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心中的叔本华

2018-11-21王开平

剑南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弗朗西斯拉克叔本华

□ 王开平

一个温暖如春的名字,久存于我心。他是那样使人心旷神怡,又是那样让人从心底里潜生崇敬。在国内许多介绍他作品的版本上,有的叫他阿尔都尔·叔本华,有的叫他阿图尔·叔本华,有的叫他阿瑟·叔本华。无论他叫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重要的是他那超人智慧至今影响着全人类。中国从事哲学研究的人们都记住了他,而且在崇敬他的中国人心中都亲切地叫他——叔本华。

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出生在德国但泽,他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并带点神经质。叔本华早年在英国和法国接受教育,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丁语等古代语言。他最初被迫选择经商以承父业,父亲死后才得以进入大学。他对人间的苦难非常敏感,对人生极度悲观,所以被人称作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是新的“生命”哲学先驱。他特别精于研究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反对和不屑于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等人的理论。他的一生不算风光,但并不穷困,他继承父亲的财富,过着田园般惬意、有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艺术情调的隐居生活。他的哲学思想在1853年才被世人所重视,可惜享用被人重视的风光不长。1860年9月21日这一天,整个宇宙的星星都该隐去,叔本华因肺炎恶化而与世长辞。他的墓碑上只刻着“阿图尔·叔本华”几个字,既无生卒年月,更无藏否之词。这是一块简洁的在空白中充满了哲学意蕴的墓碑……

但是,在叔翁的心中一生铭存着曾带给他莫大安慰的弗朗西斯克·彼得拉克的名言:“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就该满足了。”

彼得拉克生于1304年,卒于1374年,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人。他的诗很丰富,其中以 《歌集》《阿非利加》《意大利颂》和《名人列传》著称于世。1374年7月19日,彼得拉克在一个叫阿克瓦的小村里去世。当人们发现他的遗体时,他的头还埋在维吉尔的手稿中。

在叔本华看来,彼得拉克是一位天才的、勤奋的具有神明一样爱憎分明的诗人 。他的“温柔的新体”诗派特点是格调轻快、韵味隽永,常常借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叔翁时时在茶余饭后心中无数次默默朗诵着彼得拉克的诗:

我像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

鸟儿的倾诉和树叶的微语

在我耳边缭绕

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

在和风细雨中畅怀欢笑……

诗人通过 “花”“鸟”“河”“风” 的描摹,肯定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渲染了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如果说诗人是在写景,那么叔翁在诗景中领悟到了诗人的人文主义情怀。所以,在叔翁诸多的哲学随笔里,无不渗透着彼得拉克诗一般深邃的哲学语言,叔翁等身的著作来源于弗朗西斯克·彼得拉克的勤奋影响。奇怪的是,在国内外众多研究叔本华的文献中列出叔翁所喜爱的的诗人中,很少有人提及过弗朗西斯克·彼得拉克。不管研究他的人们怎么了,我还是一直固执地认为,在叔本华的心中,他确确实实常常铭记着彼得拉克的诸多名句,是这些语言鼓励了叔本华的一生。

弗兰茨·卡夫卡曾赞扬叔本华是一位“语言艺术家”。是的,叔翁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真理穿上最朴素的语言外衣,随之让真理直接发挥其必然具备的震撼力。因为深刻,所以朴素;因为朴素,所以更显深刻。尼采曾形容在欣赏叔本华的著作时,他好像抵达了“一处森林高地——在这里,我们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整个人感觉耳目一新,重又充满了生机”(《不合时宜的思想》)。这一评价,客观地说一点也不过分。叔翁经典的哲学论文只占他全部哲学著作的一小部分,然而,这些论文涉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性学、美学、教育学、玄学、宗教等多个领域,足以让我们领略到叔本华这位 “不折不扣的天才”(托尔斯泰语)的思想魅力。

想用一篇小文来全方位说清楚我心中的叔本华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叔翁的哲学思想太博大太精深了!他的悲观主义、形而上学和美学影响了哲学、艺术和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在这里我只有罗列一下受到他影响的世界著名人物:

哲学家:尼采、萨特、维特根斯坦、柏格森、波普尔、霍克海默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作家:托尔斯泰、莫泊桑、托马斯曼、贝克特·斯韦沃、萧伯纳

艺术家:瓦格纳、马勒

诗人:狄兰·托马斯、博尔赫斯

科学家:爱因斯坦、薛定谔、达尔文

在叔翁那个时代,体系博大、思虑精纯的哲学名家不少,而文笔清新、引人入胜的却不多见。对于像叔翁这样的哲学大师,他永远像一座墙峭堑深的名城,望之十分壮观,而警卫严密,不得其门而入。这样的大师,也许体系太大,也许思想太玄、太精深。也许只顾言之有物,不暇言之动听,总之好处难以句摘。所以翻开任何谚语名言的词典,叔本华被人引述的次数远比培根、尼采、罗素、桑塔耶纳一类哲人少。叔本华正属于这澄明透彻易于句摘的一类。他虽然不以文采斐然取胜,但是他的思路清晰,文字干净,语气坚定,读来令人眼明气畅。

叔翁在1859年为自已的主要著作写的第三版序言中,满怀喜悦地写道,总算在彼得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就该满足了。”最后终于也走到了。在我的残年中,看到了自已影响的开始同时又怀着我这影响将合乎流传久远的发迹迟晚成正比这一古老规律的希望,我已心满意足了。

所以,这样一位让人高山仰止的哲学伟人,他的整个生命动力,他的整个智慧源泉,来源于弗朗西斯克·彼得拉克。是的,在世上所有成功的大师身上,你都不难找出他对生活、对世界充满了切真切深的热爱,以及自身对事业的坚持与坚守、充满生命耐力极其强大的那一面。所以,只要你坚持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你就胜利了,你就满足了。你就会见到你想见的人,你就会抵达成功或幸福的彼岸。我想,这是所有仁人志士都应该铭记与坚守的人生箴言。

猜你喜欢

弗朗西斯拉克叔本华
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以建筑的力量回馈社区
[法国]弗朗西斯·皮卡比亚作品5幅
回归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大哲学家买鱼
大哲学家买鱼
小狐狸拉克探长
“毒舌男”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