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植被在新疆旅游景观开发中的和谐规划

2018-11-21魏凯旋

度假旅游 2018年10期
关键词:植被景观设计景观

魏凯旋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乌鲁木齐830043)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似乎与冠以“野生”的物态格格不入,文明与野性的相互驾驭,恰恰是当今社会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野生”隐含着桀骜不驯的神秘特征,是人们探究自然的重要意义所在。野生植被相对于传统的园艺景观而言,更具有其地域性、自然性的特点,人工植被绿化设计被应用的惟妙惟肖,但对野生植被的应用与解读尚未开始,随着生态旅游观念的深入人心,设计师如何巧妙地将野生植被应用于景观规划当中,是和谐规划设计的必然要求。

1 在旅游景观设计体现“效法自然”的规划理念

人对于大自然的互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自然报有“无为”的状态,盲目崇拜,体现在原始社会的适应、依赖与受制于主。二是三次技术革命后,人类利用、征服和改造自然,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同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三是寻求到人与自然的共融,即相互包容依赖又相互促进,达到发展上的和谐。第三阶段是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无可厚非的选择,在旅游景观开发与设计中同样面临着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老子主张“道法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能把自然万物据为己有,也不强制改变自然物态,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而是人、动物、植物均衡和谐构成庞大的生态系统。这里的“自然”是浑然天成的物态现象,是千百年适应各自的生存技巧与整体的生态系统而延续下的结果。设计师也要遵行“效法自然”这一规律,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讲求“师法自然”、“顺其自然”的设计理念,竭力表现纯自然的天成之美,利用旅游规划设计的手法达到人与自然的稳定共生。

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区,野生植被物种多达3537种,主要有草原、森林、草甸、沼生和水生植物、高山植被等类型,野生植被经过上百上千年的自然淘汰法则,适应了新疆的干旱气候与四季分明的冷暖变化,依山傍水,择地而栖,具有新疆区域代表性的特色植被主要有:看麦娘、无芒雀麦、鹅冠草、红柳、胡杨、铃铛刺、沙拐枣、甘草、罗布麻、枸杞等都是在新疆极其常见的野生植被,殊不知它们却是一方土地的代言者,他们就像自然环境对不同地块的说明书,有着各个对抗不同区域特点的生态循环系统。由于新疆气候环境条件相对恶劣,这里的野生植被普遍存在三个特点:①对抗严寒酷暑,适应能力强,生长期稳定,繁衍能力好。②有较强的土壤自肥能力,驱虫避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抵御当地气候变化;③为适应区域的野生动物提供食物链,维护生态平衡,维护自然景观大的产业链。

对野生的植被来进行有序规划,因地制宜地突出其自然属性,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景观配置,或是强化其自然特征,充分的“效法自然”不断满足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是旅游开发不变的主题,正如王振复教授提出:“设计的最高美学原则是自然的文化。景观设计是一种大地文化、大地哲学,伟大的哲学家把他们的思想写在书里面,而伟大的景观设计者就是把他的哲学写在大地上”。

2 野生植被的顺势性规划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景观设计加入了“生态”二字,意义在于把人工环境从属于自然环境当中,野生植物是区域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作为维护当地生态系统平衡的最基层,在设计上应采用顺势规划。根据福尔生态理论学说,生态是由植物生态引申开来的包括动物、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圈,都属于特定区域的生物环境。新疆野生植被的种类繁多,高低错落,在长期的植物链环境中形成了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植群关系,达到一种与气候、土壤、湿度、温度相协调的生态平衡,例如被尊誉为“荒漠植物之王”的野生植物梭梭草,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一道景,唯有它顽强的耐旱耐热性及独特的根殖系统,才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自然生长,梭梭草又是“沙漠之舟”骆驼的主要食物来源,名贵中草药肉丛蓉又是寄梭梭草而生,如此而来,梭梭草构成了沙漠地带的自然生态食物链,引导的沙漠自然文化的主流。环境需求,自然之本,野生植物在原生环境下能够正常的完成其整个生活史,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构思要素,只有顺应自然发展繁衍规律,才得以可持续开发建设。

本地区的野生植被在被景观利用后,仍然是旅游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也必然遵循生态理念的基础之上。当我们把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不加思索地纳入旅游规划设计当中时,尤其是自然生态景区,我们会发现什么是外来元素,什么是格格不入。新疆本土野生植物较之外来移植物种更能适应当地气候、土质的变化,生命力旺盛及繁殖力强,不仅仅管理及维护成本低,在形式表现上,也更能塑造旅游景观的地方特色。在面对原生态景区规划设计时,打破传统园艺设计思路,必须借助本土里“野”的物态,体现自然而然的设计构想,才能创造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设计作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在自然景观中,充分利用野生植被的自然特征,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是本真的设计元素,皆是体现区域特色景观的有力支撑,野生植被的群落也都将生态、低碳、环保理念贯穿于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和谐状态。

3 拓展野生植被的功能作用,体现“天人合一”设计思想

植被除具有观赏性外,在传统的旅游景观设计中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的案例比比旨是,如云南、海南等地盛产的兰花,素有“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的纯洁品质;四川、浙江等地盛产竹子,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这些所谓的“风韵植物”象征“君子”品性,以当地惯生植物的生长特点而体现人的思想与品行,寄性情于植物之上,是文人惯用的手法,体现出所寻求的人文修养与儒家道德文化,其中浸润着“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新疆野生植被因其物种生长的环境不同,具有更为特殊的风韵,特别是新疆南部许多沙生植物,顽强而坚韧,古柳的苍劲古拙、胡杨的坚韧不屈、雪莲的独傲霜雪、梭梭草的婆娑多姿、肉丛蓉的斑驳陆离等,更是一种“气节植物”“永生植物”“探奇植物”,利用野生植被体现“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是新疆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新疆景观规划与开发旅游产品的有利素材。

利用野生植物特殊的生长习性,研究新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与经济增长共赢,是旅游规划的重要环节。比较成功的案例如新疆的薰衣草植被,在新疆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由最初的野生到大面积种植,目前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薰衣草生产基地,新疆的伊犁也被农业部誉为“中国薰衣草之乡”,这是充分利用当地野生植被观赏性和植物特性,拓展其功能作用,衍生出的旅游产品,不仅仅促进生态发展,还规划出具有特色的旅游景地。甘草——中医药方有句传言“十方九草”,是历代处方中使用频度最高的补益药物之一,而占全国60%自然野生甘草产自新疆。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的肉丛蓉,具有补肾益阳的强效,攀附寄生于梭梭草的根部,也是新疆沙漠地带具有代表性的野生植被。这些具有功能性和观赏性的野生植被被规划和开发指日可待。

因此得知,新疆传统旅游开发的理念在面对生态景区的规划时需具备对自然的呵护之心进行设计,同时积极利用野生植被的生物特征,从人文精神和身心健康两个方面进行旅游产业推广和规划,更好地促进新疆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

4 野生植被规划的合理性体现设计师的职业素养

景观设计师在进行景区调研时要充分考虑其植被特点,不可随意地增减其物种,旅游服务类建筑小品的规划与设计也应积极主动地结合当地自然物态,以“借景”“背景”“配景”的设计形式出现,相得益彰地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同中求异,突出特色正所谓“借机行事”。人为处理上尽量做到“精、少、美、趣、巧”,避免技术被滥用,主观创意随心所欲。在合理增减野生观赏植物种类时,实现自由式的高低错致,打破轴线与对称,无规律中寻找跌宕曲径的自然效果,竖向规划完全依托当地地势、风向,水土养分等特点,自然而生态的组织设计,充分根据野生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进行发挥,在此基础上体现设计本身可贵的“深、奥、幽、曲”的探究心理,生动活泼,疏影横斜,自成意趣。

自然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其次是将人涉入时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目的。保护性开发作为景观设计师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在新疆一些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的景区开发设计,更要尊重野生植被的现实性原则,充分发挥利用当地野生植被的旅游资源,做到建筑设施仿生化、景观配置合理化、景区服务协调化,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观。设计师在旅游景观设计中要着力追求生态仿生设计,也可以称之为“人化自然”,既要体现人的智慧创造力,也要适应景观所具备的自然而然的规划要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好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地方经济带来良好的效益,同时还会因此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同利益增长。景观设计“山借森林而为衣,地借花草而为妆”画家总以外出写生来与自然亲密接触,设计师亦是如此,把规划设计作为在自然界中探究主观情趣,效法自然的生态设计,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渗透。

猜你喜欢

植被景观设计景观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杭锦旗植被遥感分析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