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融入合作学习法的探究

2018-11-30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河塘中学周雪娟何品磊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知识点探究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河塘中学 周雪娟 何品磊

初中生由于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发育期,存在意志不坚定、情感态度复杂多变等现象,大多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让他们自己主动、自觉地去学习数学和几何知识,确实有困难。又由于数学学习除了记忆、理解公式和定理外,还需要有极强的逻辑推理和演算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初中生通过死记硬背公式、定理等僵硬方法来学习,缺乏灵活演算的实践能力和思考推理,在遇到题型稍微改变时,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解决。如果任由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怎样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开放、有趣,是需要一线数学教师孜孜探索的永恒的课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将在下文浅谈几点任教以来的感触认识以及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法的思考。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数学老师自身的问题

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不应只知道课本知识,应以课本为纲,跳出课本固有知识,利用多学科知识和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想办法让自己的学生学会开动脑筋,积极探究合作学习。这个举措体现了一个数学老师专业素质的高低,教师只有拥有高水平的综合专业素养,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有效,学生也才能更好地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授《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时,教师不是采取先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根据各个小组的探讨情况进行设疑,并加以适当引导的方式,而是自己在黑板上硬生生地讲解例题,冷冰冰地向学生直接灌输知识点,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让学生通过合作发散自己的思维,依靠自己和团队的智慧来学习新知识,在进行习题评讲时,也不关注从多个角度对此知识点进行探讨,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举一反三,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积极探究合作的良好习惯。在此过程中,忽略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好激发学生求知欲、适当引导、鼓励的引路人角色。

2.学生探究合作不主动

交流、沟通、互助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沟通交流,只有几个人在谈论交流,其他同学则是迷茫地看着或直接不参与、不合作,更别说去分享自己学习数学的想法。出现此种状况教师有一定的责任,但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学生之间缺乏互相沟通的欲望和能力,且在一定程度上存有自私的成分,此种形式严重背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意义

在合作分组探究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改进、完善合作探究教学对初中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育人价值。所以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合作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此过程中,教师的观念、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在参与过程中由浅入深地逐步探究老师设计的知识点,与此同时,教师应关注小组合作动态,把握每个小组成员的能力状况,适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学生才能对探究数学问题更加热爱,最后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完成教师给予的教学任务。诚然,此种教学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需要的,但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在组织和教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教学手段、方法陈旧,教学组织形式不合理,教学环境差等,部分数学教师的个人教学理念保守,教学目标单一,学生合作探究缺乏积极性等问题。数学作为发展学生智育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有必要改变合作学习的现状,促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效率最大化。

三、优化初中数学合作探究学习的建议

通过对目前初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自身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及探究合作学习理念,建议从革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确立清晰目标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索改良。

1.革新初中数学教学方式

在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做到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学生喜欢幽默、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数学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应注意自己语言的使用,在难点知识的教学上,应做到耐心细致地讲解、演绎,从多个角度和知识点去分析问题。为了调动学习积极性,可通过小组探究学习,进行小组知识竞赛问答,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开动脑筋去探索知识、吸收知识。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几何图形》这一知识点时,数学教师可运用课前预习、课堂导入教学,先向学生讲述生活中与几何图形相关的事物,让学生去观察探究,在课堂上引入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趣事,以勾起学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兴趣,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吸引到数学课中。如教师可向学生讲述几何图形的相关历史趣事,可提供几何模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这样既活跃了学习氛围,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整堂课生动形象,学生既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又在学习中提升了与同学的合作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顺利学习、拓展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充分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数学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为调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努力,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获得胜利果实。不少专家指出:“课堂上好多教学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理清思路的时候就给学生上课,上课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合作的劳动成果,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如果学生只是通过教科书这个载体、教师讲解这个传播体来进行的话,合作学习会变得毫无意义可言。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主动与同学共同学习,一起分享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共同努力去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综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突出课堂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知识点探究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设问引导探究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