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防治小麦白粉病和纹枯病

2018-11-26魏学菊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白粉病纹枯病防治

魏学菊

【摘 要】 小麦是人类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青海省湟中县小麦栽培历史悠久,也是本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白粉病和纹枯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及时有效地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发生发展,避免流行蔓延,是确保小麦产量稳定的关键措施之一。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纹枯病;防治

1 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该病害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一般年份可造成10~20%的减产,病害高发时减产可达50%以上,严重威胁着小麦的产量。

1.1 发病特点

小麦白粉病属真菌性病害,是一种流行性病害,各生长期均可发生。具有发病快、范圍广、传播迅速、危害大、损失重、多次再侵染的发病特点。

1.2 发病条件

引起白粉病发生的因素较多,品种、地势、气候、温度、光照、耕作、管理、施肥等不适宜、不合理,都会引起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蔓延和流行。适宜白粉病发生的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大于70%。低于10℃发病缓慢。品种不同发病程度和发病几率也有所不同。在同等条件下,自身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发病率就低于抗性差的品种。生产中要首选抗病性好、产量稳定的优质品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该品种抗性逐渐下降,致病性增强,易发生病害,因此种植品种要轮换。地势低洼,多雨高湿,排水不畅,气温在15~20℃情况下,极易引起白粉病的发生和大面积的流行。田间密度过大,光照不足,杂草多,除草不及时,透风透气性不佳,易引起白粉病的高发流行。整地不精细彻底,未深耕深翻,田间残留的病源较多,耕作不当,播期偏晚,因气温偏高导致植株徒长,也会引发病害的高发。另外,施肥不当,有机肥未腐熟腐透,防治不及时等也是引发白粉病高发的重要因素。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养分不足,植株衰弱也易发生病害。有的农户田间管理时,发现零星发病没有加以重视和及时防治,等出现症状或小范围发病后,才进行防治。但因小麦白粉病的传播速度极快,此时再进行防治,收效甚微,会导致大面积的发病流行,造成严重损失。引起春小麦发生白粉病的菌源除来自当地菌源外,还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

1.3 发病症状

小麦白粉病可侵害植株地上部的各器官,但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发病重的情况下,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生出白色霉斑,病斑点1~2mm大小。发展后,病斑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至椭圆形。霉斑表面布满白粉,既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外力作用下白粉立即飞散。后期病部霉层逐渐呈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小黑粒点,如针头大小,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1.4 发病途径

白粉病病菌以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的形式,借助风力、气流进行传播。传播到感病小麦叶片上的病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病菌迅速萌发造成危害。该病多从底部叶片呈水平方向扩展,后向中上部叶片蔓延,初发病的植株,由于疏于管理或防治不及时,极易形成发病中心。

1.5 防治方法

1.5.1农业防治 首先选用抗性强、丰产好、产量稳定的优良品种,如青麦1号、高原412等,对保证小麦产量效果明显。每年做好种植计划,科学轮茬倒作,是降低病害发生的重要方法之一。选好地块后,深耕深翻,清除田间残枝枯叶,整地要精细彻底,从源头减少病菌源。整地后适当晒田,提高土壤活性的同时,还能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底肥要施均匀。抓住农时适时播种是关键,减少因迟播温度偏高引发病害的高发几率。但播期也不宜过早,过早播种,会因为气候、温度等条件不适宜,造成发芽缓慢,迟长。

1.5.2药剂防治 播种前对种子要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可用种子用量的0.03%三唑酮(粉锈宁)进行拌种。用药量不宜过大,药物过量影响出苗率,要严按照说明配比。田间管理时,发现病叶率达到10%的情况下,就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喷药防治,将损失降至最低。一旦延误防治的最佳时机,即使进行药剂防治,也难以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可每公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也可用粉锈宁、70%甲基硫菌灵、50%退菌特、20%三唑酮、12.5%烯唑醇等防治,8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喷雾时需将药液打透植株下部叶片。

2 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属真菌性病害,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小麦的叶鞘和茎秆。

2.1 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越冬病菌成为翌春早期发病的重要侵染源。冬季温暖,早春回暖速度快,后期雨水较多,尤其是返青期浇水多、湿度大,拔节期光照不足,偏施氮肥,重化肥轻有机肥等条件下极易引起纹枯病的发生。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0℃左右。另外,高砂土地发病率重于粘土地、粘土地重于盐碱地。

2.2 发病症状

各生育期均会染病,造成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发病初期,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生出淡黄色病斑点。发展后病斑点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或梭形的黄褐色病斑,严重时叶鞘发霉枯死。茎秆发育不良,易倒伏。防治不及时,会迅速向茎部发展,基部一、二节变黑,腐烂,死亡。中后期发病,叶鞘出现云纹花纹病斑,严重时全叶鞘被病斑包围,导致叶鞘及叶片干枯。

2.3 防治方法

生产中及时防治纹枯病是避免病害蔓延的最有效途径。首选优质抗病品种,播前用0.03%的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拌种杀菌。施足底肥,底肥以堆肥和有机肥为主,不要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小麦根际微生物生态环境,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力。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浇水追肥。当田间病株率达15%,立即用烯唑醇7.5克,或12.5%禾果利30~60克,或丙环唑10克等药物进行防治,7~10天防治1次,连防2~3次。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药物,切不可擅自加大或减少药物剂量,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莎,魏松红,曹远银,等.小麦白粉病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 [J].河南农业科学,2010(1):77-79. 王志顺,陈桥生,张道荣, 等.

[2] 崔晓卉,赵艳芳.小麦抗白粉病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上的 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97-99.

[3]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 (21): 145-146.

猜你喜欢

白粉病纹枯病防治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硅对水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纹枯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