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对职业院校教学的影响调查研究

2018-11-28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14期
关键词:比例问卷交流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王 瑜

镇江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张俊俊

1 “翻转课堂”简介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引发了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翻转课堂”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专注于项目的学习;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从而达到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的目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合作探究成为一种常态,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前后,笔者对使用“翻转课堂”教学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课前学习行为调查、课堂学习行为调查和课后学习效果调查3个方面。在课前、课堂学习行为调查时,选项分别设定为“总是”“经常”“偶尔”“从不”等4个频率的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共发出152份,回收后经统计,有效问卷148份,具体问卷调查内容及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前后对比分析如下。

2.1 课前学习行为调查

有关课前学习行为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生是否制定学习计划,课前作业的完成及检查情况,预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是否会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预习任务结束后是否会归纳总结学习内容等。

2.1.1 制定学习计划情况

学习计划的制定是学生为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或学习成果而根据自身条件和教学过程拟定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时,会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

问卷的题目是“为了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你是否会制定学习计划?”选项包括“总是”“经常”“偶尔”“从不”等。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翻转课堂”前(传统教学),虽然有87.8%的同学表示自己曾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制定过学习计划,但真正能坚持下来,形成自身学习习惯的仅有12.8%。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的自我管控能力较弱,没有刻意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情况下学习习惯存在随意性。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之后调查结果发生了明显的改善。经过“翻转课堂”对学习习惯的刻意培养,96.6%的同学会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占比最大的选项也由“偶尔”变成了“经常”,从统计数据来看,会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的人数比例上升了;与此同时,逐渐养成自身学习习惯(选择“总是”)的学生比例由12.8%上升至20.9%;选择“从不”的学生比例由12.2%下降到3.4%。上述数据表明,实施“翻转课堂”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开始起作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开始显现。

2.1.2 课前作业完成及检查情况

“翻转课堂”中布置课前作业,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前自学时理解和巩固自学内容,同时检验预习效果。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能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方式方法。

问卷的题目是“你是否能完成课前作业?”选项包括“总是”“经常”“偶尔”“从不”等。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可知,经过“翻转课堂”,学生完成课前作业的频率占比最大的选项从“偶尔”转变为“经常”;养成完成课前作业习惯(选择“总是”)的学生所占比例由6.7%上升到了15.5%,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在实施“翻转课堂”后,能够“总是”完成课前作业的同学比例虽有小幅提升,但仍仅占总数的15.5%,这恰恰表现了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成课前作业的现状,我们仍不能忽视职业院校的教学现状,教学模式改革还需继续深入进行。

2.1.3 与他人沟通情况

问卷的题目是“预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你是否会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选项包括“总是”“经常”“偶尔”“从不”等。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实施“翻转课堂”前(传统教学),选择“总是”和“经常”的学生仅占36.5%;即使经过“翻转课堂”的培养,选择“总是”和“经常”的学生比例也仅提升至50%;虽然选择“从不”的学生比例由41.9%降至14.9%,但整体情况仍不理想,说明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与人交流沟通不够积极,“翻转课堂”的实施虽有效果,但并不明显。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时间不长,学生的学习习惯未完全调整过来。

(2)职业院校学生很多都存在与人有效沟通方面的弱势,长期的心理习惯使得他们还未适应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专业知识方面的交流沟通。

(3)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与他人交流时会经常出现“知识空白”或“思维盲区”,有效沟通的效率大打折扣。

为此,今后在进行教学实施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教师应重点引导、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拓展知识位面的能力等。

2.1.4 整理归纳问题情况

学生在课前预习任务完成后,能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整理、归纳学习感受、心得,对疑惑点提出问题,既可以总结、巩固自身所学,又能方便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汇总,及时掌握学生预习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提供相应帮助,因材施教。

问卷的题目是“预习任务结束后,你是否会归纳总结学习内容?”选项包括“总是”“经常”“偶尔”“从不”等。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实施“翻转课堂”前(传统教学),选择“总是”和“经常”的学生仅占14.8%,“翻转课堂”实施后,这一比例提升到了64.9%,但这其中大部分是为了完成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将整理归纳问题作为作业的一部分提交;并且针对学生提交上来的归纳总结内容进行分析,学生整理归纳的内容大多还停留在教材上的浅显内容,并未根据自身自主学习情况整理疑难点,真正达到归纳总结效果的少之又少,并且主动性不够,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处于被动状态,未自觉转变到主动学习状态中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任重而道远!

2.2 课堂学习行为调查

“翻转课堂”的学习行为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行为和课堂主动学习行为,课堂上的学习主要是知识内化和技能提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发挥学习的主动权,将课前学习的内容结合知识和技能点进行验证和强化,同时在与他人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及独立思考等能力。此环节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会主动向教师提问”“是否保持注意力、倾听他人想法”“是否能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展示”等方面,选项仍然参考课前学习行为调查中“总是”“经常”“偶尔”“从不”等4个频率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2.2.1 主动向教师提问情况

学生将课前自主学习整理、归纳的问题主动向教师提问。通过学生的提问,教师能掌握学生疑惑的具体内容,有的放矢解决具体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的行为,培养学生把握学习主动权的心理习惯,锻炼学生组织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

问卷的题目是“你是否会主动向教师提问?”选项包括“总是”“经常”“偶尔”“从不”等。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可知,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培养,随着翻转课堂的进行,能“总是”或“经常”主动向教师提问的学生比例由实施前的29.7%逐步提升到47.3%;选择“从不”的学生比例由翻转课堂实施前的56.1%减少到12.8%。虽然提问的质量和深度有待提高,但能够基本改变这种行为习惯,已经是很大的成效了。

2.2.2 倾听他人想法情况

课堂上的倾听行为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应学会在课堂上倾听他人的发言,并保持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效果。

问卷的题目是“你是否能倾听他人想法并保持注意力?”选项包括“总是”“经常”“偶尔”“从不”等。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实施“翻转课堂”前(传统教学),“总是”或“经常”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比例仅占20.3%,大部分学生都是“偶尔”甚至“从不”倾听他人发言,更不用提保持注意力了。从课堂表现来看,这部分同学都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通过在课堂上刻意提问之前同学的提问和回答内容的形式,强化学生在课堂上倾听他人发言的行为,获得了明显的效果。实施“翻转课堂”后,能“总是”或“经常”倾听他人想法的学生比例提升至55.4%,但“偶尔”甚至“从不”倾听他人发言的同学比例仍占到44.6%。这说明,在今后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时,要格外增加锻炼学生倾听他人、保持注意力的活动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倾听他人,保持自己的注意力的能力。

2.2.3 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学会团队协作,共同提升。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也能让他们彼此互补,相互查漏补缺,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性和准确率,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问卷的题目是“你是否能融入小组合作学习?”选项包括“总是”“经常”“偶尔”“从不”等。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可知,通过“翻转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安排,让学生们逐渐习惯这种团队学习的模式,选择“总是”或“经常”的学生比例由实施“翻转课堂”前的35.8%提升至65.6%,参加小组合作的学生绝大部分均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和重要性,“众人拾材火焰高”,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高效率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还增进了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感情。从调查数据中分析及通过现场询问的方式获悉,造成学生“偶尔”或“从不”与他人合作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员之间曾有嫌隙,不能与同小组成员密切合作。

(2)个别小组的成员专业知识均薄弱,即使密切合作,也难有明显成效。

(3)极个别学生认为自己能力较强,与他人合作会拖自己后腿。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分组时,应根据学生课前预习反馈情况,对学生的分组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尽量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同时对个别自负或孤傲的同学加强教育,使其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才能更加全面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2.4 学习成果交流展示情况

合作交流是“翻转课堂”所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课堂氛围有了放松和调节,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沟通和表达能力。

问卷的题目是“你是否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展示?”选项包括“总是”“经常”“偶尔”“从不”等。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实施“翻转课堂”后,能做到“总是”和“经常”在课堂上积极交流展示学习成果的学生比例有了小幅提升,从33.1%增长到48.6%,但仍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偶尔”甚至“从不”参与交流展示。这一方面说明学生没有足够的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另一方面也提醒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还要尽可能营造一个能让学生自我展示交流的良好氛围,锻炼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2.3 课堂学习效果调查

为了对比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前后的学习效果,我们也就此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时的态度”“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式的感受”“你认为最有利的教学方式”等。调查问卷的选项也不再拘泥于之前对于学习行为发生频率的调查,而是针对每个问题设计了合适的选项。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2.3.1 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时的态度

对“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时的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翻转课堂”前(传统教学),学生在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时,有75.7%的人会选择“等老师讲”,选择“自行查找资料”或“请教他人”的仅占24.3%,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是被动的,拒绝或从未想过主动解决问题;实施“翻转课堂”后,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仍然选择“等老师讲”的学生比例下降到41.9%,更多的学生开始自行通过网络、资料或请教老师和同学等方式解决自己学习上的疑惑,尤其是“请教他人”的比例由7.4%上升至31.1%。这说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悄然改变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除了自行查找资料外,他们也会主动和他人交流,来解决疑惑,这为“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2 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对“重要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全面和牢固,与实施“翻转课堂”前(传统教学)相比,认为“翻转课堂”让自己“完全掌握”重要知识的学生比例由8.8%上升到33.1%,“一知半解”的学生比例由60.1%降至42.6%。原先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没有积极参加到课程学习活动中的缘故而没有完全掌握。随着“翻转课堂”的进行,学生的参与度逐渐提高,注意力也集中到课程学习中来,掌握程度自然大幅提高。

2.3.3 对教学方式的感受

对“教学方式的感受”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对教学方式的感受”时,“翻转课堂”的优势凸显出来,43.9%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吸引人”,而在传统教学中,这一比例仅占8.8%。相信随着“翻转课堂”教学的继续实施,对于基础较好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的作用会更加明显;而对于未完全投入学习活动或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需要进一步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逐步提升自己,在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后,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就会突显出来。

2.3.4 最有利的学习方式调查情况分析

课题组针对“最有利的学习方式”对受访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和“对教学方式的感受”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当。如图12所示,认为“老师讲授”最有利的人数比例由传统教学的52.7%降至“翻转课堂”的30.4%,认为“自学,不会的问老师”的学生比例由35.8%降至21.6%,更多的学生认为“老师重点指导,同学自主探究”的方式更能贴合自身实际,有利于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一比例由11.5%增长至48%。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性,教师应主动谋求身份转变,从课程的实践者转变为幕后的“策划者”,如何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并能在学生有疑惑时有效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是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需要不断探究、实践摸索的重要领域。

3 教学效果提高策略

3.1 “翻转课堂”中引入传统课堂优势

通过前面的调查研究可知,相较于“翻转课堂”,传统课堂对于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知识的记忆学习有更大的帮助;“翻转课堂”最核心的特征是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为此,在教学实施阶段,做好“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有效衔接十分重要。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教”在学生“学”之后,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自觉性、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做出调整。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分清楚哪些课程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哪些不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

3.2 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模式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即学生与教师在学习中各自的地位与角色变化上。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把控着整个课堂,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设计探究、讨论等,增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转课堂”强调学生参与,但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把控,故而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应切实加强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3.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的实践要求学生要做好课前的知识学习,实现知识的传递过程。但如果学生不观看教学视频,课前学习准备不充分,将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这就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但目前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较弱,这也是翻转课堂在我国实践的一大障碍。为克服这一难题,课题组认为首先应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进而自觉产生自主化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其次,要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否则盲目学习只会让自身疲惫不堪,学习效率低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产生挫败感。最后,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首先,在观念上,教师应打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深刻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了解其优势和不足,切不可将“翻转”形式化。其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到“翻转课堂”中,把握教学内容,找到平衡“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结合点,将两者有效衔接。最后,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并做好引导,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提高“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比例问卷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人体比例知多少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猫星人处处都是黄金比例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