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8-11-25赵龙飞黄廷芳张油福

体育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时实验教学运动

赵龙飞 黄廷芳 张油福 蒋 彬 张 华



贵州省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赵龙飞1黄廷芳2张油福1蒋 彬1张 华1

(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贵州省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认识观念,重视体育专业发展;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实验教学设施,实行实验室通盘管理模式;改革和完善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化教学或独立成课的形式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大实验考核所占课程考核比例,注重实验创新和实践能力考核,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引进、培训、内部转移等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等措施来提升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教学效益,以满足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贵州省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1]。当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体系主要包含《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这6门课程,课程教学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其中常设实验教学内容涵盖了验证、拓展、设计、演示和综合性实验在内的五类共计110余项。虽然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项目众多,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能够开设1/3以上实验内容的体育院(系)寥寥无几,即使能够开设一部分实验课程的体育院系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当前我国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体育专业学生运动人体科学类知识的学习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对践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发展路线,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发展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对贵州省13所高校的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以了解贵州省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提供有效措施改善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教学现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贵州省的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安顺学院、贵阳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铜仁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医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这13所高校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从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60余篇,在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构建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开展现状及改革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就相关问题对贵州省13所高校体育院系的负责人和教师进行访谈。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2.1.1体育专业受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验教学被忽视

自2007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为了应对体质健康抽查工作,各高校领导在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方面都表现的非常积极,而与普通体育教育相对应的体育专业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分析其主要原因:(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人认为体育专业注重实践,只要跑跑跳跳,打打球就可以,而忽视了体育专业的理论基础,从而有意无意地限制了体育专业在理论教育方面的投入和发展;(2)各高校发展定位和办学各有特色,有限的发展资源难免会向优势、特色专业倾斜,而体育作为边缘学科常常“被倾斜”;(3)体育专业主管领导和老师对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不重视,相对于竞技体育的争金夺银而言体育专业实验教学不能带来任何效益;(4)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知识体系偏难,学生难以接受和消化,从而导致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2.1.2经费投入不足,实验设备短缺,教学条件简陋

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等课程作为体育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其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其中实验教学是将运动人体科学类理论知识转化成社会实践技能的唯一途径。实验条件是开展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的前提,在所调查的13所高校中有体育专业实验室的高校有7所,占54%,而没有体育专业实验室的高校近3-5年内也难有专项资金用于体育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在实验教学条件方面46.2%的高校一般,53.8%的较差和很差;6所高校近3年内未采购或更新实验设备,其它高校也只是小幅度零星的添置了一些实验设备,仅有2所高校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建设了比较全面的体育专业实验室,这些都严重的限制了贵州省体育专业的发展,影响了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1.3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学时之间的矛盾突出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性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贵州省高校的体育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这两个专业,少数学校开设了休闲体育、运动康复、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训练专业中的一个,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还没有开设。贵州省有体育专业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上都开设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程,此外部分学校选择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等课程中的若干课程。在几门主干课程的课时设置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运动解剖学最多设置了104学时,最少36学时,平均56.5学时;运动生理学最多设置了72学时,最少36学时,平均50.6学时;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的学时大多数设置为36学时。在实验学时设置方面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最多8学时,其它课程的实验学时多为2-4学时,受实验条件限制有些课程甚至都没有设置实验学时。统计最新版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教材配套实验内容显示:运动解剖学21项、运动生理学41项、运动生物化学18项、运动生物力学19项、体育保健学64项,这些仅是实验教学内容还不包括实验要求及实验仪器设备的介绍和使用方法的教学,以每个实验2学时计算,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至少需要42学时、运动生理学82学时,而这两门课程的平均总教学学时才56.5、50.6学时,庞大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与有限的实验教学时间之间矛盾突出。

2.1.4专业师资力量匮乏,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队伍结构完善与否、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而运动人体科学类专业教师缺乏、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地方性高校,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专职实验人员招聘数量少,晋升难度大,调查的13所高校只有2所有专职的体育实验人员,其它高校都是由任课教师负责完成实验准备和教学工作;专业教师数量少承担课程多,平均师生比为1:116,除了承担对口专业课程以外,还要承担1-3门非对口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在承担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往往要付出比对口专业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收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贵州高校89.6%的运动人体科学类专业教师是研究生学历,但由于教师数量少,教学任务重,教师抽不出时间去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近3年内未参加进修学习的教师占到了50%以上,从而导致教师业务水平滞后于专业的发展。

2.1.5实验教学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完善的教学考核制度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大部分学生对实验课持有很高的积极性,但因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教学学时很少,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能开出来的实验多数是验证型实验,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把已经很成熟的实验做一下就行,实验课成绩在课程成绩构成里面占比很少,甚至没有,实验考核多以出勤率和实验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完成,再加上学生对实验课缺乏应有的认识,只看重实验报告,而对实验本身并不重视,现有的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贵州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考核大多数是以实验报告结合考勤的形式完成,少数学校增添了随堂考试或将实验部分内容加到期末考试当中,而没有口头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这样的实验考核评价形式缺乏公平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还可能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偏离了实验教学本来的目的[3、4、5]。

2.2 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2.1 转观念、重发展,完善教学设施,提升实验资源使用效益

要想改变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教学现状,首先要转变对体育专业的错误认识,从根本上重视体育专业的发展,加大对体育专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完善体育专业教学基础设施,结合地方教育经费投入和高校实际情况逐步、有计划地完成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为避免实验室谁用谁管,不用无人管的局面,对实验室实行专人通盘管理,以合理有效调配实验资源,避免有限实验资源的浪费。

2.2 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体系

参照《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设置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四门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运动生物力学和体育测量与评价这两门课程[2],以完善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体系;改变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现状,增加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学时;通盘考虑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内容,将实验内容模块化,以此来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避免交叉重复实验内容的出现,有条件的可以将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独立成一门课程,以保障基础性实验的顺利完成;改革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实验考核所占比重,注重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2.3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

受编制影响,每年各高校所招教师数量非常有限,再加上体育专业学生人数有限、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少、实验条件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各高校大量引进高素质专业实验人员的可能性不大,而运动人体科学类专业课程发展速度快,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和实验人员又是提升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教学的关键。一方面各高校可尽量增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可增加专业教师和实验人员进修和培训的机会,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还可选择一些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和研究生充实实验教师队伍。

3 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目前贵州省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主要存在着对体育专业及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的不重视,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验设备短缺,实验条件简陋;实验课程设置不合理,实验教学内容与学时之间矛盾突出;专业师资力量匮乏,水平不高;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不变完善等问题。在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改革方面应该实行转变认识观念,重视体育专业发展;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实验教学设施,实行实验室专人通盘管理模式提升实验资源使用效益;改革和完善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体系,对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或独立成课,以此来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大实验考核所占课程考核比例,注重实验创新和实践能力考核,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引进、培训、内部转移等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等措施。

[1]中共中央,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12(1).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N].2004-09-29.

[3]赵龙飞,张油福,蒋彬.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0):18-20.

[4]王莹,袁健.安徽省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8,10(3):113-115.

[5]尤桂杰,钟兴明,顾丽.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103-104.

On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Human Science Experiment Course Teaching in Sports Colleges and Sports Department of Colleges in Guizhou Province

ZHAO Longfei, etal.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贵州省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赵龙飞(1988—),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学时实验教学运动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学习不是“刷学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