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衢州市城市街道路牌英译的规范性研究

2018-11-21迟清李小华江敏月赵以蔡璐婷

度假旅游 2018年10期
关键词:路牌衢州市衢州

迟清,李小华,江敏月,赵以,蔡璐婷

(衢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衢州324000)

1 引言

近年来衢州的国际化水平在不断提升,“世界地掷球大赛”“全球免费游衢州”“驻沪总领馆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等各类涉外活动的开展吸引着全球目光到衢州——有着“南孔圣地”美名的文化古城。随着城市建设迈入快通道,加强城市的软环境建设亦需放在重要位置。城市道路路牌属于城市导向信息系统,也是城市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衢州市的城市路牌英译的规范性、准确性必事关衢州的国际形象,直接影响着来衢外国友人对衢州的直观印象,也影响着他们在衢州生活工作出行时的便利。

2 衢州市路牌英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以衢州市区道路上的路牌为研究对象,共考察了衢州市数十条街道及公路,观察了近110张路牌,收集了路牌上近千字的城市路牌英译的数据。通过小组成员对所收集数据的研究,并参考了相关的文献,以及与指导老师交流讨论,分析了衢州市城市路牌翻译的现状:

2.1 汉语拼音法为主

纵观所收集到的路牌英译数据来看,被观察的110多块路牌中,约80张路牌,以对应中文汉字的汉语拼音,直接作为该路牌的英文翻译,所占比例超过70%。部分实例如下:

北门街——BEIMEN JIE

城隍庙——CHENG HUANG MIAO

东河沿——DONGHE YAN

2.2 字母大小写不分

一般来说,路牌的英译的书写方式为每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为小写。然而,衢州市街道上绝大多数街道路牌的英译的各字母均为大写。部分实例如下:

斗谭路——DOUTAN ROAD

县学街——XIANXUE STREET

水亭街——SHUITING STREET

浮石路——FUSHI ROAD

2.3 英译不统一

在衢州市道路上,经常出现同一路牌不同英译的情况。例如:“衢江中路”在道路上空的蓝色交通路牌上的英译为“QUJIANG CENTRAL ROAD”,而近在咫尺的道路旁的绿色路牌上却明确书写着“衢江中路”的英译为“QUJIANG ZHONGLU”。再如:“上街”在道路上空的蓝色路牌上的英译为“SHANG STREET”,而在道路旁的绿色路牌上的英译却是“SHANG JIE”。“下街”在蓝色路牌上的英译为“XIA STREET”,而在绿色路牌上英译却是“XIA JIE”。此类现象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两种路牌的设置部门不同造成的,前者是出自交通部门的英译,而后者却是出于城市管理部门的英译。另外也可以看出,衢州市城市路牌的英译,并没有参照统一的英译标准,才造成了这一类问题。

2.4 英译模糊、有歧义

每一种语言都有一种模糊性,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因此,正确的书写以及合理的选词变得尤为重要。衢州市的城市路牌英译在这一方面做的也有所欠缺。例如:“西安路”的英译为“XIAN ROAD”。对此英译,表面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可是如果仔细观察,这个英译却让人容易误认为这是“仙路”的英译。再如:“东武街”的路牌翻译为“DONGWU JIE”,这个路牌则容易让市民,尤其是外国有人误认为这里是“Animals’Street”。由此看来,有歧义的、英译不明确的城市路牌的英译,容易引起外国友人的误解,给其出行造成不便,乃至引起笑话。

3 衢州市城市路牌英译现状的根源分析

3.1 现行英译标准自身的弊端

对于衢州市城市路牌的英译普遍以汉语拼音法为其英译方法的这一现状也是情有可原的。1977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的预案,并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006年12月民政部全国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该办法的第十二条规定:地名标志上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和国际标准,按国务院民政、语言文字部门制定的拼写规则执行。禁止用外文和“威妥玛式”等旧式拼法拼写中国地名[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733-2008《地名标志》中,也规定路牌上应该出现道路名称以及其汉语拼音。郭建中也曾提出过这一现象是法律问题,而不是学术问题[2]。

3.2 缺乏统一部门的管理

从当前现状来看,衢州市城市路牌主要由衢州市交警大队和衢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指定。两大部门相互独立,交警部门有其内部的路牌英译体系,政府部门也有其特有的英译体系,在两种不同体系标准要求下,得到的英译结果,自然会有差异。此外,由于缺少统一的管理部门,对有争议的路牌的管理,也没有那么容易。

3.3 引人注意,一目了然

在英语的书写中,有时候为了强调某些词汇,从而引起人们注意时,往往会将公示语单词的每个字母全都大写。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在汉语中也有相同的情况,为了强调公示语上的某些词汇,往往会将这些词汇加粗,以便人们一眼就看到这些词汇,了解该公示语的含义。衢州市城市路牌的英译中,普遍将每个单词的每个字母都大写,想必就是为了引起外国友人的注意,让其一眼就注意到路牌的英译。

3.4 汉语自身的特性

汉语是一门模糊性比较高的语言。例如,路牌标识中的东、西、南、北、中更多地起着一种方向标识的作用。若按照汉语拼音翻译法,如“九华北大道”英译为“JIUHUA BEIDADAO”,“紫薇北路”英译为“ZIWEI BEILU”,“紫薇南路”英译为“ZIWEI NANLU”,则路牌中的通名专名界限将模糊化,方位词的标识作用也将丧失,更容易让外国友人将同条道路的南北两段误解成两条不同道路,最终也就不便于他们出行。

4 衢州市城市路牌英译规范化的对策

4.1 提高译者翻译水平

路牌英译的规范与否,取决于译者能力的高低。郭著章曾在其著作《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中这样写道,合格的译者应具备以下五和条件:(1)外文水平高;(2)中文水平高;(3)知识面广;(4)政治觉悟较高;(5)熟悉基本的翻译技巧[3]。因此,要提高衢州市城市路牌英译的规范性,首先要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很多街道路牌的英译错误繁多,甚至时常让人贻笑大方。究其根源,在于译者中英文语言根底不扎实,有些甚至是直接通过翻译机器完成的,就不免出现各类误译、死译、漏译等情况了。

4.2 参照规范的英译标准

2004年第36期的Beijing Review杂志曾刊登过北京专家们关于路牌英译给出的建议。大写汉语拼音以及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其余字母均为小写。如:“人防路”的路牌英译“RENFANG LU”,正确的书写方式应该是“Renfang Lu”;“浮石路”的英译“FUSHI LU”,正确的书写方式应该是“Fushi Lu”。向阳也曾提出,路牌翻译应该分为两部分翻译,通名部分以及专名部分[4]。通名指的是“街”“路”“巷”等此类通用名词,对于该部分的英译可以根据英文来翻译,如:“街”译为“Street”,“路”译为“Road”,“巷”译为“Lane”或“Alley”。专名则是指街道的具体名称,一般采用音译的方式,少数采用意译。因此,“水亭街”译为“Shuiting Street”,“浮石路”译为“Fushi Road”;“新华巷”译为“Xinhua Alley”。

4.3 部门间相互合作,制定统一的翻译规则

针对衢州市路牌英译混乱的情况,衢州市应该效仿上海、广州等城市,尽快将公示语翻译纳入术语的范畴并尽快出台关于公示语翻译的标准和规范的有关规定。各管理部门通力合作,还可以成立专门的路牌英译小组,研究国外路牌的书写方式以完善衢州市的路牌英译的书写方式。例如:外国路牌名称在书写时,通常是将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对于专名部分,通常将其缩写。如:Street,Avenue,Road在路牌中可缩写为St.,Ave.,Rd.。最后,制定统一的翻译规则来解决汉语中的方向词应该采用何种词性的词语来翻译,通名部分采用英文还是拼音等问题。只有有了统一的英译标准,译员才能得出统一的合乎标准的译文。

4.4 合理选词,避免歧义

译者在翻译路牌的之前,应当先了解路牌中文名称的由来,经过综合考虑,合理选择词汇进行翻译。各城市管理部门也应当在此方面通力合作,制作统一的路牌。为了让外国友人深入了解道路名称,相关部门可以附上一段简短的英文说明,消除外国友人内心的疑惑。如在“东武街”路牌上附上简短的说明,这样,就不会让人们误认为这是“Animals′Street”了。为区分汉语拼音的音节,必要的时候应当在译文里用上分隔符号。如“西安路”的英译改为“Xi′an Road”,“信安路”的英译改为“Xin’an Road”这样就避免了歧义。

4.5 建立市民反馈制度

任何一件事成都可能有些漏洞,因此基层群众的监督,反馈变地尤为重要。为了提高衢州市城市路牌的规范性,衢州市政府或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建立市民反馈制度,任何人若发现路牌的英译有任何不妥的地方,可以致信路牌管理部门,提出意见。定期接受市民对衢州市城市路牌英译的反馈,有利于不断提高衢州市城市路牌的规范性。

猜你喜欢

路牌衢州市衢州
衢州体育公园——“消失”的体育场
路牌上的号码
衢州烂柯山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该选哪条路?
衢州“一村万树”绿化模式好
奇怪的路牌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路牌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