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战略选择

2018-11-21徐步云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9期
关键词:战略选择中国经济

徐步云

摘 要: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复苏步伐依旧缓慢,呈现出经济贸易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继续分化、国际金融市场调整波动加大的态势。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分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全球价值链压制进出口、外汇储备导致人民币被动扩张、欧美联合对我国实施贸易壁垒等困境。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面对新的世界形势,构建面向未来的全球开放型经济体系,必须进行新的战略选择,一要全面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全球价值链体系的重构;二是要以“一带一路”为突破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要坚定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

关键词: 世界经济形势;中国经济;战略选择

一、世界经济形势现状

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主要经济体和政策进一步分化,充满许多不确定性。伴随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速度的放缓,国际金融波动频繁,我国货币汇率、出口贸易、跨境资本流动也呈现低迷态势,继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从目前形势和发展态势看,世界经济格局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和趋势:

(一)世界贸易增速放缓

总体来看,世界贸易增长依赖于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因此,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所致。世界经济贸易逐渐下行,全球汇率震荡和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难辞其咎。据世界银行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商品贸易交易额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的稳进态势,与GDP的增速相比,商品贸易的增速遥遥领先,而这些都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大多数年份。在这之后,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全球贸易商品交易额都有所下降,往后四年出现了显著反弹,而2015年和2016年的交易额又开始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近几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制定的制造业回归计划值得关注。这些发达国家过去主要将生产线移至海外,如今不仅把生产线迁回本土,并改变了过去主导的进口贸易形式,如此也会压缩国际贸易空间。

大体而言,经历危机后,世界经济依旧处于深度调整期,因此在短期内全球贸易难以实现快速增长的目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5年全球贸易的年均增速保持在8%左右,但目前到2020年都难以实现年均增速5%的目标。

(二)主要经济体继续分化

自2015年以来,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前者的增速总体向上,而后者却依旧回落。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增长速度较快,主要表现在贸易出口、居民消费、商业投资以及房地产这四方面。與美国相比,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虽然总体上呈现好转态势,但增速乏力,承担较大的通缩压力,因此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限制。

从新兴经济体内部情况看,由于政治上的地缘动荡和经济上受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范围变动影响,以俄罗斯和巴西为代表,在资本外流、货币大幅贬值的冲击下,呈现出一片经济低迷态势,而其他较依赖资源出口的新兴经济体也举步维艰;在亚洲,虽然主要的新兴经济体的总体情况较好,但除了印度维持 7% 以上的较快增速以外,其他新兴经济体因结构调整缓慢表现内部增长动力不足,传统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导致外部需求表现疲弱,因此经济增速呈现普遍放缓趋势。

(三)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

目前全球经济走势逐步分化,运转周期也表现不一。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货币政策也开始往不同的方向发展。例如,美联储已经打算采取加息举措,预计在2016年进行加息。在实施量宽政策的同时,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还出台了负利率政策以促进经济复苏。

在此影响下,美元表现为资产收益率增长,美元汇率持续上涨,国际上表现为债市、股市、汇市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的大幅调整与波动。美国和美元资产的国际资本持续增加,导致原本已经遭到重创的出口经济体又添加一道伤口,由于债务过高,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可能在经济体内引发债务危机,使原本已经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更加严重。只有金融市场稳定,经济才能稳定增长,如今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依然脆弱,国际金融市场继续调整波动,不但不会促进反而会阻碍世界经济复苏。

二、世界经济形势现状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

(一)进出口受压于全球价值链

去年11月发布的《2017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全球价值链中的无形资本》指出,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排名逐步提高,中国企业也逐渐成为高技术附加值的上游生产商一员,然而,对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目标,目前的发展态势还难以实现。拿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来说,当地的工业增加值率仅22.3%,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相差甚远,不到它们的一半;居民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只有33.7%,而美国和日本在这方面则高达70%左右。

对于出口,目前我国的产品在这方面存在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等缺陷,加之大部分企业欠缺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因此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乏国际化经验,无法全力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还需要不断进行摸索。首先,我国已经不再具备低成本优势,因此无法在全球价值链中承担加工组装任务;此外,目前全球价值链的两端还存在壁垒,我国企业难以进入。我国加工贸易中所用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基本都是进口,因此在研发以及营销两方面都是缺少主动优势,加上国内的加工贸易价值链不够长,无法有效带动配套产业,加大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长期风险。

(二)外汇储备导致人民币扩张

外汇储备是一国所持有的外国货币资产,主要是用于国际支付,可以随时兑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综合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外汇储备量来衡量。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大,我国的外国货币储备也在相应增加。据中国银行网站统计,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不断加大,于2014年达到最高峰,高达39932.13亿美元,将近四万亿。国家外汇管理局方面给出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为31121亿美元,环比增加15亿美元,增幅为0.05%。

从我国外汇储量大大增加的趋势表明,我国外汇市场上外币供大于求,因此必定会出现人民币升值和外币贬值的预期。因为外汇储备量过大,会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最终造成人民币的被动扩张;在此前提下,又会加大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从而引起本币升值压力增大。如果人民币短期内难以降低眼前的风险,整个金融风险可能会产生并蔓延开来,最终影响人民币的稳定性。

(三)面临欧美贸易壁垒新形势

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在欧美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涉案金额愈发高涨,牵扯的行业范围也愈来愈广,触及的技术含量也愈来愈大,而对华贸易中欧美所建筑的壁垒也越来越高。比如中欧光伏案上就可以体现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在高附加值产品中竞争愈发激烈,在政府采购或规章架构等基本原则上也难以统一意见。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倘若美国的TPP和TTIP“两洋”战略取得成功,那么欧美两方作为中国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将联合走向市场一体化,我方不可轻视这将对我国投资、出口以及经济增长造成的消极影响。欧美两国联手,互相降低关税甚至零关税,我国的出口产品在进入对方市场后将失去价格优势,因为对方本身就已经占据了先锋。更值得深思的是,假设欧美两国在产品、行业规则和标准方面保持一致,而我国产品无法达到它们在技术和环保上的标准及其他要求,我们可能连竞争机会都会失去。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位于全球化的中心,正处于自身发展的戰略机遇期,而能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三、中国的经济战略选择

(一)全面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全球价值链体系重构

面对世界经济新形势,日本经济产业省曾制定该国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即重构产业链,把非核心环节放在亚洲其他国家,比如组装车间就主要由中国负责,而将涉及关键零部件、新型材料以及高端开发等核心环节留在本国,进行一个以亚洲为重点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布局,从而占据产业链的最高点。借鉴日本的经验,本文之所以提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际上是为了通过该举措重构全球经济体系,占据产业链的最高端。本质上看,这个链由于国际形势、国际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它是是一条跨越国界的链,包括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信息链,链条之间环环相扣。因此我们要通过以下举措,促进全球价值链体系的重构。

首先要注重本土跨国公司的培养,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从而提高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和控制程度;其次,加快推进服务贸易,提高“中国服务”的国际影响力;再次,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链,提升本币国际影响力,通过“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创建更加完备全面的全球价值链体系;然后,加大经贸融合力度,实现互联互通;最后是大力发展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的大通关体制,为我们的产业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体系。

(二)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突破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我国的贸易结算自2010年起,人民币就在当中扮演了国际货币的角色。几年前,基辛格在全球智库峰会中表示,美国花了大约几十年的时间才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这也启示我们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不要着急,必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随着该战略的不断推进,已经受到来自60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欢迎和支持,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可以把“一带一路”战略当作突破口,进一步以中国主导的国家金融组织和机构为着力点,有序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不仅亚欧大陆的贸易活动得到了活跃,也将促进货币的流动,人民币在贸易环节中得到使用,而商品的流通必然会使人民币流出境外,进而增加人民币的境外储备。而境外人民币又可以流回国内,只需通过对国内产品进行投资和购买人民币债券等方式,如此一来,人民币就在国际间形成了循环流动,随着金融交易和跨境贸易得到活跃,人民币的流动速度也逐渐加快。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的计价结算与投资功能将逐步被加强,不断加深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目前,可以和我国实现货币互换的国家和地区有32个,实行货币直兑的有35个,同时我国已经在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实现人民币的清算。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通过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和支付结算,减少外汇储备贬值或外汇资产价格下跌的风险。

(三)坚定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

驱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外交环境,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全球经贸规则面临重构,我国应主动出击、抢占制高点,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建设完备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十八大以来,我国自贸谈判立足于周边国家,取得了重大进展:中韩正式缔结自贸协定,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进行升级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继续活跃并取得积极进展。辐射“一带一路”的自贸谈判不断深入: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斯里兰卡的自贸区谈判继续推进,有朝一日将取得重大突破。面向全球的自贸谈判稳定开展:中国与冰岛、瑞士、澳大利亚等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与非欧拉美部分国家和地区展开可行性研究或磋商,有的已经开始谈判。截至2015年12月,我国已经与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并落实了14个自贸协定,有8个自贸协定处于谈判阶段,覆盖20余个国家,占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的近40%。

面对世界经济新形势,无论是区域、双边还是多边,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参与贸易体制的谈判,争取实现从国际经贸规则的接受者向参与者、制定者身份的转变,推进公正、合理、透明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形成。

猜你喜欢

战略选择中国经济
基于创新理念的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思路探究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三元悖论”的中国抉择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
浅析科技型中小企业阶段性发展战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