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小镇文艺青年的导演梦

2018-11-23叙灵

北京文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荒地

叙灵

这一切极像剧情起伏跌宕的一部电影。事情最先得从搬家说起。

这是我来京后第14次搬家,也是北漂整整第14个年头。春节之后,房东在电话里嚷道,房租至少要涨一倍的价格。于是,只好早出晚归地找房子。一天,偶然联系上了以前在北京电影学院旁听过几年的小歌。我们聊起离开北电以后的近五年生活,小歌说,他一直住在崔村。去年租居的房子,其条件比现在的要好。今年年初,以前的房东把平房推倒重建楼房,他一下子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便租了果园里的这间平房。他觉得在果园里住,很好,一个月房租只要200元,便宜。唯一不方便之处,是没厕所。回来我们的话题扯到了电影。小歌说,通过五年闭门反思,他决定不再做一名艺术片导演了,早已转入商业类型片的琢磨与研究。他满怀信心地说,全球历年以来票房前20名的电影,他通过几年的拉片研究,基本上已弄透,完全掌握商业剧作的技巧与窍门。他又习惯性地打了一个响指,以满口标准的译制片《教父》主演马龙·白兰度的腔调说道,只要他哪天一出山,随手弄一两个商业剧本,就会在市场上大卖呢。

出于关心,我问起他近五年的收入来源。才知道,小歌的收入来自一个朋友的资助,一年给他7200元,包括租房在內一月只有600元的支出。小歌说,他也有断炊的时候,幸运的是,崔村附近到处是果园,没钱吃饭的时候,就天天吃苹果。看着那几纸箱正在腐烂的苹果,耳边一直回荡着小歌励志的一句话:”即使生活再艰难,我还会待在崔村继续写剧本或拉片,今年暂时不会去外面找份正式工作。若要让我放下电影梦想,除非我死了。”

有时候,我在想,一个人放下一切,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是不是《金刚经》里面所说的一种“我执”现象?凡“我执”特别重的,都会给自身带来极端的烦恼与痛苦。

我是2012年离开北电,在离小歌所居住的崔村十公里之外的小汤山镇隐居下来,当时也是为了写一个剧本。说起跟电影的缘分,还得把时间闪回到2004年。那个时候北京正处于非典时期,我被福建一家著名的IT公司外派到中关村一家五星级写字楼,任职公关传播经理,负责公司品牌与产品的宣传,主要跟媒体打交道。之后,在企业待烦了,最终辞职,进入了北京一所名牌大学读研,攻读新闻专业。研究生毕业那年,本来,我可以进入一家外企,或者去一家事业单位性质的媒体上班。但我全都放弃了。事情的起因是,由于写诗多年,在国内结识了不少响当当的诗人。当时浙江诗人三焦,来北电读研,他觉得我有写剧本的潜质,半开玩笑似的对我说,介绍你去北电旁听,等你学好编剧,就可以改编张万新的小说《马口鱼》了。

戏剧性的情节是,最后,我没有选择看似前程似锦的职业经理人之路,力排家庭与亲友的劝阻,毅然来到北电做了一名旁听生。先听了摄影系的课程,后又去导演系待了一年,2011年下半年成了文学系的一名正式注册生,系统与完整地学习了电影剧本的创作原理与方法。2012年10月,诗人三焦的玩笑成真,由我改编的《马口鱼》入围了北京电影学院金字奖的长片剧情单元。

此次的入围奖,并没有给我带来好运,接踵而至的是磨难。

颁奖那天,苏老师是评委之一。当他见到我是《马口鱼》改编的作者时,他很惊讶,慢条斯理地说,这个本子很好,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一笔资金,力争两年内把它拍出来。他还鼓励说,你是我所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对你的才华,我很有信心。只要找到资金,拍出来,便可入围戛纳电影节。

听得我心里痒痒的,有一种跃跃欲试之感。

于是,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尤利西斯式的融资历险。

失败是必然的,一个诗人兼房地产老板,也是多年的朋友,他拿到剧本和融资计划后,反问道:“你以前拍过哪些片子,有没有成功的案例?”

就这么一句,就把我问住了,后面的路也给堵死了。

四处碰壁后,便改变了策略。投资人担心我是新手,没经验,那我就从短片入手吧。短片所需投资少,也能大致判断一个新手是否有足够的才华与叙事能力。

至于短片剧本,我沿用《马口鱼》的思路,直接改编成名小说家的作品。这次,我瞄准了张楚的一个短篇小说。先写了故事梗概,给了好几个投资人看毕,他们都说很不错,制作成本十来万,也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去了一趟唐山,在张楚的热情陪同下,我亲自考察了剧本人物故事发生的现场,拍摄了很多实景照片。回到小汤山后,闭门一个月,就把剧本写了出来。之后,我给北电摄影系西安籍一个毕业生打去电话,请他来担纲摄影指导,监制拟请曾经担任过万玛才旦《静静的玛尼石》一片的监制杜老师来担纲。同时,演员也物色好了。

万事俱备,只欠资金这一东风了。

凡事老天自有安排,诸行无常,许多事情并不是按照我们所计划的去展开。

这次,又出乎我的意料。一个事先已谈好的房地产老板,说他母亲在广州住院。他没有心事再谈投资一事。并说,等他母亲动完手术过了这一关,再说。百事孝为先,这位一直视为挚友的诗人老板,既然母亲有难,就应该让投资的事先搁浅下来。

寻找资金的目标,转向了其他三位老板。他们的回复,不是资金暂时周转不开,就是让我再等等。

这一等,又是一年。很快,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自隐居小汤山之后,全部收入的来源是给媒体撰稿以及少量文学作品的发表。一年之中,也只能发十余篇稿子,其稿酬也极其微薄。

拍片的机会迟迟未降临,又加上生存无保障,那个时候,我内心堆积着乌云,很绝望。生活的拮据直接造成的后果是,经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更多饥肠辘辘的时候,便去小汤山小区附近的一个守荒地的老汉那里蹭饭。

回忆那段蹭饭的时光,不得不提及一个叫曾祥源的湖北人。他来自江汉平原,年近六十,在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做保安。他看护的这块地,原本是要用来建别墅的。不知什么原因,这块地被空置了许多年,渐渐长出了荒草与树木。这块植物疯长的荒地,久而久之,反倒成了小汤山周围一带的天然氧吧。荒地建有围墙和铁门,一般闲散人员,不允许入内遛弯。

跟曾祥源认识后,可以自由出入天然氧吧,也经常会坐上他的三轮电动车,在空旷的荒地上巡逻。傍晚,大多时候就赖在他那里用餐。以前,我很少自己做饭,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吃。手头拮据之后,若想在老曾那里蹭饭,就得帮他炒菜做饭。慢慢地,我也练出一手好厨艺。

老曾居住的房子是一间发电房改建的,矗立在荒地的中间,周围显得非常的荒凉。荒草丛间,时不时,有几只野鸡在咕咕地鸣叫,使我更加感受到整个身体内部那种空荡荡的荒芜。

一个人在最落魄的时候,犹如身陷囚室。由于机缘,让他在黑暗无边的苦闷中,接触到了一些底层人物的灵魂,突然间仿佛看到了一丝光亮,并深刻地体验到了底层人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人性光辉。从中,他自身的人生价值观也在悄悄发生改变,逐渐会认识到,人应该互相帮护,爱与善是人好好活下去的理由与动力。

我的人生转机的一丝光亮,就在2014年8月开始奇迹般的显现。先是,有好几个投资人,说要给我打入资金拍摄那个短片。由于有前车之鉴,为了保险起见,我让这事先搁置了一段时间。不料,转眼到了9月,福建一个企业家,又亲自来北京找到我,请我去采访他周围的一批儒释道传统文化的践行者,结集出一本书。

因此,我暂时放下了做一名文艺导演的电影梦,踏上了历时三年足迹遍及28个省市的寻访民间儒释道的一场探险。

北漂十四年,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你不能没有梦想。我和小歌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在小镇上长大成人,以不同方式逃离了故乡,最后在北京漂泊寻梦。

一切故事的结束处,是新一轮的开始。

责任编辑 黑 丰

猜你喜欢

荒地
河柳
顺学而引,课堂不能滞留这样的“荒地”
挑剔的花种子
荒山荒地造林技术措施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荒地治理法律制度完善
吉尔·克莱芒的花园理论与荒地再生实践
浅谈荒地造林技术
一颗残缺的西瓜
药剂防除荒地大龄小飞蓬效果试验
浅谈国有荒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公证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