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思维: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018-11-22赵欢欢

商情 2018年48期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税收风险管理

赵欢欢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都启用了大数据思维,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在税收风险管理方面,“信息税管”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即利用大数据思维进行税收制度和税收治理方式上的改革,从而对税收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帮助税务部门更好的开展税收服务工作。本文就大数据思维对税收风险管理的影响及具体应用进行了专项研究,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 税收 风险管理 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革命带动了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同时对各行各业经营管理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本身就拥有庞大数据资源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变革。通过大数据思维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税收风险管理的公平性与公开性,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保证税收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税务部门应当就大数据思维的运用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最大限度的出挥出税收风险管理的实际作用。

一、大数据思维下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质量和更新速度较慢

在税务管理中,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环节都会或多或少产生的一些涉税信息,而税务机关征管系统的主体数据就是由这些信息所组成的。近几年来,尽管各地税务机关采取了一些数据处理措施,使征管系统中的数据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数量的采集方式主要以手工录入为主,在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不符合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需要;另外,企业纳税人的名称、经营地址、法人、财务负责人、经营范围经常发生变更,导致税务机关征管系统的数据无法做到及时更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税收风险;此外,当前的数据分析功能还不很完善,仅可以实现简单的数量查询或比对,使得大量数据仍然停留在操作层面,未能及时转换成有效信息。而税务机关难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处理,更无法建立起与税收相关的经济数据关联模型,难以为管理决策层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对税收风险失去有效控制。

(二)数据采集缺乏制度保障

尽管第三方数据采集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仍有一些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协会组织以维护自身利益、防止秘密泄露为由,不支持第三方数据采集,不配合提供纳税人的涉税信息。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法》中,仅规定了政府部门及相关行政单位应依法履行这一职责,但对于采取何种方式及程序、违反规定应如何处罚却没有相关规定;此外,第三方数据采集尚未搭建起完善的信息化平台,绝大多数工作仍以人工搜索或拷贝网上信息为主,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信息采集工作耗时较长,采集精度存在较大的偏差。

(三)缺乏数据处理专业人才

当前,能够综合运用大数据对税收风险进行管理分析的专业人才极其稀少,同时具备领导才能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难以满足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需要,成为当前亟待税务部门解决的难题。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税务部门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税务人员属于公务员范畴,引进人才的方式受到政府公务员人事制度的限制,吸纳人才的渠道过于单一;同时,公务员的任职年限、升迁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流程,导致税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变动相对较难。

二、大数据思维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升涉税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应用

(1)加强涉税数据信息的采集。首先,在涉税数据信息的采集方面,要侧重于搜集重点行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资金往来、银行信用等级、纳税申报、企业财务报表等方面的数据,最终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涉税数据档案。在档案中,对企业的税务登记、待受理文书、发票发售、资格认定等涉税记录进行整理与归档;在信息共享方面,要尽快拓宽第三方获取数据的渠道,在这个过程中要优先完善第三方获取涉税数据的相关制度,对税务、工商、海关、银行等部门所掌握的纳税人经营数据进行全面整合,根据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对纳税人的避税原因、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与预测,为后期的税收风险识别、评估和及时处置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各级税务机关要尽快推出统一的涉税数据采集标准及口径标准,完善数据采集的范围及操作流程。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才能对纳税人提交的涉税数据进行严格的“过滤”,将那些重复、无用的数据筛选出来,剔除出去,从而提高数据的有效性;此外,还要制定出一套数据质量检测标准,对税收征管系统的信息录入情况进行校验与审计,实现涉税数据质量的整体提升。

(2)提高涉税数据信息的应用。首先,为了省级税务机关能够对各行业的提交的涉税数据进行有效利用,税务部门要对全省纳税人自行提交的数据、税务机关整理的数据以及第三方提供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审核,对数据中存在的潜在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提高各项数据的利用价值;其次,联合省、市、县、所四级税务机关,建立税收风险管理系统,此后各级税务机关即可利用该系统识别税收风险,分析纳税人的避税手段,分行业、分类型、分层次的开展税收风险管理。此外,尽快推出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与操作标准,使系统平台的标准化水平及工作流程得到完善与提升,使信息资源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广泛共享,增强数据信息的实用价值。在建设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税务部门要积极借鉴国际标准,但也要考虑到标准的兼容性与可操作性,使不同系统之间达到无缝链接,有效共享的状态;在各项工作中,还要广泛征集并采纳税收、信息安全等领域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议,对现存的多个系统入口、数据库及结构设计标准进行整合,实现整个跨系统平台的标准化设计。

(二)形成良好的税收风险共治格局

各地税务部门需建立起一个“政府主导,税务牵头,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全方位管理模式。其中,通过政府的监督职能,可加快推进各个部门与税务部门之间展开合作,使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其次,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税务部门虽然掌握话语权,但同时还要与第三方组织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使税收风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此外,所有参与税收风险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与沟通,使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能够在配合的过程中做到无缝连接,使各种风险问题做到及时发现与快速处理,降低风险的危害程度及范围;最后,指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例如与纳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或个人、纳税人所在街道或社区,必然对纳税企业的经营情况及涉税信息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信息更加真实可靠,税务部门就可以借助这一部分社会力量,提高涉税信息整体质量,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三)加强数据分析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必须具备一支数量庞大的人才队伍,这些人才既要掌握数据处理相关知识,又要是税务方面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数据分析同时强化风险管理,切实提高税收征管的工作质量与完成效率。多年以来,我国虽然己经花大力气加强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真正熟悉ERP软件操作并且掌握数据分析编程的人才却廖廖无几,因为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同时具备税务、统计、会计、风险管理等专业知识,领导人员还要具备较强的决策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要想培养出真正符合这些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还需要尽快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将管、考、訓、用这几个主要方面结合起来,对税务行政人员定期开展税收法规、财务会计等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同时还要面向企业开设政策法规、税收风险防范、税收保障课程等课程,积极围绕打造专业团队这一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加强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干部主动开展学习及深造,使工作水平获得持续提升。

三、结束语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税收征管及风险管理方式也发生一系列的转变,随着大数据思维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暴露出了数据质量和更新速度较慢、数据采集缺乏制度保障、缺乏数据处理专业人才等问题,但相信通过国家、税务部门、企业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都得到一一化解,使税收风险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姚键,王周飞,陈爱明.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税收风险管理[J].税务研究,2015,(11).

[2]黎锋,李少飞,石秋燕.大数据背景下的税收风险管理研究[J].特区经济,2015,(12).

[3]刘晓清.关于利用大数据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J].科学导报,2016,(9).

猜你喜欢

大数据思维税收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大数据思维下教学过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在线学习过程管理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挑战及应对策略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