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淮河流域居民福祉指标体系构建及空间特征分析

2018-11-22杨永菊尹学威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1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福祉权重

杨永菊,尹学威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引言

福祉是来权衡居民生活总体满意度的概念,福祉包含了维持高品质生活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健康状况、自由与选择、人身安全以及优异的社会关系[1]。人类福祉理论由政治哲学发源而起,具有一定的学科综合性[2]。多兹曾在1997年提出居民福祉是一种心理状态,并且他认为居民福祉的提高并不一定与收入的增加有关系,明确人们的基本需求是上升居民福祉的最佳方法[3]。古典功利主义的研究学者表示福祉是指对所消费物品的偏好度或其效果的满意度,这些可以通过人们的幸福感来评估[4]。福祉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福利、幸福的意思,是贫困的反义词,在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贫困被解释为是对福祉的显著剥削。因此,居民福祉与可持续发展、贫富关系亲密相关[5]。1990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里选中获取所需求资源的能力、文化、寿命等指标来预测居民福祉。部分国外科研人员以为居民福祉包含健康、文化、好的物质程度、人际关系、自我选择权和决定权等[6]。也有一些学者将居民福祉归为人际关系、生活成就、安全、社区联系、健康、未来安全和生活的满意程度等七个主要方面,康明斯认为居民福祉的概念是衡量居民生活总体满意度[7]。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是第一次在全球范围进行的多层次综合评价,它的意义在于为了促进生态系统对满足居民需求、以及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和可持续利用做科学基础的奠定[8]。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关注的焦点是生态效能和居民福祉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整体综合概念框架里,居民福祉是评估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要点内容。由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归纳总结的居民福祉是一种以经验来确定人民认为的有价值的形态以及活动。它包含了保持高质量生存所要求的根本物质条件、健康、选择和自由、良好的社会关系、人身安全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彼此作用和影响。目前,这个概念被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可并且运用到研究调查中。本文参照MA对人类福祉的界定,结合河南省淮河流域的实际情况,构建居民福祉指标体系,对流域居民福祉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为缩小流域居民福祉差异、提升整体福祉水平提供借鉴。

一、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河南省淮河流域区域面积约占河南省总国土面积的52.8%,位于本省的中南部,北部区域是黄淮海冲积平原,南部区域从桐柏山脉开始至大别山脉的省界结束,呈半环形分布。河南省淮河流域介于31°23′N~35°01′N、112°14′E~116°39′E之间,横跨11个省辖市,66个县,包括市和区,流域面积为8.83万平方千米,人口大约是河南省总量的59%,2012年数据表明,GDP约是河南省总量的54%[9]。河南省淮河流域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区域,同时是河南省“四区三带”生态安全格局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区域福祉水平及空间差异性直接影响到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1.指标标准化处理。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对指标的影响,对原始数据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指标标准化的公式为:

其中,Xi为指标实际值,X′i为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值,MAXi、MINi分别为相应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指标权重测算。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种,熵值法是比较而言相对客观的权重计算法,它是通过计算每个指标的熵值来判断指标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越大,指标的权重也就越大。熵值法的计算步骤相对简单,又可以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因此,采用熵值法来确定福祉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熵的定义,指标信息熵值e和信息效用值d的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为:

其中,k=1/lnn,n为指标个数。指标权重下用如下公式测算:

其中,ω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1-Ej为差异系数,它的值直接影响权重的大小;m为评价指标单元的个数。

(三)数据来源

研究中所涉及2015年河南省淮河流域福祉构成中的各类经济社会数据源自《2016年河南省统计年鉴》。

二、结果与分析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目前居民福祉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从研究方法来看,居民福祉的测度目前主要分成三种:一是居民福祉的客观测度,该测度主要是利用可以计量的社会经济指标去反映人类需求的满意程度;二是居民福祉的主观测度,该方法主要是利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居民的幸福度等程度进行调查;三是将居民福祉的主、客观测度相结合,进行统筹测算。本研究参考众多国内福祉地理学研究的指标体系[10~11],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人类福祉视角下,考虑河南省淮河流域研究区的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条件,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建立河南省淮河流域居民福祉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基本需求、安全与健康需求、精神需求三个一级指标,其中的基本需求又分为:基本收入和基本物质两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又划分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生产总值、粮食作物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用水普及率等17个三级指标;同理,安全与健康需求也划分了两个二级指标:安全、健康,而二级指标又包括了环境空气质量、污水处理率、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等12个三级指标;精神需求也划分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文化教育两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包含了城镇居民低保人数、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教育财政支出等15个三级指标。通过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熵值法客观赋权,得出各项指标权重(见下表)。

居民福祉指标体系与权重

福祉指标体系中,要素层的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是:安全与健康需求(0.3940)、精神需求(0.3268)、基本需求(0.2792)。对于准则层,权重大小依次是:健康、基本物质、良好的社会关系、安全、文化教育、基本收入,其中权重最大的是健康,权重值是0.2236,权重最小的是基本收入,权重值是 0.0862;指标层中,平均权重是 0.0227,其中权重最大的指标是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权重值为 0.0926,权重最小的是电视覆盖率,权重值为0.000022436。从测算结果看,流域进入了以安全和健康为主导的福祉需求阶段,基本需求所占比重最低,而流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居民的福祉需求中基本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而安全与健康需求升到第一位,同时精神需求快速增长,这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基本吻合。

续表

(二)河南省淮河流域居民福祉空间特征

河南省淮河流域居民福祉呈西北和东南部水平高、中部和北部福祉水平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郑州市居民福祉水平最高,漯河市居民福祉水平最低(见本文图)。其中,漯河市和许昌市得分在河南省淮河流域中居民福祉水平相对最低,分值位于 0.054~0.059 之间;开封市、商丘市、平顶山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得分在0.059~0.105之间,在流域中居民福祉水平处于中等;信阳市得分在 0.105~0.123之间,居民福祉在流域中处于良好水平;郑州市得分在 0.123~0.280之间,该城市的居民福祉在河南省淮河流域中处于最高水平。

河南省淮河流域居民福祉空间分布图

结语

河南省淮河流域居民福祉是由基本需求、安全与健康需求、精神需求三个层次的要素构成的,按重要性排列则表现为:安全与健康需求>精神需求>基本需求。河南省淮河流域居民福祉的空间特征分布呈西北和东南部福祉水平高,中部和北部福祉水平较低,其中,郑州市是福祉水平最高城市,漯河市是福祉水平最低城市。河南省应关注淮河流域的居民福祉空间差异性,并与目前国家和省市的扶贫工程相结合,分析贫困不同类型,如经济贫困、生态贫困等对居民福祉的影响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缩小流域居民福祉的空间差异。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福祉权重
基于REOF的淮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权重常思“浮名轻”
福祉与福祉学的基本理念与宗旨
如何理解福祉与福祉学及其实践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新常态下优化以家庭需求为中心的组织功能探索
基于SWAT模型的淮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水文响应
积极心理学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