疏导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小学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和前提。(责任编辑:施文宝)

参考文献:

[1]欧海棠,黄锐安.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略议[J].小学德育,2008(11).

[2]李密改.浅析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2(10).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