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生态村建设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与思考

2018-11-21郭跻

度假旅游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态区生态系统

郭跻

(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日本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到70年代初,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现代化,在亚洲首先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蜕变。如今,日本农村生态化形式已经逐渐形成。而在这进程中,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农业人口正在快速减少,同时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基于此,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村生态化的发展,确保现在的日本农村变成绿色生态村。文章依据日本生态村发展的经验,为我国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由于两国都是东亚国家,所以农业与农村情况存在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1 生态村组织的要素分析

1.1 农村生态系统的改善和保护

目前,农村资源的匮乏、环境的破坏、人口的骤减,导致以往依赖浇灌田地实现的农业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建设要求。依据现有的科学技术构建一个全新的农、林业循环体系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十分关键,能够进一步改善农民们的生活模式[1]。因此,我国在进行新农村的打造时必须基于农村区域构建科学持续循环的系统和体制,确保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农村自产自销的发展形式。

日本农村拥有多种生态要素,包括水稻、畜牧地,建筑四周的树木,道路两旁等,进行水稻灌溉和蓄水的管道也较为充足。但是,由于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的加剧,农业用地快速减少,农业人口也逐渐流入城市,从而导致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村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城市环境的负担。

基于此,我国需要重建农村的生态环境,建立新农村体系,有效完善农村的设施建设。在注意农业生态的循环发展同时,重视农村环境的变化,进而整改农村环境。

1.2 推进农村与城市的合作联系

农村与城市之间矛盾的解决最终目的在于保持它们之间的协作关系。因此,缓和二者之间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以此为基础能够有效提供改变农村和城市现状的方法。到现在为止,人口迁移都是单方向地从农村到城市。伴随着交通工具、网络技术和信息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必须构建新农村,在一定程度内推进农村与城市的双向迁移。基于此,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快速进步的今天,会在一定程度内改变当下人民的生活,这种新变化能够为农村和城市的合作关系建立带来更好的辅助作用。

2 构建农村生态村的形式

2.1 生态村的主要特征

生态村将高效利用农村区域特征,对城市地区建立过程中的各项科学生活设施统筹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激励城市民众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同时进行农村居住方法的合理探索,合理构建出一套可以保证城市与农村互利双赢的系统。

在生活设施中,生态村将采取降温和升温系统模式,实现地区资源的高效使用。这种模式是可以被动利用的,例如使用绿色植物遮挡太阳和引导天然风通风[2]。与此同时,城市存在严重的污水问题,在一定程度内限制了处理模式运行,当该模式投入到一个小规模的跨村水循环系统时,农村区域便可以有效避免对水资源的污染。除此之外,该种模式还可以就地为农田收集肥料。

在我国的农村区域,建筑四周的种植树林、灌木、非种植田、种植田及浇灌系统等都是特殊的植物生态群。农村区域的生态区可以划分成点式、线式和区域式生态区。当物料的使用运作到每个生态区域时,多样的生态物种得以维持。为了进一步保护这种生态区,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审核并且选择出关键的生态区。

2.2 城郊生态村的特征

城郊生态村模式体系的特征在于高效运用设备确保可以实现城乡交互使用。例如,基于循环系统从新农村收集有机废物和污染物,并将其处理成肥料,处理系统的运用会减少本地政府对废物处理的花费。地下水高效的使用可以作为升温和降温系统的辅助运用的方法。该种辅助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内避免超负荷排污处理系统和地下水位的下降。在该系统内,农民能够通过租用城市的农田获取更多利益,人与人之间能够就培育蔬菜和农作物进行经验交流。

2.3 农业生产区生态村的特征

在该种生态村内,升温和降温系统能够实现很大程度的高效运行。小区域的农村污水处理器结合生产田地,在浇灌土地和饮用水中能够更高效的维护和循环。该种系统的另一个特征是通过构建一个生态系统实现农村环境资源联系。生态系统关键的构成部分是树林,同时路旁种植的植物也可以当作农村的防风林。

3 具体生态村模式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根据上述科研结果推行的生态村项目,应针对每个地方确定尽量详尽的方案,确保对原有的农村环境进行更为有效的更新。日本长生郡是城郊的生态村,曾经是一个传统乡村,经过改造之后逐渐成为具有更大作用的居住地[3]。该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野生动物栖息的湿地和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村庄的合理构建。在此过程中可以高效使用湿地水,通过二次加工污水处理器,能够高效地防止地表水位的下降,更为有效地保护自然的河流水域。增强农业产品市场的比例将会大大增强农村与周围城市居民之间的关联,促进和运用该种系统,能够进一步处理家庭中产生的有机垃圾和乡村内处理水产的淤泥时产生的肥料。

例如,在我国新农村建设时将该系统应用于城市环境和农村地区,能够有效提升本地区的氮循环。该模式对维护生态循环和种植田地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甚至是在旱地种植农作物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有效应用。除此之外,该系统对排除污水里的氮和磷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我国可以参照长生郡平原地势的环境特点,合理运用有限的区域,在合理范围内推广应用种植田与景观交互的模式。

4 结束语

在日本农村发展过程中,有丰富多样的模式正在被日本政府和科技研究院进一步推广,例如在农、渔、林业广泛应用的生态环境改造项目。但是,大多数模型还是处于构想研究阶段,存在很多困难需要克服[4]。生态村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构建运行,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生态优势。而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自我满足的生态模式需要政府在法规、科技和拨款上的鼎力支持。突破当前农村现代化的模式,存留原有农村的特色,依据本文对日本生态村建立的经验和不足进行合理借鉴,建立出更为适合我国情况的生态村模式。

猜你喜欢

生态区生态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品“助读系统”之妙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云南典型烟区烤烟K326生长发育及烟叶内在品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