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在极端气候条件农业种植技术措施初探

2018-11-26黄水平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业种植措施影响

黄水平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农产品“逢灾必涨”是急需解决的顽固难题。极端气候不仅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及产量,造供需关系紧张,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农品的流通。基于此,文章总结了极端气候对我国农业种植的影响,提出了极端气候背景条件下农业种植的技术措施,并作重点探讨,包括科学规划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粮食储备手段、重视农业灾害的气象监测预报等。

【关键词】 极端气候; 农业种植;影响;措施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也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由于气候变化所造成极端气候旱涝、高温、寒潮、大雾、连阴雨等气象灾害频频发生,基于我国农业基础相对薄弱,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差,每年造成的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经济损失占GDP的1%~3%。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引起的地面沉降、崩塌、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农林业病虫害、石漠化等生态环境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统计。

1 极端气候条件对重庆农业种植的影响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气候特点总体上与四川盆地类似。重庆东临长江中游,东北部三峡地区的气候又有长江中游的特点。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重庆独有敏感气候。本地区农业种植的极端天气情况中洪涝、干旱、冷冻、风雹、台风等气象发生范围广、频率高, 造成的损失占到所有因灾损失的40%, 特别是洪涝、干旱影响占比最重[1]。极端气候的出现,重庆地区的农业生产将面临受更多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给农业种植带来不利影响。极端气候给农业种植给农业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增加农业种植不稳定性,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会对农业产量造成较严重影响,增加农业种植的不稳定性,这种影响具有时间性和条件性[4]。

②改变农业生产布局和架构,气候变暖不仅会导致我国农业种植制度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还会改变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据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冬小麦生育期缩短17天,水稻生育周期缩短7-8天,直接影响作物单产水平。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1-2个纬 度(100~200 km)[2]。

③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种植成本。气候变化会导致农业发生病虫害规律改变,必须改变施肥量,投入更多的除草剂和肥料。

2 极端天气易造成农业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2.1 对防灾工作认识度不高

极端天气来临前夕,各级气象部门、农业部门均会发出预警。但会因个别工作人员思想麻痹,预判不准,导致前期灾害防范工作不到位,不能有效降低因极端天气引发的农业灾害。

2.2 种植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目前,各乡镇受耕作习惯、地理位置、土壤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种植结构仍较单一,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的种植模式。大部分农户依然是自己经营、自己耕种,并且种植品种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2.3 天然屏障较少,生态结构不平衡

长期以来,广大农户只重视眼前利益,土地的开垦力度较大,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较弱。近年来,防护林工程虽每年都在推行,但林化网程度仍较低,天然屏障逐年较少,导致土地抗灾能力不足。

3 极端气候条件农业种植技术措施

目前,我国人口突出特点为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规模将直接推动粮食需求的增长。据专家推算,2030年我国将有16亿人口,按人均消费400克计算,全国需粮食6.4亿吨,我国粮食缺口多达2亿吨,农业生产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极端气候条件对农业种植带来的负面影响,强化农业种植技术,降低损失,提高粮食产量,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力。

3.1 不断优化种植业产业布局和结构

种植产业布局和结构直接关系着区域农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长寿区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正加快建设沙田柚种植园、现代农业种植园、现代畜牧养殖园以及现代粮食生产区、果蔬生态种植区等“三园五区”,实现适农区域现代农业全覆盖。目前,长寿区“三园五区”格式已初步成型,以粮油产业为基础,林果、渔业、畜禽、蔬菜、柑橘这五大产业为主导,中药材、花卉苗木为增长点的“1+5+2”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3.2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基本建设力度,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一是水资源是农业种植基本需求,农业用水量约占世界水资源消耗的70%,水资源是制约农业种植的重要因素,所以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強水库、水渠、灌排设施建设,增加农田灌溉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二是,道路通则产业通,乡镇农用道路通常都不平整。通过合理化改善建设,农用道路可供机械、车辆行驶,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

3.3 重视育种培育

应结合重庆地区的气候因素,不断引进、培育抗阴雨、抗高温、抗倒伏、抗旱以及抗病能力强的高产优质品种,提高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提升良种覆盖率。同时通过合理布局,栽种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农作物,聘请农业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指导种植户科学合理地培育农作物。

3.4 提高认识,建立预警方案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对可能遇到的灾害情况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育苗阶段应多备些种子,育苗数量适当多一点,在没灾害情况下选壮苗移栽,如果发生了灾害,应及时进行填窝补苗。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加强管理,及时追肥,科学管水,综防病虫害,降低病虫害损失,注意防御洪涝灾害和蓄水抗旱等。若灾害发生在作物成熟期应进行改种种植,如夏天干旱,可改种为玉米、豆类、马铃薯等需水量少的作物[3]。

3.5 构建完善的灾害防御体系

为了实现灾害的气象监测预报,相关各级各部门应形成联动,建立较为规范的极端天气预判、预警体制。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农业部门需高度重视关键时期和地区,分长中短三阶段对当地气象情况进行预报,让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全面、及时、准确。②做好与国土资源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对地质灾害进行业细化预报,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对农业种植的不利影响。③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为农业种植提供气象信息支持,对气象灾害的发生能有效进行控制。④在区、镇、乡、村之间建立气象农信通网,通过信息、公告通知等多种方式及时传达到田间地头,做到家喻户晓,提出具体的防灾预案和救灾措施,减少灾害发生和损失。

4 讨论

综上所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各种灾害的发生频率也大大增加,所以,需要特别注意防范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受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重庆发生了一系列的极端气候事件,如大雾天、连阴雨、干旱等致使农作物所冻害、热害的影响,缺乏光照条件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所以,积极探讨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特征、规律,全面了解基对农业的影响,提升对极端气候的预报预测及防范能力,对于保证农业产量,防灾减灾工作意义重大。此外,全球气候升高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环境问题,全社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树立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运博,许高峰.异常情况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研究[J].粮食储藏.2014,01:1-5+52

[2] 杨正周 .极端气候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及保障措 施 [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 329-330

[3] 王义斌.极端气候下的农业生产应对策略[J].农业工发与装 备.2015.06:52

[4] 高亚梅,韩毅强,王玉阳,等.气候条件与大豆主要产量性 状及病虫害发生相关性分析——以宝泉岭管理局为例 [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8,30(04),26-31+41.

猜你喜欢

农业种植措施影响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