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萨丕尔—沃夫假说与英汉概念化对比

2018-11-20杜少慧宫丽杰

北方文学 2018年33期
关键词:英汉对比概念化

杜少慧 宫丽杰

摘要:本研究先回顾假说发展历程,得出语言相对论对于“语言与思维”这一议题仍有重要意义;再总结英汉动词,形容词,名词来发现两种语言概念化差异,从而认识该假说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萨丕尔-沃夫假说;概念化;英汉对比

语言与思维和文化的关系是历史性的议题,萨丕尔-沃夫假说的提出是有早期各位学者的研究为启发和前提。本文通过回顾该假说历程,总结前人英汉概念化研究来认识该假说对语言思维以及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萨丕尔-沃夫假说回顾

(一)假说的产生

十九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提出“语言世界观”,认为各种语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体现了各自相异的世界观,且这种媒介形成后会反过来制约人的思维。(李宏德,2013)二十世纪,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系统的观点对假说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认为,语言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符号系统,从事物到概念,即成为语言符号系统的概念化过程由语言系统决定,因此语言决定概念,也可以说语言决定思维。美国语言学之父博厄斯認为语言对经验加以分类,这种分类会影响人的思维活动,萨丕尔赞同老师博厄斯的观点,认为这种分类受社会群体承认,一旦该群体语言范畴确定,便决定其世界观。沃尔夫(1956)通过研究霍皮语为萨丕尔的观点提供了实证依据。(杨朝春,2015)

(二)假说的发展

Brown(1957)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该假说分为“强式”与“弱式”即“语言决定论”与“语言相对论”,即语言影响思维。许多假说的反对者由于“语言决定思维”的极端性否定该假说。张会平(2014)认为“强式论”违背Whorf本意,Whorf认为不同的语言社团因语法不同而有不同的观察行为由此世界观也会不同。1957年,由乔姆斯基所著的《句法结构》问世,普遍主义兴起,假说也被认为没有意义进而衰落。而随着近来认知语言学兴起,人们重新关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新沃尔夫主义”出现,自此语言相对论越来越受到关注与认可。如Talmy(1985)研究“动作事件”,以及Hunt和Agnoli(1991)的一系列验证。

二、语言相对论与概念化

语言影响思维,因此分析语言多样性,来发现人类思维多样性,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语言形成过程中,概念形成过程,即概念化是重要部分,本研究通过总结前人英汉概念化研究以窥英汉思维差异。

三、英汉概念化对比

本研究回顾前人对英汉动词,形容词以及名词概念化差异的探讨比较研究汉英概念化差异。

(一)英汉动词概念化差异

杨琴(2007)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吃”的概念化异同。该研究依据Rosch(1978)典型范畴总结“吃”的典型特征,分别筛选英汉“吃”类动词;如汉语:哺,尝,吃,嘬,服,食等;英语:bolt,consume,devour,eat,feed,have,etc.对比发现,英汉在表达动词“吃”概念时,具有相似性,如:指人吃东西这一常见动作,还包含表达动物的吃的形容词,如:“啄”与“peck”。但两种语言关于“吃”类动词的差别也很明显。英语的“吃”类动词词义丰富,语义中包含吃的方式和数量,比如“devour”,“pick”。汉语的“吃”类动词不包含这么多细节,若要表达方式和数量,只能通过添加状语等句法成分,如大口“吃”。在句法特征方面,英汉的基本范畴成员“eat”和“吃”有相同之处,后面都可以接“固体”,可食用,液体等。但宾语成分超出食物范畴时,汉语比英语容许更多的语义多样性。如:“吃食堂”,“吃亏”。出现该差异的部分原因是汉语更注重意合,英语注重形合,以及文化差异等。(杨琴,2007)

(二)英汉形容词概念化差异

石毓智,白解红(2006)认为英汉两种语言中形容词语法行为差异主要是由于两种语言概念化的差异。首先,英语形容词不能直接做谓语,而汉语则相反。例如:The balloon is big.这个气球很大。

*The balloon big.*这个气球是很大。

该研究认为这是由两种语言概念化方式不同导致。英语形容词本身不包含时间过程,因此需要借助动词来传达时间信息,而汉语自身包含时间过程,不需要动词。其次,做定语时,英语形容词可以直接作定语,而汉语不同,只表属性直接做定语;含程度义的形容词必须用“的”连接,如:“很严重的外伤”,“浓密的头发”等。这一差异还是由于汉英形容词概念化的差异导致。汉语暗含时间过程的形容词包含时间概念,需要加“的”来消除时间性。吴静,石毓智(2005)发现英汉两种语言有无标记的表现形式和遵循规律相同,但有部分词语的无标记用法有差异,通过研究这种差异,可以推出英汉对某些属性的概念化差异。英汉语言形容词是有高度对应规律的。量大,程度高为无标记,如:how tall,how deep等对应多高,多深,而量小,程度低则为有标记。如:how short,how shallow等对应中文多矮,多浅。但部分形容词,如表质量,距离形容词用法有差别。这是由于英汉某些形容词概念范围差异导致。汉语中“重”和“轻”相对,但英语中“heavy”和“light”是一个“极端量”对应“一般量”,两个词不对应。再如汉语的“远”和“近”相对,“far”和“near”不相对,“far”是极端量。(吴静、石毓智,2005)

(三)英汉名词概念化差异

蒋绍禺(2014)提到,每一个语言的概念化不完全相同,可能体现为:1)有的概念只有某些民族才有,如英语中打击概念:

birch(用桦树条打)

conk(打头)

spank(用手掌打屁股)

对于说汉语的人,说到打,更习惯地想到的不太可能“用桦树打”。其次,2)不同语言概念系统的层级结构不完全一样。例如:书写工具这类词,汉语的书写工具概念分为两层:上位是“笔”,下位是“毛笔,铅笔,钢笔”等。而英语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缺顶,即英语中没有词与“笔”对应,中间一层是“writing brush,pen,chalk”等,最下一层pen 又分为fountain pen,quill等。(蒋绍禺,2014)这都反映了不同语言有相异的概念层级结构,这是概念化差异另外一个很明显的体现。

四、结语

本研究回顾萨丕尔-沃夫假说的演进来说明该假说是有其合理成分,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论断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该假说,即语言影响思维,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来发现英汉思维的多样性,在当今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有重要现实意义。研习其他民族的语言发现思维相异之处,互为补充,突破自身语言给思维带来的限制。

参考文献:

[1]蒋绍禺.词义和概念化、词化[J].语言学论丛,2014 (6)249-279,367.

[2]李宏德.从“二元论”看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3,73-79.

[3]杨朝春.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述评[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 (10).

[4]石毓智,白解红.汉英形容词概念化的差别及其句法后果[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 (6).

[5]吴静,石毓智.英漢形容词概念化的差别对其有无标记用法的影响[J].2005 (4).

[6]杨琴.英汉“吃”类动词的对比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6).

[7]张会平,刘永兵.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之关系论:对语言相对论的重新审视[J].语言学研究,2014 (2)92-103.

[8]Brown,R.1957.Linguistic Determinism and Parts of Speech.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 (1):1-5.

[9]Hunt,E.&Agnoli;,F.1991.The Whorfian Hypothesis:A cogn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Psychological Review 98:377-389.

[10]Talmy,L.1985.Lexicalization patterns: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In T.Shopen(ed.),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3.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36-149.

[11]Whorf,Benjamin L.1956.Language,Thought,and Reality: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M].Massachusetts:MIT Press.

猜你喜欢

英汉对比概念化
语言、意义与概念化
汉韩空间关系表达式差别的概念化原因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英汉名词动用分类方法探究
行政法的概念化——法律保护还是规制进路
试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
语言概念化和时间图景的历史性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