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让儿童站在音乐课堂内外中央

2018-11-28⦿骆

小学生 2018年6期
关键词:附点李叔同国歌

⦿骆 丰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特别是艺术教师的地位越来越高,各种艺术教育的理念铺天盖地。我工作25年了,这些年也在不断地学习、思考、积累;我们要真真正正明确主体,以生为本,让儿童站在音乐课堂内外中央。这里除了课堂,我觉得课外,也就是40分钟外的第二课堂,音乐教师也要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全方位立体化实施艺术教育,服务学生成长。

一、儿童中央,课内自我教育,快乐成长

通过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再理解,我觉得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在设计教学环节,引领学生体验歌曲情感,掌握歌曲演唱技巧,达成教学目的。但绝不能一味地教歌曲,牵着学生,完全按教师设计意图和程序走。而是要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真正发生,顺势而为,润物细无声,做到教学无痕,构建音乐爱学课堂。举一例我的常态课。又是一节音乐课,六1班。

学生已经在班级。我在教室门口,非常绅士地对学生们说:“我可以进来吗?”

“可以!”学生响亮地回答,脸上洋溢着欢迎的神情,坐姿端端正正。

我疾步走入教室,走到钢琴前,一串潇洒的琶音由低到高,学生随即起立,师生问好后,我以钢琴声示意学生落座。

我开腔了:“同学们,今天我们还是学唱三歌,国歌、队歌、校歌,不是山歌哦。”学生笑了。

“钱易,你说说国歌的演唱我们该注意什么?”我问。

“老师,我们先唱一遍,然后发现问题。”钱易说。

“有道理,唱了才能发现问题,来一遍吧!”国歌原调是G大调,但是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变声器,特别是男生容易低八度演唱,我索性弹F大调。原版的前奏一结束,学生就响亮地唱起来了。

“好。你们自我评价一下,唱的如何?”

“老师,我认为很多地方没有唱好,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唱成了组成我们新的长城了。”蒋成讯同学说。

“说的好,你叫蒋成讯,就是要讲诚信,不能唱错。”我和他开玩笑。

“老师,我是学小提琴的,我觉得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一句有三个附点音符,大家没有唱出来。”邵开诚同学说。

“邵开诚,你能不能用对比法让同学们听听,有附点和没有附点的区别。”我说。

“好的,有附点是这样的,没有附点就是两个八分音符,是这样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你们会唱了吗?”邵开诚当起了小老师。

“邵老师,你到前面来指挥大家演唱。”我学着大型活动领导的声音:“全体起立,唱国歌。”学生起立,认真地演唱了国歌。

“同学吗,作为了一个国家的公民,应该要唱好国歌,作为一个前胸飘扬鲜艳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理应唱好队歌,作为一个美丽实验小学的学子,我们没有理由不唱响校歌。我们这首校歌根据校训“端勤毅”创编而成。你对校训是如何理解的呢?我们讨论一下。”

说实话,对于这样的班级我从不吝惜我的赞扬:“你们非常棒,老师和你们上课就是愉快的旅行,我们一起找寻旅途的意外惊喜,一天上10节课,我也不会感到累,真的。”学生则给了我信任、崇敬和喜爱。

更好的教育就是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学生自然成长,就是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学生自己成长。

我认为,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这节关于三歌教学的课堂,师生讨论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与其教师在台上说教,不如让他们自己发现,自我教育。

二、以生为本,课外定制课程,个性发展

我们实验小学音乐教学做到了时时有机会,处处有舞台。每节音乐课,除了竖笛、口风琴、葫芦丝等课堂乐器,有其他器乐特长的孩子都能在课上一展才华。学校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定制课程,组成了声乐类(包括男童、女童)、器乐类(包括轻音乐队、民乐团、弦乐班、葫芦丝队、琵琶队、古筝队)、舞蹈类、戏剧类等各个定制课程。自己在学校的音乐馆,定期举办独奏音乐会,让有器乐特长的走到舞台的中心,在舞台实践中不断提高演奏水平。学校的六一艺术节、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成长六季我的未来梦毕业晚会上,孩子们组成轻音乐队、民乐队登上舞台,向领导、家长、老师汇报器乐学习成果,展示他们的演奏技艺和音乐素养。

弦乐、声乐、舞蹈队在音乐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校六年级毕业晚会上精彩亮相,得到了各位领导师生的一致好评。2017年,学校男童合唱队表演的《放牛班的春天》,舞蹈队表演的《芦苇精灵》和戏剧表演的《山那边》获得张家港市中小学艺术节一等奖第一名,代表张家港在苏州市艺术节汇演也都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可以说成绩斐然。

一次次成功的演出,领导、家长、老师、伙伴热烈的掌声给了孩子们自信和信心,辅导团队的音乐老师和学生干劲十足,期待在更高层次的舞台完美绽放!

三、童年记忆,学生多元发展,放飞梦想

艺术综合主题式学习就一个主题带领学生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做了《江南》《三只小猪绘本》《走近大师——李叔同》等综合课程。打破四十分钟的界限,主题项目学习设置为跨越半个月的研究周期,改变教室格局,环境整合音乐美术语文等课程。《走近大师——李叔同》项目学习中,师生、家长走访赴浙江平湖参观李叔同纪念馆,与张家港市文联副主席、文化馆创作部主任任文浩导师共话大师——李叔同,构造“没有边界没有围墙”的学习开放世界。学生们脑洞大开,获得了音乐书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比如诗词小组共收集到了诗词50多首,其中有7首诗词谱了曲,《春游》《满江红》《忆儿时》《月》《早秋》《西湖》和家喻户晓的《送别》。这些研究和学习,经历了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有艰辛有欣喜,有成功有失败,有迷茫有方向,总之有孩子们自己的故事。

一个艺术老师就是一门艺术课,无论你站在课堂还是课外,有你的地方就有课有故事,要时刻想到的是,孩子才是上帝,一定要真真正正让他们站到舞台中央,听听他们的想法,有的放矢地引领孩子们学习。让我们艺术老师始终保持一颗童心,和学生同心,和学生同行,一定会收获快乐,收获教育的意外惊喜。

猜你喜欢

附点李叔同国歌
惯性释放在白车身关键接附点刚度分析中的应用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古典重读之七
——力度与时间的游戏(上)
国歌
当国歌响起
弘一法师的账单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听李叔同送别(外一首)
简说一些国家的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