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避高中历史课教学形式上的探究学习

2018-11-29

中学政史地 2018年18期
关键词:洋务运动能动性探究性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和人才素质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教育质量的高低。所以,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传播新的课程理念,引入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对于问题的敏感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这样的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而且能够利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经验,规避了高中历史课教学形式上的探究学习,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忌探究就是讨论

探究学习倡导平等、民主的理念。历史不仅是一门丰富的人文学科,而且还包括各种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引入讨论式的探究学习模式,营造一种轻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以此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维新运动的兴起》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讨论: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百日维新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教训分别是什么。通过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讨论中相互交流意见和看法,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师生也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互动学习,以便加深理解。

二、忌探究就是提问

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能够用好提问会提高教学效果。它打破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师生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将提问与课堂教学巧妙结合在一起是每个任课教师的必修功课。教师在讲课前准备好问题,课堂上层层设问,层层递进,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时,可以设计这样一连串问题:1.洋务派举办的洋务实业主要有哪些?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3.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和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在这样层层的设问中,学生就会由始至终处于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中。通过解答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他们不仅学完了本节的内容,而且也形成了一个缜密的逻辑思维,在以后其他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学会这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三、忌探究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俗话说得好:“别人可以替你开车,但不能替你走路;可以替你做事,但不能替你感受。”这句话告诉我们,不仅在生活中要靠自己,在学习中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依靠自己主动去探索、思考,才会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领悟一切真理的真谛。探究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地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探讨,从而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比如,在讲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土地问题”时,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分配不同的任务。一组同学负责找出制定土地条约的时间,另外一组同学负责写出所有的土地条约,最后一组同学用坐标轴的方式把时间和事件对应起来,并且按照顺序标在坐标轴上,然后进行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总之,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楚探究性的内涵,真正地把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热情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有效地实现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洋务运动能动性探究性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动性投入研究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学习方法的研究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浅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三十年来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洋务运动评价内容的演变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