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2018-11-30丁育芹湖北荆门市海慧中学

教书育人 2018年19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师队伍交流

丁育芹 (湖北荆门市海慧中学)

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教师队伍培养与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养与建设,才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教育扶贫”能让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让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的重要途径。学生培养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在课程内容上,农村学校应关注乡土气息;在课程目标上应该引导学生爱乡爱土,而且应该有长期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意识。农村学校可以依托当地的乡土资源开发乡土课程,课程开发以多科目综合、生活教育为目标方向,将历史、民俗、建筑、生态等元素融入课程之中。

二、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

一、确立“农村主导”的教育价值取向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应有自己特有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特性,它的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这样价值观应该不同于“城市主导”的价值观。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试教育日益影响着乡村教育,导致乡村教育以城市化教育模式为蓝本,不断追求升学率的提高。结果是,农村教育与乡村生活无关,脱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根本不考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广大农村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是,由于长期“城市主导”的价值预设,用城市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农村教育,农村学生感受到的是来自城市世界的强势价值预设,而农村生活中的经验和智慧受到忽视,农村世界的价值在比照中沦为低层次的价值特性。农村教育需要有自己特有的价值取向,农村地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地域文化传统,以及农村生活的一些文化元素,有着对构建农村生活秩序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特别是,农村有着质朴的文化环境,质朴的乡风民俗,为农村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生态环境,农村教师只有尊重并发挥农村独有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入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发挥教育应有的作用。

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课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谈农色变、厌农弃农之风甚嚣尘上。如今农村学校的爱乡爱土教育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把脱离农村作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要按照农村的特点来展开,教育改革不能忽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阶段性和差异性。农村学校课程开发,理所当然不能丢弃劳动技术教育,为

加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力度。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按照优先保证教育经费的原则,依法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新增财力首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将城市及地方教育费附加、税费改革后的上级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等全额用于教育。县级财政要足额预算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优先保证教师工资待遇、专业成长、教育信息化发展等费用。

健全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优先保障农村学校师资配置,改善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完善省级统筹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制,落实“国考、省考、县聘、校用”制度,按照“总量平衡、退一补一”原则,及时补充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及时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年龄老龄化等问题。

实施农村教师民生工程。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实现稳步增长,确保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严格落实教师工资政策,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有效解决农村教师“看病难”和“住房难”的问题。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住房与公务员同等对待,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确保农村教师安居乐业。

建立农村教师奖扶机制。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激励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建立农村学校教师关爱基金,用于教师大病救助、特困教师援助等。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向农村倾斜,福利待遇向农村倾斜,激励优秀教师到偏远艰苦地区任教,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拓宽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渠道。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制定符合农村学校教师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提高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对教师的外语水平、发表论文不做硬性要求,将职称评聘进一步向农村倾斜,调动广大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促进城乡教师合理交流

教师队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础教育普遍存在优质师资分布不均衡、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教师队伍循环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义务教育的发展不均衡。由于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而就导致了愈演愈烈的择校现象。屡禁不止的择校现象,说到底就是在择师。除了硬件以外,主要就是教师水平的差别。为了有效解决择校的问题,关键就是加强城乡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建立教师城乡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师合理交流。加强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以教师交流为重点,明确要求中小学干部、教师进行交流。采取“走教、置教、支教”等方式,开展干部、教师交流活动。中小学领导干部先行交流,为教师交流起好步,带好头;对在一所学校任教满一定年限的教师应实行定期交流。按照自愿报名、统一调配的原则,从超编学校向空编学校、从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合理流动,做好区域间、乡村间、城乡间教师岗位交流工作。在条件成熟的县(区、市)将人员交流和人事关系调整同步进行,实现“人走关系动”。

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合理交流。教师岗位交流,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和优惠待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岗位交流,并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对有交流经历的教师在申报晋升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选特级教师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促进教师进行合理交流。通过教师合理交流,城乡学校之间的教师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骨干结构得到调整,为超编学校“消了肿”,为缺编学校“补了空”,师资配置逐步趋于均衡,进一步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培训体系

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培养体系。抓好教师培训,落实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制度,分级分层分类开展各具特色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为农村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教师。进一步强化“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培训联动机制,分级、分类、分层展开针对性培训。建立农村学校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实现乡村学校全覆盖,培养大批优秀的农村教师。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支持和鼓励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开展教师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应执行法制化培训制度,设置集教师师德、教育教学技能及学习能力于一身的整体性培训目标,实施综合性的培训内容,强调培训内容的实用性,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途径。比如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引导教师自我自发培训。教师专业发展最核心的一个要素,就是教师自己必须有强烈的发展动机。只有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被充分激发出来,拥有了成长与发展的强烈愿望,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动学习与研究,才能实现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好教师是在读、思、写中成长起来的。教师的思想从深度阅读中来,从享受阅读中来,从勤于实践中来。教师读书,德被学子,惠泽社会。教师只有读书,才能立己立人、达己达人。

[1]陈宝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N].人民日报,2016-12-5.

[2]张帮群.好教师是怎么炼成的[J].教师博览.2012(12):16.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教师队伍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