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效果研究

2018-11-21何东梅谈莉莉唐蓉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1期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脊髓损伤生活质量

何东梅 谈莉莉 唐蓉

摘要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眷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收治眷髓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潴留或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脊髓损伤;膀胱功能康复;协同护理模式;生活质量

本研究探讨了协同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脊髓损伤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46.5±16.5)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脊髓损伤,病情均已稳定,仅需进行膀胱功能的康复。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47.5±15.5)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5±14.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即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尿管护理与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实施留置导尿、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情与相关的康复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则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训练方案:针对每例患者病情特点制定其个人档案,详细了解其病情并制定针对性方案。②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向其详细介绍病情特点与康复注意事项来消除其担忧与顾虑,并通过积极交流与安抚劝慰来鼓励患者。治疗环境要注意整洁、干净与舒适,为患者带来良好的体验。③安排专业人员对护士进行培训指导:通过专业的指导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从而更专业、更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具体护理指导措施:a.阶段一: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导尿管进行导尿,荆呆证留置导尿全程采用无菌操作以避免感染。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抚,并详细讲解康复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取得其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专业人员对护士进行专业指导,提高护理质量。对每个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并持续进行开放引流,若无异常情况的发生适时进行夹管操作。在留置导尿期间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配合进行饮水,饮水量必须≥3000mL/d,并依照饮水量、出汗情况、气温、体温、进食量、进食种类、消化道排泄情况以及呼吸情况等来制定放尿计划。定时对导尿管实施消毒以防感染。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训练,如肛门、盆底肌牵张练习、腹肌练习、关节运动等。b.阶段二:几周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膀胱排尿与贮尿功能训练。控制尿量300~500mL/次,并延长夹管的时间,在家属帮助下寻找患者排尿敏感点,主要方法为口哨刺激、牵扯阴毛、摩擦大腿根部、热敷腹部或挤压阴茎等。护士应在导尿管放开时按压患者膀胱,指导其有意识地配合进行排尿动作,放出尿管中的尿液时指导其做排尿动作。c.阶段三:患者尿管周围有尿液溢出,或患者有膀胱胀的感觉时,应尝试将尿管在膀胱充盈时拔出,并将床头升高,热敷其腹部促进排尿。此外还可用手掌由腹部向下推按并指导患者做排尿动作来予以配合。患者排尿后检测其膀胱内的残余尿量,若<50mL则不需要再次留置导尿管。d.阶段四:拔出尿管后,护士应持续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指导。出院后保持电话联系,通过电话了解其恢复情况并详细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嘱咐其按时进行复查。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尿潴留或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康复效果的判断标准:①显效:患者能够正常排尿,膀胱功能障碍完全消除;②有效:患者大多时候排尿正常顺畅,膀胱功能障碍有所改善;③无效:患者完全不能正常排尿,膀胱功能障碍没有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有效率。生活质量的判断采用评分制,满分100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发生尿潴留或尿路感染2例(5.0%),对照组为19例(47.5%),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8.660,P<0.05)。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86.47±13.53)分,对照组为(58.35±13.52)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7,P<0.05)。

讨论

脊髓损伤是由外界间接或直接因素所导致的,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病情大多復杂且严重,并且伴随许多并发症、复合伤等,预后较差,常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脊髓损伤常会伴随膀胱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无法正常排尿,膀胱膨胀过度,极易引发尿路感染与尿潴留,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与训练十分重要n, 21

目前国内对此采取的多为常规护理方式,常规护理方式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显著,尿路感染与尿潴留的发生率居高不下[3]。尤其是常规护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均由康复科护士执行,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对膀胱功能的康复有一定效果但效果不显著,尿潴留与尿路感染的情况仍然较易发生,因此急需一种更为有效的护理模式t4l。协同护理模式是十分新颖的一种护理模式,是指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让家属参与的护理手段,能够有效并有创造性地使用现有条件实施护理,实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康复效果,降低尿潴留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改进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对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需恢复的患者而言,使用这种护理模式能够更有效提高康复效果,降低尿路感染与尿潴留的发生率,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尿路感染与尿潴留的发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薇,应燕萍.我国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应用[J].重庆医学,2017,46(29):4150-4152.

[2]昊淑卿,刘静,张达慧,.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中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5):120-121.

[3]丁旭云,胡婵.协同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病人早期康复训练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14):1440-1443.

[4]林瑾,陈贤璟,杜开洪,等.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近期下尿路功能影响的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6,22(4):100-102.

猜你喜欢

协同护理模式脊髓损伤生活质量
协同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康复效果观察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
协同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