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可视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探微

2018-11-30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文靖东路小学高凤英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8期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可视化数学知识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文靖东路小学 高凤英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这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根本任务。在“思维可视化”的教学背景下,如何有效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题,为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紧跟“思维可视化”的大潮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看不见的数学思维变得“可视化”,以此来不断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本文主要讲述了在“思维可视化”大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精准加工,唤醒数学文本思维可能

优秀的数学文本必定能够有效引发数学思维的可能性,对数学文本进行精准加工就是指在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之前要深入理解与学习数学教材,做到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进而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特点进行精准加工,向学生巧妙地进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消化数学知识。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巧妙讲解数学知识,进而将数学思维的可能性转化为一种现实,有效引发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善于对知识进行精准加工,进而唤醒数学文本知识的思维可能性。比如在进行“小数知识”的教学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小数知识,只是一种人为规定的概念,那么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很容易受到固化,为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教学文本:“0.6米长代表着什么?请用你们自己最喜欢的例子来进行解释。”这样通过比较具有开发性的教学文本来为学生创作出一个巨大的思维可能,并以此使学生拓展,进而创造出更大的思维空间,将数学思维展现出来。比如有的学生会将6分米与0.6米、6分米与6/10进行联系,并通过比较示意图、直观图或者语言文字创造性地将0.6米的数学含义表达出来,从而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

二、问题驱动,激活数学思维内在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能够有效引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数学问题的质量。一般而言,教师要想设计出好的数学问题就要深入学生群体,好的数学问题一般都是来源于学生,以此才能使学生在数学问题的驱使下放大自己的数学思维空间,进而引发自己的思维冲突,在认知失衡和认知平衡之间不断激发数学思维的内在动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善于利用数学问题进行驱动,进而更好地激发数学思维及其自身的内在动力。比如在进行“圆的知识”的教学时,由于圆的知识的相关知识点比较繁杂,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知识的束缚,进而忽略数学知识背后所包含的思维诉求,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为此,教师在开展圆的知识的教学时,不妨通过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正方形的周长是由它的边长所决定的,长方形的周长是由它的宽和长决定的,那么一个圆的周长是由什么来决定呢?”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时一个比较具有思维挑战的数学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做好引导工作,通过问题驱动,一点点地将学生引导到圆的知识教学上面,以此来带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深度对话,促使数学思维纵深发展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没有知识的碰撞就不会有思维的推进,没有师生之间的深度对话,也就不会有思维的砥砺。为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形成自己对知识的见解,引导他们与学生或者教师进行对话、分享、辨析、质疑,以此来谋求共识、求同存异,进而推动数学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以此来引领他们的数学思维向纵深的方向发展。比如在进行“角的知识”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角的知识,在教学课堂上,我为学生带来了各种教学工具,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等,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观察,仔细去观察每个三角形的异同点,进而让学生交流与讨论,相互学习。

“思维可视化”背景下,教师要想提高自己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做到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善于对知识进行精准加工,进而唤醒数学文本知识的思维可能性;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数学问题进行驱动,进而更好地激发数学思维的内在动力;最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以此来引领他们的数学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学习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思维可视化可视化数学知识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思维可视化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短道速滑研究可视化分析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思维可视化”教学,引发“每一个”的“脑内革命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