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进入真学状态—小学数学真学课堂的建构策略探微

2018-11-28徐玲玲

名师在线 2018年23期
关键词:真学先学钉子

徐玲玲

(江苏省南通市新桥小学,江苏南通 226000)

引 言

“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一直是学校改革的核心,在十多年的课改大潮中,课堂发生了重大变革,由原来的“师本”课堂转变为“生本”课堂,“学生主体,学为中心”成为新课堂的追求。真学课堂是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课堂,是愉快学习的课堂,是思维灵动的课堂,真学习的课堂中师和生关系和谐,教和学相得益彰。如何确保学习真正发生,使课堂成为真学的课堂,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实践,摸索出一套真学课堂的建构策略。

一、教为不教——真学课堂的支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为不教”。要登攀“教为不教”的理想境界,首先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头脑,不当“教书匠”,而做“引路人”,教学时不机械灌输而是相机诱导,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自我索取。

笔者在数学教学中,抱“教为不教”作为真学课堂的支点,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为学而教”。“为了不教”的教是基于学的教,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生立场,教学起点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知识基础出发,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有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为了不教”,教师要解放学生,为学生松绑,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教师要开放教学时空,把课堂地位让给学生,把探究权还给学生。例如,在教学《认识容量和升》一课中,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大小不同的水杯、水壶等容器,让学生观察、猜测哪个容器盛水多,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亲手操作中比较容量大小,学生在操作中对容量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为了让学生有效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引导学生观察雪碧瓶上的商标纸,让他们将雪碧倒入容量为1升的量杯,接着把1升的雪碧倒入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再把正方体里的雪碧倒入同样大的一次性纸杯,多次的操作观察让学生对“1升”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有效建立了容量观念。在整堂课中,笔者没有刻意地讲授,而是让学生“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们在自主操作中感知体验,达到了不教而学之功效。

二、悦中施教——真学课堂的先决条件

法国数学家帕斯卡说过:“所有的人都以快乐幸福作为他们的目的。”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只有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才会产生学习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才会真正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心情愉悦”是真学课堂的保障,悦中施教是真课堂的先决条件。教师的教要能够愉悦学生心情、激发学生兴趣,为他们创造真学的课堂环境。

首先,悦中施教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种心理安全感和学习幸福感。其次,要创设趣味教学情境,真学的课堂是充满情趣的课堂,数学内容生动形象,充满生活色彩,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最后,教学活动趣味化,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活动,让数学变得有趣好玩,学生在新颖有趣的活动中快乐学习,促使学习真正自主自觉。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经常采用游戏化教学,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趣味游戏,愉悦学生情绪,让学生在玩中做、乐中学。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中,笔者将教室一角布置成商品区,里面摆放铅笔、橡皮、玩具等物品,创设了一个超市情境,组织学生逛超市,购买物品。积极参与学生的游戏活动,笔者当营业员,学生当顾客,学生自主挑选物品,自己算钱找钱。他们在自由的购物过程中观察、思考、交流,购物游戏让课堂充满快乐的气息,让教学充满情趣,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边玩边学,融学习于趣味游戏当中,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提升了教和学的实效。

三、先学后教——真学课堂的路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教师的教不能随心所欲,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以学生为本,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学定教”。教者先要摸清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他们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然后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从而准确定位,有的放矢。

要想真正掌握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必须做到“先学后教”。只有让学生先行自学,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师才能获得可靠的一手资料,从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先学”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在“后教”环节增强学习目的性。“先学后教”是真学课堂的有效路径,可以避免教师直接讲授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防止学生假学情形的发生;可以充分保障学生主体性发挥,确保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建构。“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先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性探究,而不是自由随意地学习;“后教”不是机械的讲授,而是点拨式的引导,为学生铺路搭桥,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自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笔者让学生先各自围绕导学单进行自学。导学单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指南,确保了学生自学的方向性;自学让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使他们对学习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充分预习之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少数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就邀请其他学生来答疑解难,引导他们集体讨论交流,尽量让他们自主解决。先学后教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体,使学习进入真学状态。

四、相互赐教——真学课堂的本色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互动教学的重要性,然而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仍以师生互动居多,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互动深度不够,使得学习仍停留于浅水区,并没有迈入真学的深水区。真学应当是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要方式的学习,学生之间主动展开交流碰撞,相互质疑问难,展开思维的交锋,擦出思维的火花,产生情感的共鸣,生成新的思想。

陶行知先生倡导:“人人都是教育者。”“小先生制”正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体现,让学生“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学生教学生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生生互动;“小先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同时也让学生成为教的主角,双重身份让学习成为真学,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合作共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笔者在数学教学中推崇“相互赐教”,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合作的方式展开互教互学[1]。《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过程,发现钉子板上围成的多边形的面积与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内部钉子数之间的关系。教学该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在钉子板上动手围一围,数出钉子数,在搜集了数据后,组织学生分析数据,探索其中的规律。在集体交流过程中,笔者故意“煽动”其他学生向汇报者提出质疑,“挑逗”学生之间展开激烈争辩,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

结 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我们谨记陶行知的名言,在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真学状态,缔造真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真学中做真人。

猜你喜欢

真学先学钉子
当钉子邂逅毛线
少了颗钉子
钉子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建构“真学”课堂要注意的几点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让学:“真学”课堂的本质追寻
有指导的“裸读”式“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