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2018-11-26包艳伟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大豆

包艳伟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对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一些分析,仅供大豆种植户参考,并进行的科学的种植才能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大豆;科学种植;大豆病虫害

大豆种植需要精心的管理和充分地利用科学技术,达豆在种植过程中主要就是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挑选大豆种子开始就要选择品质优良、适合该地域的种子,其主要目的就是考虑到该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是否适合该地区的土壤环境。除此之外,还要在播种前,处理好种子的筛选以及使用种衣剂类的药剂来处理种子,然后在进行播种。大豆在生长期间,田间管理工作是最重要的,这关系到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播种前的化肥使用量,一定要科学的使用,其次是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大豆生长期的病虫害直到收获期都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才能保证大豆的品质。

1 大豆的科学种植方法

大豆进行科学技术的种植,充分利用好大豆在在种植过程中的综合性的科学农业技术,是保证大豆质量和产量的主要方法之一,从而能够改善大豆的生长环境,减少虫害的发生,是最有力的保证。

1.1 轮作种植技术,是比较科学的种植方法

轮作方法,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以及虫害发生的一项科学方法。其中大豆主要常见的就是因土壤环境而产生的遗传病。大豆种植不能重茬或迎茬种植,也不能在其他豆科作物后种植。根据传统结合科学技术的分析研究数据得出结论,迎茬种植的大豆产量减产量在6%左右,而重茬种植大豆的减产量更高于迎茬产量,减产量达到30%。所以,我们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针对大豆的生长习性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种植时采用轮作、间茬的种植技术来提高大豆的产量,从而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1.2 在大豆的田间管理上,要进行清理大豆的病株残体,以利于大豆的生产环境

在每一年的大豆收获之后,都要进行针对大豆田间的病株残体进行清理,并做好翻地越早越好的工作,深埋大豆的病株残体,加速菌体的消亡以保证次年病菌复燃。此外,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如太阳暴晒、雨淋、冰冻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加速细菌的灭绝性,提高土壤使用环境,并达到害虫的灭绝率,减少害虫的发生。

1.3 大豆在品种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

首先,要分析到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土壤和自然环境的因素,是否符合该区域种植,其次还要考虑到该地区经常发生的病虫害的情况,应分析当地的虫害病菌。通过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并研究选择适合当地的种植品种,应选择高产抗病虫害强的大豆品种。在选用或调外地大豆品种时,要充分了解该品种的产地以及抗虫害的能力。在于选品种上慎重预选大豆品种,选择检验合格后的品种及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大豆品种。

1.4 科学地大豆种植技术以及管理工作

1.4.1 大豆播种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及播种的深度 这是最关键的过程,早播或晚播种过深,都是导致病虫发生的主要因素,严重会造成根腐病发生。根据当地的天气和土壤分析在大豆播种时,首先要得知播种的适宜温度为6~8℃,适宜播种深度为5cm的深度,这是比较科学的播种技术。在播种后大豆出苗前若要使用除草剂,要适当调整播种深度,避免过浅导致药害发生,而影响大豆的种苗生长。

1.4.2 施肥方法 大豆种植的土壤施肥时应加大有机肥的肥量,施肥要科学性的使用。在肥料配比上,以适当的肥料为标准,氮肥如过量会造成贪青而只长秧苗不结果实,还会造成倒伏或晚熟,是直接影响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在使用肥料上要考虑到氮磷钾的使用量,一定要科学的使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大豆抵抗虫害能力,是保证大豆生长的主要科学技术之一。

1.4.3 中耕方法 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分析现状,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以北方大豆的种植为例,每年的大豆田地应在七月下旬和八月上中旬进行中耕培土,是减少病虫的发生的主要技术,中耕前,还应分析大豆田地的杂草和病虫等情况,中耕培土的目的是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而且还可以起到治理作用。

2 大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及方法的运用

2.1 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根腐病,其主要的发病地方是大豆的根部位置。每一个植物的根部一旦发生病情,就会造成整个植物的根部坏死,大豆的植株一样,一旦发生根部的腐病,就会造成死亡,这就意味着产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一般是很难挽救的。所以,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是决定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此时,需要田间的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分辨大豆感染根腐病的技术和能力。

2.2 大豆发生灰斑病的防治技术方法

大豆灰斑病,是大豆苗受感染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病对豆苗的伤害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整棵豆苗一旦感染,就会殃及周围的豆苗。被此病所感染的主要特征,其中包括叶片、豆荚果实,严重会造成土壤地下的种子死亡。灰斑病的发病初期,发病的部位会出现小圆斑性病斑,该病斑的特点呈现褪绿色的,然后会逐渐演变为咖啡色的霉斑。在雨节降水量大时,这种病就会严重的扩散并影响到整个的大豆种植区域。要解决大豆灰斑病的发生技术方法,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要不断更新大豆的品种,筛选出抗病菌能力强的优良种类,是降低大豆感染该病病菌几率的有效方法。二是如果豆苗一旦感染此病,可以采用一些农药进行防治和治疗,如常见的百菌清对灰斑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2.3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技術方法

大豆菌核病,在大豆苗的生长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这种病分布的地区很广,包括黑龙江、吉林、广东、湖北、福建等地域。该病是大豆株苗中产生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菌,该病菌名为核盘菌。核盘菌菌落不太明显,主要是因为它的子囊盘非常的小,犹如杯子一般,但是对豆苗的伤害是极大的,这就需要大豆的种植技术人员对植物要有有细致的观察。

2.4 大豆蚜虫防治技术方法

大豆产生的蚜虫是一种常见的病虫害之一,它也是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的特征属于小卷蛾科类,该虫的分布区域很广泛,如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等分布很大,在日本、韩国等区域也有所分布。大豆蚜虫可损害大豆苗株的部位很多,其主要是在叶片上的侵蚀,发生大豆蚜虫的豆苗会造成大豆矮小而且会造成大量的减产。大豆蚜虫的危害需要进行科学的防治技术,如:定期清理杂草和松土,以利于生长环境,还可保持豆苗株间的通风率,也是一种物理防止方法之一。同时,要清理掉大豆产生蚜虫的虫卵,应采用卵虫净乳油的药物进行消灭虫卵以免次生危害的发生。

3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大豆在种植过程中,为保证豆苗株的健康生长与大豆的产量,在大豆生长期就要进行精心的管理,在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上要进行科学的防治与管理才能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一旦大豆苗株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必须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采用农业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模式,是保证大豆产量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 江治良,余建忠,张薇,余星.浅谈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36(09):96-97.

[2] 庄岩.浅谈大豆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07):158.

猜你喜欢

大豆
2022年国审大豆新品种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大豆带状种植技术如何提升我国大豆产量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用大豆“炸沉”军舰
大豆农场
大豆摇铃的梦(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