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防走班制走丢了教育

2018-11-20李娜

中国德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集体生活走班制育人

班级是我国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影响学生学校生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近年来,受新课程改革以及中高考改革等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探索走班制改革。所谓“走班制”,就是学科和教室固定,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原来每个班级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学习相同内容的现象逐渐被改变,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每一学科的学习当中,总有相应的时间脱离原班级,与其他学生组成另一个班级。

在当下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走班制改革似乎颇受欢迎,然而,它在带来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有的学校在施行走班制后走出了好成绩,却也走丢了教育,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的学校不仅没走出好成绩,还走丢了教育,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在热闹的改革背后,我们要防止走班制走丢了教育。

走班制走丢了教育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首先,走班制走丟了对“差生”的教育,产生“好生更好,差生更差”的马太效应。一位初二年级组长曾对笔者说:“将原本属于同一位学科教师负责的两个班的学生名单打乱,使得原来班主任可以协助的管理任务变成学科教师一个人的任务。在走班上课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个别学生对自己放松要求的情况。比如在原班级中,有的学生作业上交情况稳定良好,而分班后因为不是直接面对班主任的管理,可能作业完成得不尽如人意,甚至不交作业。此外,在分层学习的课堂上,有些缺点相似的学生在纪律方面会互相影响,干扰课堂秩序。总而言之,分层教学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给原本正常的教育教学增加了一些不稳定因素。”这位年级组长的感受并非特例。不少学校管理者都提到施行走班制后出现了一个怪象,那就是“好生更好,差生更差”。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是因为当学生还没有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约束能力时,个别习惯差的学生就会借走班之机放松自己,因此层次较低的教学班在纪律、学风态度上都存在问题;而层次较高的教学班的学生往往比较自律,能够“见贤思齐”。二是一些实行分层走班的学校依据学生成绩分班。学生尚处于未成年阶段,有些学生很可能会将成绩差的事实泛化为对自我的全面否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如果学校没有大量的改革前的准备工作和与改革相适应的配套工作,就很容易在走班制中走丢了对层次较低的学生的教育。

其次,走班制走丢了集体主义教育,走班制下的学生“虽有集体活动但难有集体生活”。有些极力赞成走班制改革的学者认为,西方很多国家在中学,甚至小学实行的都是走班制,当经历了走班制改革阵痛期后,结果一定利大于弊。这种观点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学校教育的不同诉求。西方很多国家强调个人的能动性,很少在价值体系中强调集体主义教育。而集体主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集体主义的形成必须要有稳定的、有意义的集体生活作为基础。走班制改革后集体活动仍然可以延续,但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却不再是“在集体中”。一位副校长说:“我们的学生一天中至少有六节课不在本班教室学习,也不一定是跟本班同学在同个课堂。”这样的情况在北京市许多执行走班制的学校中非常常见。走班制给学生带来了一个开放性的人际交流平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有意义的、稳定的集体生活的缺失。集体生活不同于集体活动,因为人人都可以参与集体活动,但集体活动不一定能带来集体生活。只有学生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中通过有计划、有组织、连续的集体活动,不断进行稳定、持久、深入的人际互动,才能够形成真正的有意义的集体生活,才能够在集体生活中建构自己,产生归属感。而走班制下,学生依然可以有集体活动,但这与集体生活相去甚远。

最后,走班制走丢了学校、班级的整体育人功能。学校是育人的场所,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重要、最基本的单位,但班级的功能不仅是“育智”,还在于“育人”,并且是“整体育人”。“整体育人”是班级的核心功能,在现实中其外延功能表现为:第一,教学功能,班级是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教学是最常见的教学组织方式。第二,德育功能,班级是德育的主阵地。第三,管理功能,班级是学校管理的最基层单位。第四,交往功能,班级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最重要空间。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范式下,四类功能是均衡的,而且共同服务于“整体育人”的核心功能。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他主张班级教学必须是教育性教学的情形,而不能是非教育性教学的情形。而走班制改革无限放大了班级的教学功能这一单方面功能,其他班级功能或者被压缩或者被删减,教学功能也不再以“整体育人”为指导。如果对突然被压缩、被删减的其他三项功能不予以重视,不进行配套变革,必然出现德育弱化、管理混乱等一系列教育问题。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他主张班级教学必须是教育性教学的情形,而不能是非教育性教学的情形。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了班级的整体育人功能,这是进行走班制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变革是一个过程(process),而不是一个事件(event)。”加拿大学者富兰的这一经典论断应当成为我们谈论变革问题时的起点和共识,愿我们对走班制这一事件能三思而行。

【李娜,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李 诗

猜你喜欢

集体生活走班制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契约精神在人才培养群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部门集体氛围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