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教学的发现之旅
——汉字文化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

2018-11-30江苏南京市永泰路小学方宗兰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字音字义字形

江苏南京市永泰路小学 方宗兰

一、案例背景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其自身的表音表意特征具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内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早在2000年1月20日就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指出:在识字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纵观现在的识字教学,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但大多数的课堂,识字多以“读准”为满足,对汉字所蕴含的文化知识,负载的文化内涵却从不涉及,学生学习汉字的过程仅仅是读准汉字的过程。

二、案例描述

古人造字,字义最早与声韵有关系。

[片段实录1]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雨点》教学片段

《雨点》这首诗歌中在“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这几句话中出现“江”“河”“溪”三个字,教师在教学时即可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字发音的开口度越来越小,再通过看图片发现,开口越来越小,水流也越来越小,这样在读准音的同时也理解了字义。

绝大多数汉字都能用独特的字形结构组建特殊的话语场,而这特殊的话语场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气息。

[片段实录2]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这儿真好》教学片段

师:故事听完了,你知道这儿是什么地方吗?

生:小岛、荒岛。

师:这儿原来是一座荒岛。四面都是水,水面中央有一块突起的陆地,这儿就叫作岛。(出示词卡:“岛”,指名读)小朋友们看,“岛”是水里突起的山,所以它的里面是个“山”字。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其义与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片段实录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会睡觉的植物》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词,在这个词中,你除了看到了人,你还看到了什么呀?

生:眼睛。

师:哦,还看到了眼睛。眼睛在哪里?

生:眼睛在睡的旁边。

师:哦,睡字呀,有一个——目字旁。

师:对了,这代表眼睛,那我们来看看,目字旁边的这个字,有没有人认识?你来说。

生:垂。

师:是垂,垂呀,请小朋友们看,原来就是指植物的叶子向——下。那我们把它放到睡字中,和眼睛放在一起看,想想看,睡就是什么向下垂啊?你来说。

生:就是眼睛向下垂,要睡觉的样子。

师:眼睛向下垂,就是睡。我们再来认认这个字。

三、案例反思

(一)多渠道发掘汉字文化内涵,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大多数教师也会在课堂上通过开展一些热热闹闹的小活动,如开火车、大挑战等,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但这样的兴趣离开课堂就消失了。笔者实践后发现,充分发掘汉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故事、表演、游戏等形式传递给学生,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更能提升他们学习汉字的内驱力。

1.借助故事揭示文化内涵

儿童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兴趣的好方法。而汉字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一笔一画都有故事。著名语言学家安子曾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抓住汉字的造字规律,直观、形象地将汉字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更为形象地揭示汉字的由来和音形义的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

2.结合表演了解文化内涵

对于一些意思比较抽象的汉字,纯粹的讲解不能使学生明白意思,教师有必要用实物或配以动作表演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的演示实践,使学生生动形象地记住了生字,也在实际操作中明白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也感受到了祖国汉字的神奇。

3.运用游戏表现文化内涵

游戏本身就是低年段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汉字象形、会意等特点,设计各种不同的游戏活动,将学生生活中的游戏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汉字、了解汉字,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语言文字习得的乐土。不同形式的小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学习语言文字充满浓浓的乐趣,更在游戏中对识字过程产生兴趣。将汉字的文化魅力引入识字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增强学生的表现力,让学生领悟中国汉字文化的精髓。

(二)多手段探寻汉字文化内涵,提高识字效率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识字教学设定的基本目标。汉字研究专家萧启宏先生认为,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既相互联系,又存在一定的区别,字音通意、字形藏理、同音意通、同形同宗。因此,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恰当地选择识记汉字的突破口,从形入手,或从音、从义入手,实现汉字字音、字形、字义之间的有效联系,汲取汉字文化知识。

1.从汉字音律中感受汉字文化内涵

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各有特点。教师更善于抓住字形和字义进行识字教学,对字音的研究往往会忽略。实际上,古人在造字时,字义最早与声韵有关系,后来随着事物的日益多样,仅用声韵已经不能区别所有字了,才进一步将“形”的区别代替“声”的区别。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声音,而这个声音是有质感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汉字特有的音韵质感,通过其音而知其义记其形。

2.结合字义了解汉字文化内涵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其义与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3.观察字形发现汉字文化内涵

绝大多数汉字都能用独特的字形结构组建特殊的话语场,而这特殊的话语场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气息,我们能从整个字形或某一偏旁中直接“视读”该字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字形或字的某一偏旁去发现和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使学生理解该字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可以说,每个汉字都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教师要做有心人,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踏上探寻汉字形义间无穷奥秘的发现之旅,探寻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路径。♪

猜你喜欢

字音字义字形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字形体结构的意蕴及其影响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沈括识音
添一笔变个字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
绝和决
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