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语文实践 养识字智慧—以部编版第一册第四单元第四课《四季》识字教学为例

2018-11-28林丽丽

名师在线 2018年23期
关键词:四季字旁读音

林丽丽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小学,福建莆田 351100)

引 言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先生认为,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的识字准备、识字能力和能力运用等要在语文实践中才能充分成长。

一、正确把握教材,在预习中培养识字意识

凡事预则立,任何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对于刚进入小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准备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储备和简单的识字方法对所要开展的识字任务进行预先的感知,即是常说的“预习”。对于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说,识字学习要不要预习?怎样预习?课堂上如何落实预习?以《四季》这篇课文的识字教学任务为例,首先,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本册教材第一单元安排了集中认识一批简单的常用字,接着是第二、三单元系统的拼音学习,从本单元开始一年级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课文学习。有了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铺垫,学生完全有可能根据自身的识字储备和拼读能力来初步自主认读这些生字,所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是可行的。其次,《四季》这篇课文的预习任务可以这样布置:一是把要求认识的生字中已经会认读的生字大声地读给家长听;二是还不会认读的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认真拼读;三是在前面两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试着把课文读下来;四是在课堂上,教师创设预习成果交流环节,让学生骄傲地读出已认识的生字来。这个预习成果交流的语言实践过程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有初步的预习意识,又让学生与本课要认的生字在课堂上第一次“见面”,初步感知学习任务,同时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做一个现场的学情调查,以便更好地调控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和节奏。

二、科学创设情境,在实践中培养识字能力

《辞海》对“能力”的解释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这里有两个关键词——“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概言之,就是“识得字”和“会识字”:“识得字”是掌握知识目标,即在第一学段学生要完成认识1600个生字的任务;“会识字”是运用知识目标,即要求在认识这些生字的过程中学习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自主认识生字,形成识字能力。在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显然“识得字”是初级目标,而“会识字”才是高阶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这两个目标互相融合,形成螺旋上升的态势,在识字过程中学习方法,同时运用方法更好地识字。下面以《四季》一课的识字教学为例具体分析。

(一)合作“拼读”,认识生字

教师请同桌小朋友一起拼读所要认识的生字,互相当小教师,碰上不会读的就请教同桌,请同桌当小教师教读。给学生足够的拼读时间后,教师请同桌的两位学生一起来读生字,检查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纠正个别易错的读音,如“说、春”是翘舌音;“青、冬”是后鼻音;“春、弯”是前鼻音。

这样的合作实践的创设,一是让学生互相充当“小教师”的角色,培养孩子们的交流表达自信,并且完成“认字”的学习任务。二是学生互相纠正读音的过程也是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品质。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合作识字的过程中,学生巩固并运用了一种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识字方法:通过拼读音节来识字。三是“学习正确读音”是识字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里很有必要也很自然地让学生运用拼读的方法对易错的读音进行纠正并巩固练习,达成教学目标。

(二)重复“评读”,巩固识字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字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课文给学生的认字学习提供了一个媒介。所以当学生通过拼读能初步认识生字之后,教师创设朗读实践,让学生把生字带进课文中,把课文读通,关键是把生字读准确。这里,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可以安排四人一个小组,每个组内的学生轮流把课文读下来,其他组员认真听,评一评他(她)读得好不好,哪些生字读得特别准确,哪些生字的读音还不够准确,读得不够准的要教教他(她)。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不断地复现这些字,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识记下来。这个环节里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四次实践机会,一次是自己的朗读,三次是听并且评价别人的朗读。在读中巩固识字,在听中巩固识字,在评价中巩固识字,在教同伴读中巩固识字。同时,此环节引导学生懂得,重复认读是掌握生字读音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同伴“考查”,检测识字

识记字形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在识字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出现错字、白字[1]。关于字形的识记教学,很多教师还是采用逐字分析的方法,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心理,失去认字热情和兴趣。而采用同伴互相考查的方式,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操作方法是:教师让学生在座位附近自己找一个合作伙伴,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生字卡片,以“炫耀”的方式向同伴介绍自己是如何识记生字的字形的,再互相比较一下,我的方法好还是同伴的方法好?

这样的实践环节设置,让学生以“炫耀”的方式进行交流,显然是为了增强一年级学生的交流自信,同时也激发个体的识字兴趣。在互相交流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各自回顾并运用之前学过的认字方法,教师借机可以再教一些合适的认字方法,在这个认字的过程中,学生在完成识记字形任务的同时,运用了旧的识字方法,学习了新的识字方法,获得了识字能力。

三、运用识字方法,在识字过程中培养识字艺术

西班牙当代杰出哲学先驱雷蒙•潘尼卡指出,智慧是生活的艺术。对低年级学生识字学习而言,笔者理解为,识字的艺术即是学会判断和运用一定的方法认识生字,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而这种“艺术”便是一种智慧。

在《四季》的识字学习中,要求学生认识“讠、夊、虫”三个部首。以认识“虫字旁”为例,学生会认读“蛙”之后,用红色标出本字中的“虫”,教师让学生猜猜带虫字旁的字可能都跟什么有关,学生会很容易猜出和虫子有关。教师再追问学生还认识哪些带虫字旁的字,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他们会说出一些带虫字旁的字来,比如“虾、蚂、蚁”。再让学生观察,这些字去掉虫字旁后的读音有什么变化,原来没有虫字旁的读音和加上虫字旁的读音相似。最后,教师出示学生比较陌生的“蚣、蛔、蛇”,让学生猜猜这些字都跟什么有关系,猜猜这些字读什么。

在以上实践环节中,认读“蛙”是完成了识字的目标,引导学生说出带虫字旁的字以及发现字义和字音规律,是达成认知形声字的目标,猜读生字环节则是达到运用形声字方法认字的目标。

结 语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学的最大智慧“是为了达到不教”。对学生来说,学的智慧不单是学会,还要会学、会用。

猜你喜欢

四季字旁读音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那”与“哪”的读音
字词篇
《释名》中用为“液”的“汋”字旁议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四季”语文,精彩教学
大脑也分“四季”?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