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探析
——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起

2018-11-30江苏省启东市南阳中学黄烨华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8期
关键词:对折梯子自学

江苏省启东市南阳中学 黄烨华

南通市李庾南老师倡导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在全国基础数学领域的影响力恰如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其核心是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挖掘创新潜能,不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笔者借此平台,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尝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浅谈肤浅体会,企盼同仁予以斧正。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浓厚的探究兴趣、主动参与的精神和开动脑筋创新思维是其外在表现。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逐步获得深层次的快乐体验。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能与自学画等号,其本质特征体现在整个课堂师生互动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逐步养成“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总结出来的真谛。可见,只有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才能高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才能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生活案例和形象化的图表,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授“股市走势图”“图表的收集”“地砖的铺设”“银行的利率”和“商场打折销售”等章节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这些内容与现实生活是如何紧密相关的,从而初步感知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再如,我在执教“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用多媒体展示了如下习题:离滨海市正东方向32公里处有一个面积为260平方千米的圆形森林娱乐园,市政府准备修建一条水泥路,除了方便旅游者乘车去森林娱乐园旅游外,还要考虑水泥路不能直接穿过这片森林,若你是一个园林工程设计师,则应如何设计达到最佳状态?许多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分析这一具有现实生活气息的练习题,最终比较轻松地解答出了习题,从而切身体会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是息息相关的,独立思考解题的能力同步提升。

二、注重师生讨论,让学生在集思广益中获取新知识

议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的学习小组或全班范围内的合作交流的基本形式,但议论时不能搞“放鸭子式”的交流,教师必须加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集思广益的讨论中学有所获。一般而言,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议论包括三种形式:

其一,问答式。在实施这种课堂议论方式时,教师要围绕教学难点和重点,先合理、适时地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广泛的议论,最后找到正确的答案。譬如:我在执教“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时,就结合了现实生活中的“梯子问题”:一个斜靠在墙上的梯子长10米,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假如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试问:(1)梯子的底端是否也将滑动1米?(2)请你列出梯子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3)你能解答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并正确估计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比1小还是比1大?学生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我的点拨下,他们很快得出了结论,接着,我深层次展示问题:一个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此时梯足B与墙底端C的距离为0.7米,若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则梯足将外移多少米?通过师生互动性解答,许多学生感受到了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乐趣。

其二,讨论式。此法不仅要求学生直接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且在问答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创新和延伸,逐步呈现出新的问题和新的答案。譬如,我在一节几何课上先展示问题:“请你在正方形内找到一个点,要求这个点与各顶点构成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那么,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点?”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生生互动性讨论,既轻松地找到了三角形内的五个点,又发现了这个三角形外的四个点。

其三,议论式。所谓议论式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根据自己的分析思路,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生生之间相互启发促进,共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当学生已经掌握了“角平分线”的知识后,我就展示了新课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要求学生以“角平分线”的相关知识结构和研究途径、研究内容为基础,进行合理化知识迁移,最终探讨出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

三、发挥主导作用,以利学生高效达成学习目标

在践行“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实践中,既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高效完成自主探究任务。譬如,我在执教“有理数乘方”一课时,引导学生完成如下探究过程:先让学生通过折纸游戏后回答一张1mm厚的硬纸片对折一次有多厚?对折两次有多厚?对折三次有多厚?接着引导学生猜想:一张1mm厚的纸片对折20次后会达到多少 mm的厚度?最后学生得出惊人的结果:一张1mm厚的纸片,对折20次出现了超越常规想象的高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来参与实践活动,教师的演示达到了“导”的作用,学生一边实践和观察,一边动脑思考、推理,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他们不仅掌握了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而且体会到了推导过程的无穷乐趣。虽然文本描述的有理数乘方运算是抽象性的,但在学生的眼中浮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引导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从而为学生完成自主探究任务铺平了道路。

烟无常形,教无定法。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尝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自主性出发,促进学生对新知的自主内化和深入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对折梯子自学
好玩的纸
种梯子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木梯子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指尖陀螺
梯云纵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
告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