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18-11-27高东方王怀建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选项矛盾体育

高东方,王怀建

前言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同时也对体育工作者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已经从身体锻炼的需求逐渐转化为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健全人格的需要。体育教学改革能否切实落实到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和对未来学生步入社会中产生实际效果,如何能够与大学生未来职业导向产生积极作用,才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真正的研究重点。

1 社会矛盾变化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完结,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1]高等教育中偏重于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依然没有发挥当代高等教育的优势。高校体育课程现有的俱乐部选项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和健身的需求,出于对个别体育项目兴趣的选项课到最后却不能带给学生真正对于体育的满足感。在课程设置、总体教学任务、场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之路进展缓慢,由于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最后形成新的矛盾。而矛盾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面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新矛盾,能够围绕新的矛盾不断优化体育教学资源,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进步。

1.1 提升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唯一一门致力于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从最初的军体训练课到现在的高校体育专项选项课程,体育课程设置的“需”与“求”一直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从“锻炼身体,保家卫国”到“强身健体,为国争光”,再到现在“提高全民素质”,体育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一种表现和载体。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兴趣成为一个关键的选项课因素。在选择体育选项课程、体育类社团以及各级训练队的过程中,出现了“择优而选”的现象,但是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并不是一个高校体育单项运动发展的健康路径。这样容易出现课程设置不平衡,不能发挥出学校体育真正的目的,高校体育课程毕竟不是专业竞技队选拔人才,而是更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掌握更多的身体锻炼的方法和了解体育文化知识。

一个人从小学开始接受体育课程教学,田径、三大球、体操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当学生步入大学后,基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育兴趣爱好与技术特点。大学生更加希望在某一项或几项体育项目有进一步的提高,这就需要体能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让学生在各自项目中得到运动负荷的刺激,这既满足了学生在运动技能上的提高,又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的学习需要负荷的刺激,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满足大学生的体能和技能的需要。

1.2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实践相结合

高校教学工作与社会实践工作相结合是多年来高等院校一个重要的任务,如果社会体育实践能够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那么就能够更好的实现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目标。[2]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普及,高校体育教学也应该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上进行调整,实现高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实践兼容。根据现阶段高校在体育教学中与大学生自身需要所面临的新的矛盾与挑战,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在未来走向社会和进入工作岗位中受益?如何让社会体育资源进入到高校?如何实现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在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同时,探索出一条解决当今矛盾的方法是现今相关教育学者和体育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去精英式的教学到当今大众化的教育模式是一个大的跨越,社会从过去致力于满足物质文化需要到当今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是一个飞跃式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变化不但体现了社会的整体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种矛盾的变化也体现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通过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实践的结合,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充实并完善各类专业所要面临的体育健身知识储备。课堂体育教学与日常体育健身技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真正的实现高校体育课为专业课程和职业所需服务,提高大学生工作能力。

1.3 保障大学生的体育权益

权益是指公民、法人、社会组织应该享有的不受侵犯的权利。[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体育的发展也由建设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公民的体育健身意识越来越强,对于自身权益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权益范围也在逐渐增大。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引起来社会各界的共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也体现了人民对自身权益和平等的诉求。

我国在新时期重点缩小地区间差异所带来的各种不公平现象,区域内的不公平现象也是重点解决的矛盾之一。从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教育公平制度和各学校为了保障学生在相对公平合理的条件下完成学业,体育教学的公平合理同样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执行力度和其强制功能的不完善导致了剥夺一部分学生参与体育教育的权利,法律的威力是由其强制力转化而来的,[4]任何缺乏管控和执行的规章制度都会成为一纸空文,一句空话。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从师资力量、场地设施、课程设置等方面保障大学生的体育权益。体育教师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具有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在追求教学业绩、职称与职位提升的同时更应该在保障学生体育权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学中以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为主体,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大学生的权益;在客观条件中,高校体育设施必须考虑到真正为学生所用、为学生所想来设置,切忌追求过于豪华和浪费的高级体育场馆设施,表面上高校场地设施级别很高,然而全校的学生人均体育面积却不达标。另外,体育教学有其特殊的属性,既是一个重复练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肌肉记忆的过程。现今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应该更加科学的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设置。

2 新形式下拟采用的改革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与社会新形势相适应,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对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的需求和社会对于高校人才更高的要求。由当今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而出现的学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矛盾、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充分的矛盾以及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平衡等现象,可以说是未来高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标志。

在高校体育教学各个领域,无处不在的体现出唯物辩证法原理,如高校篮球联赛的发展过程中普及与提高的矛盾,校内体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发展不协调之间的矛盾等等。[5]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新矛盾产生相互依存,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仅仅是为高校体育教学提出新的发展方向,也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奋斗目标。

2.1 从“单项选择”到“多项互选”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都是采用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体育选项课让大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以单项运动教学为手段让学生主动去参与体育活动和提升运动水平。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出现班级学生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做到均衡发展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如果能够进行分级分班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获得体育技能和健身知识。高校体育选项课不仅仅是学生选课程或者是学生选老师,而是学生、教师以及课堂相互选择,相互提升。每一项体育选项课中设置相应的指标,从所有的指标中对学生进行最终分级别组班,担任选项课的体育教师对所有级别的班级进行授课。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对于体育选项的的要求,用“因材施教”和“按需施教”的方法解决教育平衡和教学资源均等分配问题。

2.2 从“指标考核”到“多维评价”

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主要是以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式,这样势必会造成体育教师在课题教学中利用大量的时间去练习考核内容,在专项学习中单独练习固定的考试内容,学生为考核内容而学习,为考试成绩而上课,这与体育教学的本意是相违背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应该是体育教学结果的一项检验,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对于意志品质的塑造。应该从多角度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评价,依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差异进行多维的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一定是客观上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的依据必须是多元化的。多数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基本成熟或已经成熟的阶段,各项身体指标和运动潜力的发掘已经基本完成。技术的掌握、体能的提升、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等都是高校体育评价的重要内容。运用多维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让大学生受到更加快乐和平等的体育教育,也能极大的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教育教学的需要。

2.3 从“技能优先”到“体能优先”

高校体育选项课是以学生对体育单项的兴趣爱好为节点,而一提到某单项体育选项课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学习单项运动技能,通过体育选项课来了解和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在高校体育选项课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这项运动技术,而是通过某一项或者两项的单项运动来提升相应的身体素质。选项课只是让大学生进行身体练习和提升体能的一种手段,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说,体能以人体三大功能系统的能量代谢活动为基础。体能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技能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掌握新技术动作的有力保障。[6]

在体育教学中发挥选项课的独特优势,提升基础体能与提高学习兴趣相结合。在依据学生个人兴趣选课的同时发挥学校制度层面的作用,引导学生参加多元化的体育运动并设置一定的标准,既能够尽可能多的练习各项身体素质,也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成为体育人口打下基础。大学生体能的提高对于学习新的运动技能、改进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至关重要。体能教学并非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但却是作为优先发展的一项指标。

2.4 以专业和职业能力为导向

高校培养人才是以专业为基础,对大学生未来职业进行引导,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对专业和职业的导向更为明显。各专业男女两级分化、兴趣分化、思维方式分化等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在社会阶层划分中,职业划分被更多的学者所接受,因此在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就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导向问题。

体育教学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但是高校体育教学没有能够与时俱进,长期死板的选项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需求了。重新把学生“吸引”到操场并且让学生主动的去参与,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能给他们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帮助。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主动学习运动技能、主动提升身体素质后带来的“利益”。

3 结论

体育作为社会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因其具备特殊的文化属性对当今社会层面和学校教育层面都有深远的影响。[7]在社会传统观念中,体育主要是以身体活动和锻炼身体为主,但现阶段这种传统观念需要有所转变,要接受更深层次的讨论,拥有更高级的社会需求,不单单是对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也是对体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次重大挑战,只有不断的完善内部和外部环境、不断的解决问题、破除新的社会矛盾,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作为高校体育工作者,我们始终相信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的需要就是十九大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高校体育发展不平衡和教学改革不充分的现象也是党和国家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应当大力解决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各项问题,更好的满足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

猜你喜欢

选项矛盾体育
矛盾的我
爱的矛盾 外一首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我们的“体育梦”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