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研究

2018-11-25

商业会计 2018年9期
关键词:银行业核算经营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 浙江杭州310003)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按照分级管理和税收体制要求实行分机构核算的财会核算体制。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银行业的财会核算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完善。从外部监督管理角度看,监管部门要求我国银行业按监管要求,及时提供各项业务信息和监管分析数据,及时向社会大众公开产品收费信息和财务报告,遵纪守法,合规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从内部经营管理角度看,银行管理人员要及时掌握更为详细的本行经营情况、各项具体业务信息以及相关分析数据,以便为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满足内外部监督管理的需要。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作用,促进我国银行业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竞争,控制整体负债成本,加强风险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负债组合管理效率;加强对市场利率趋势的研判,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整体效益;加快业务转型步伐,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降低对净利息收入的依赖等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我国银行业目前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我国银行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回顾和评述

(一)管理会计应用的回顾。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我国银行业从成本管理、财务预算、产品管理、客户管理、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以及绩效管理等有效性管理要求出发,在分机构核算的财会核算体制基础上,主要从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以及分员工核算等角度,尝试与应用了管理会计。

1.建立分部门核算体系,加强行内各部门的绩效管理。分部门核算是指在财会核算基础上,银行管理层为了解部门效益贡献度情况,在银行内部以部门为单元设立若干责任中心,并对责任中心职责范围的业务活动进行事先规划、事中控制和效益核算的一种会计管理活动。分部门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在本行的成本管理、收入创造和利润的贡献情况。评估各部门对本行成本管理、经营收入和利润贡献度情况,为完成全年经营目标和部门绩效打下基础。我国银行业分部门核算的主要做法如下:(1)划分责任中心,明确部门职责。在银行内部以部门为责任中心,每个责任中心对其所能控制的成本、收入和利润或者投资效果对上级负责。同时,根据责任中心对成本、收入和利润的影响程度,将责任中心划分为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2)明确责任中心的财务预算和主要考核指标。负责考核的职能部门(以下简称考核职能部门)参照以前年度各部门的业务实绩、业务存量和当年业务发展和管理要求,为各责任中心编制财务预算,经银行管理层审核批准后下达给各责任中心,作为年度部门经济活动的主要控制依据。主要考核指标包括费用、收入和利润三大项指标。(3)分清资金归属和部门损益计算范围。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分清各责任中心的资金归属,在此基础之上,明确各部门创造的经营收入和成本开支。(4)明确费用分摊原则和方法。 (5)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一般在财务计划部门设立资金调剂中心,有资金来源的各部门将经营筹集来的资金按照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转给资金调剂中心,由调剂中心负责进行资金余缺的调剂。各部门开展业务需要资金时,可向调剂中心申请领用,并按资金转移价格计付利息。(6)定期比较分析、预算考核和反馈控制。各责任中心每季度比较分析财务预算和经营目标实际执行情况,若出现重大偏差等情况,必须查明原因,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考核职能部门按季度对各责任中心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将分析报告通报各责任中心,以便责任中心及时掌握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年度终了,考核职能部门则对分部门核算情况进行全面详细分析、总结和考核,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各责任中心。

2.建立分产品核算体系,加强银行产品的竞争力管理。分产品核算是指在财务会计核算基础上,银行管理层为了解全行产品的效益贡献度情况,在银行内部对所有业务产品的销售及其收入进行事先规划、事中控制和效益核算的一种会计管理活动。分产品核算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了解和掌握各产品的市场和客户认可度,及其对本行业务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程度,具体包括对银行成本的影响以及对收入、利润的贡献度情况,为实现全行经营目标以及产品创新与退出打下基础。

3.建立分客户核算体系,加强客户综合贡献度的认知管理。分客户核算是指在财会核算基础上,银行管理层为了解客户效益贡献度情况,在银行内部对各客户在本行办理的各项业务及其产生的效益进行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效益核算的一种会计管理活动。分客户核算的主要做法是:(1)设立每个客户在本行业务系统内唯一性客户号。(2)每个客户在本行办理业务,按财会核算要求,记录至唯一的客户号中。(3)明确各客户在本行的业务量和效益预算。(4)定期不定期分析客户在本行办理的业务量和其产生的效益情况。(5)提出有关客户营销和退出建议,并对客户提供的各种产品进行定价。

4.建立分员工核算体系,加强员工绩效贡献的精准管理。分员工核算是指在财会核算基础上,银行管理层为了解员工的效益贡献情况,在银行内部对本行员工开展的各项业务及其产生的效益进行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效益核算的一种会计管理活动。分员工核算的主要做法是:(1)设立每个员工在本行核心系统内唯一的员工号。(2)每个员工为本行营销业务,按财会计核算要求,记录至唯一的员工号中。(3)明确各员工在本行开展的业务量和影响效益的预算。(4)定期不定期分析各员工在本行开展的业务量和其产生的效益情况。(5)提出并反馈员工绩效奖惩建议以及员工业务营销策略与建议。

(二)管理会计应用的评述。我国银行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总体来讲,通过管理会计,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管理,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全行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体来讲:一是提升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和经营决策能力。通过对部门的成本费用开支的测算、业务经营收入和利润的测算,各部门牢固树立了增收节支理念,促进了各部门增收节支的管理,改变了部门职责不清以及利润贡献度不清的状况。二是提升了绩效与奖惩管理能力。通过分部门核算和分员工核算,使管理层全面掌握了部门和员工的绩效情况,可以凭借具体经营业绩数据对部门和员工进行绩效奖惩,改变原先主要凭个人主观印象对部门和员工进行奖惩的情况。三是提升了会计核算质量与信息管理能力。通过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和分员工核算,及时验证了会计核算质量,改变了原先监管部门和管理层难以及时得到详实有效业务数据信息的状况。四是提升了自我约束与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分产品核算,及时掌握市场与客户对本行业务产品的认同度;通过分客户核算,管理层可以及时掌握客户的经营和风险情况,改变原先银行业盲目开展产品与客户营销的状况。五是提升了银行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管理意识。通过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我国银行业内部各部门和员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营销意识、风险意识和管理意识等业务经营管理意识普遍得到增强。

然而,我国银行业由于受人员综合素质、信息科技力量等方面限制,对管理会计的探索和应用还不够完善,还不能较好地适应或者满足内外部管理层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利率市场化与市场竞争的要求。目前,我国银行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数据信息报告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会计应用的深度、广度,管理会计在银行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还没有有效发挥,还有诸多方面需进一步研究与改进。一是管理会计应用欠连续和全面。银行管理会计应用时断时续或不够全面,影响了对外部监管部门监管数据信息的及时、全面提供,存在遗漏和错误现象,严重影响了外部监管工作正常有效开展。二是管理会计应用系统尚未建立完善。目前,国内银行业普遍缺乏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管理会计应用数据信息报告系统,存在系统多而分散的情况,银行业经营管理所应有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等手段所需业务经营数据均分散在各业务应用系统。除了对业务利润贡献度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外,对各项业务风险还没完全实现系统自动预警,一般是各个业务部门根据自身对业务风险控制规章制度的理解,通过业务系统数据进行事后分析,这样往往滞后,有些经营风险没能及时反映出来,导致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最终影响经营效益。

三、我国银行业管理会计应用的设计与建议

我国银行业应积极遵循管理会计的应用趋势,在总结、分析管理会计应用现状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总体框架为:一是强化对业务条线、业务部门和员工的核算与分析。二是强化对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相对应的信贷、存款和中间业务产品的核算与分析。三是强化公司、个人客户的核算与分析。与此同时,在分条线、分部门、分员工、分产品和分客户核算中,强化成本会计、预算会计和责任会计管理,确保核算与管理有机结合。四是强化管理会计应用系统建设与管理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与我国银行业业务应用系统和财会核算系统相关联的管理会计应用系统,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业务素质。为确保管理会计应用的持续、有效开展,使其管理能够适应自身业务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以下促进我国银行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具体建议。

(一)坚定不移,持续推进管理会计应用。我国银行业各层级管理者尤其是上级领导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学习,特别是要善于学习、借鉴西方管理会计成熟经验,不断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充分认识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全力以赴,推进此项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要不断回顾、总结管理会计应用情况,认真、细致分析其中不足之处,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以使管理会计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同时,要将管理会计应用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并根据应用情况不断修改完善,从制度源头确保管理会计应用工作能够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

(二)领导重视,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管理信息报告系统数据庞大,其开发工作量大、专业性强,耗费时间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此项工作,需建立专门的组织机制,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为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领导小组由分管行领导挂帅,财务管理部门、主要业务部门以及信息科技部门负责人任组员;工作小组由财务管理部门牵头,成员为主要业务部门与信息科技部门的业务骨干。明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与具体工作要求;明确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进度表,进度表中应包括每项工作的具体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以及完成时间等内容,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

(三)利用科技,搭建信息系统基本架构。为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应用在银行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实现管理层对信息的实时需求,我国银行业要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力量,建立最低交易层级的全行业务数据管理信息报告系统。建立信息系统时,要力求满足以下基本需要:一是要满足深入开展“四分”核算(即分部门、分客户、分产品、分员工核算)需要。通过“四分”核算,能够清晰了解本行利润产生的来源,从而明确业务发展方向,即应重点发展哪些客户、哪些产品,需要适当减少或者退出的又是哪些客户和哪些业务领域等,要充分利用自动计算功能,在系统中设置可事先计算某项业务产品效益情况或者某一客户对本行效益贡献度情况的模块,以便实现“算了再做”,使开展的业务收入扣除资金成本、业务管理费用和相关税费后仍有盈利,确保各项业务开展得更加有的放矢;实现由系统自动计算与分析效益,还可减少人工作业时间,以便腾出时间精力,多从事客户营销等工作。二是要满足资产负债管理需要。系统内要建立资产负债管理的模块,包括利率、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等的管理。实现自动编制资产负债缺口报表,全面、正确反映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以控制利率风险;实现自动编制利率比较表,以便确定重点发展哪些资产和负债业务,并能根据不同产品的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确定利率,从而实现净利息收入最大化;实现自动编制流动性头寸报告,全面反映投资的期限结构与即将到期的负债情况,以便调节或控制流动性,确保流动性趋于理想状态;要有反映银行资本充足性的报表,确保资本充足和稳定,并满足外部监管需要。三是满足业务风险控制需要。建立健全业务风险预警机制,设计一套能够检测业务风险的关键指标体系,包括利率、流动性、资本充足性、信用、外汇买卖以及营业风险等,全面反映业务经营中的潜在风险,从而避免系统分散、监控分散与不力或者重复监控等情况发生。这些指标应实现由系统自动计算,并按需设定提示时间段,以便对关键风险事项可做到提前介入,发现风险隐患苗头可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将风险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在确定关键风险指标时,对度的把握尤其重要,若限制过紧,会束缚业务发展;但也不能太宽松,否则会酿成大风险。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合理妥善设置,使风险预警系统切实成为平衡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有效工具。四是能满足多维度绩效考核需要。在系统内设置绩效考核模块,实现对机构、管理层以及员工不同层面的考核需要,要根据经营管理理念与经营目标设置关键绩效指标,指标应尽可能量化,使考核结果更具说服力。不同考核层面的指标设置要有差异,要围绕全行战略目标、年度目标,根据不同层面人员承担的主要职责,有针对性地设置。指标既要选择能反映业绩的关键指标,也要有风险控制指标与其他相关指标,设置原则与业务指标类似,不得影响使用效果。五是各模块建设具有前瞻性。系统开发需灵活,每个模块均要留有空余接口,以便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随时可向系统扩充内容,使系统具有较强生命力。六是加强系统测试审核。系统开发完成后,应组织相关业务人员测试,审核产生的报表数据,对不完善之处,及时加以改进,以避免因系统数据不正确而对经营管理产生误导,使其能较好地满足业务部门和管理层对全行经营情况的分析、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等需要。

(四)学习锻炼,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财会人员除了具有丰富的财会专业知识外,还需努力成为业务部门的业务伙伴,要深入业务一线了解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全行业务开展情况,以便能够适应管理会计应用工作的持续开展。遇有新业务开展,财会人员更需及时介入,全面学习和了解,并及时维护管理信息报告系统相关内容,以便满足更好地开展管理会计应用的需要。要形成一套良好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确保管理会计应用工作能够有效、持续地开展,以不断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银行业核算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全球银行业AI的商业价值将创新高
银保监会上半年开出14.3亿元罚单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