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证合一”模式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2018-11-2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中医药大学指标体系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参照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印发中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2014〕45号)、《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5号)和《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衔接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福建中医药大学于2015年9月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推行“四证合一”培养模式。“四证合一”即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具有研究生及住院医师双重身份,毕业后会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执业医师资格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证》四证。这种新型培养模式有机地结合了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双轨合一”的人才培养,能够切实保障中医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效节约教育培训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效率,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从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难题[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自2015年9月起实行“四证合一”培养制度,为适应改革后培养方案下的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中内专硕研究生)教育,在历史积淀的研究生考核评估指标基础上,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体系,本文进行了中内专硕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研究,以切实保障新模式中内专硕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设计调查问卷,进行专家及中内专硕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专家组共27人参与并填写了调查问卷,其中,院内专家9人,来自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中内专硕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管理人员;院外专家18人,分别来自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厦门市中医院、福州市中医院、漳州市中医院等中内专硕研究生导师。专家职称为正高的有14人,副高13人。学生组(中内专硕研究生)共53人积极参与了问卷调查。

1.2 方法 通过中文数据库检索搜集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中内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的书籍、论文和电子资料[3-6],访问高校及医院专家意见,结合我校目前中内专硕研究生培养方案,先制定一套初步的中内专硕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7]。该项考核指标体系包含了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及34个三级指标。结合李克特五分度量表法,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调查问卷,在问卷中设置1~5由低到高的重要性分值,并设有“总体评价:是否还需要增加其他指标?请列举并说明”选项。用德菲尔法及师生问卷调查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及评价。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对于连续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如果各组均满足正态性且两组间方差相等,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否则考虑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对于分类资料,无序结局采用卡方检验,有序资料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结果分析 本课题研究共发放80份问卷,其中专家问卷27份,学生问卷53份,专家及学生问卷回收率为100%,每一项条目的回答率为100%,问卷完成情况良好。部分专家在总体评价中提出自己的建议,认为目前研究生培养是全科医生培养,任务太多,不能对科研能力提太高要求,论文盲审制度实际上是对科研论文的一种高要求,建议取消论文盲审制度,适当增加一些能反应学生临床能力的考核,反映出中内专硕研究生培养有重科研、轻临床的现象。

2.2 专家意见与学生意见结果比较分析 本项目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学生问卷调查法来询问并获得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管理人员和研究生对考核指标体系的认知和意见。

2.2.1 通过适用性与可靠性分析,专家问卷的克朗巴哈(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38,学生问卷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45,专家组问卷与学生组问卷的信度均大于0.9,具有较高的信度,根据表1可表明本次研究所制订的考核指标体系适用于中内专硕研究生的考核评价。

表1 专家组与学生组问卷的适用度与可靠度

2.2.2 本研究的重要性打分为有序的分类资料,因此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通过对专家和学生组对指标体系的重要性打分进行分析,在一、二、三级指标中19个条目的回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个条目的回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个条目主要集中在临床实践及综合能力的考核,表明专家与学生对临床实践与综合能力考核的重要程度存在认知与理解的偏差。见表2。

表2 专家与学生组对考核指标的认识与理解情况

注:经秩和检验,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3 通过Kendall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得出,专家组与学生组Kendall相关系数0.556、Spearman相关系数0.746,呈正相关,表明专家组与学生组意见协调性较高。见表3。

表3 专家组与学生组意见一致情况

2.2.4 指标体系权重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Kendall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法对专家与学生指标打分相关性的计算,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计算。最终得到以下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赋予了权重。一级指标有出科考核、年度考核、毕业考核,二级指标有轮转出勤、临床实践、出科考试等,三级指标有是否按轮转顺序进行、是否按规陪内容轮转、病历质量等,各项指标权重赋值见表4。

表4 中内专硕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权重表

续表

表4 中内专硕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权重表

3 讨论

根据中内专硕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权重表数据可看出,一级指标中,专家及学生对出科考核和年度考核重视度较高,毕业考核重视度不够;二级指标中,对临床实践及临床综合能力重视程度高,对技能操作考核、专业理论知识、规陪结业考核重视度较低;可见专家及学生偏重于培养临床胜任力,包括诊疗思维、查体、辅助检查解读、病历书写分析、诊断治疗方面,对规陪结业考重视不够,可能与初步运行规培研究生“四证合一”培养方案有关,师生仍对此存在疑虑与困惑。为此我们将进行多次、可重复性的问卷以了解师生对规培研究生培养的认识与理解,积累更多、更全面的经验,以指导我们不断改进与完善[8]。

建立一个实践性、科学性较强的考核指标体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有机紧密的衔接,不仅有利于中内专硕研究生规范化培养,及时提供有效可行的反馈,不断加强改进培养方案,切实提高中内专硕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符合《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能胜任中医临床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形成的中内专硕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考核指标虽严格参照德尔菲法执行,且统计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但考核指标问卷专家组参与人数不够,主要以中内专业的硕士生导师为主,涉及的二级学科偏少,且有个人主观因素存在,可能造成结果不全面,与实际有偏差。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实际检测考核指标的可行性,不断修缮,使之更加合理、全面、有效,满足中内专硕研究生的培养需求,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中医人才,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中医药大学指标体系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