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前拖延研究综述

2018-11-19费维宝

现代交际 2018年20期
关键词:自我控制睡眠不足

费维宝

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针对睡前拖延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保健养生的视角讨论睡前拖延这种现象,分析导致睡前拖延的原因,指出睡前拖延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国外学者主要对睡前拖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睡前拖延与自我控制负相关,与一般拖延正相关,与睡眠不足和日间疲倦正相关。睡前拖延可预测睡眠不足和日间疲倦。

关键词:睡前拖延 自我控制 睡眠不足 日间疲倦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247-02

睡前拖延是指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个体习惯性地推迟其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1]睡前拖延(bedtime procrastination)是国外学者提出的概念,国内学者通常采用晚睡或晚睡强迫症这一概念。张子青和稽刊认为晚睡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他们列举了若干晚睡强迫症的案例,指出不规律及过晚的睡眠会让身体遭受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长期晚睡的后果是健忘、易怒、焦虑等精神症状,导致反应能力下降,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容易出差错。在指出晚睡强迫症的危害之后,文章建议要尽量让身体和精神都放松下来,在放松的状态下早睡,生活要有规律,睡前不要饮用浓茶和咖啡,最好能洗个热水澡,喝杯牛奶,听轻松的音乐,在轻松的状态下入睡,逐渐养成早睡的良好习惯。[2]

陆雅坤归纳了养成晚睡习惯的原因:一是人的内心世界需要与社会的海量信息同步;二是白天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人们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满足个人爱好;三是工作和学习需要;四是内心空虚寂寞,缺乏明确的目标。陆雅坤还指出了晚睡的危害:晚睡会导致睡眠不足,第二天情绪不佳;晚睡会对眼睛、皮肤和内脏造成损害。文章最后提出了改善“晚睡强迫症”的建议:首先要认清晚睡的危害;进行“早睡是对自己身心的尊重和关爱”的积极心理暗示;晚餐既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要吃得过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3]陈金伟提出了“强迫性晚睡”的行为疗法,建议采用系统脱敏法、冲击法、标记奖励法、放松法来应对强迫性晚睡。[4]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李博撰文指出,网购、刷微博、发微信、发布状态、发表评论、浏览新闻……面对形影不离且能时刻上网的智能手机,人们会随时随地沉浸其中。[5]事实上,像智能手机这样的电子设备对睡眠的影响很大。由于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散发出来的LED荧光会激发交感神經的活跃程度,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因此,睡前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群体,其睡眠质量普遍比不使用智能手机这类电子产品的群体差,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得了“睡前拖延症”,找各种理由磨蹭到很晚才睡的人为数众多。这些人到了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往往感到十分困倦,此时此刻他们往往会发誓说今晚一定要早点睡,可一到了晚上,他们又刹不住车了,依然摆脱不了睡前拖延的魔咒,形成恶性循环。

宋永坤针对睡前拖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包括尽量在工作单位完成当天的工作,睡前做好明天的工作计划,用静心法排除焦虑,做一些有助睡眠的准备活动,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用手机App监督自己按时睡觉等。[6]

截至目前,文献检索发现,只有荷兰Utrecht大学的临床与健康心理学系的Kroese等人对睡前拖延现象进行过心理学实证研究。[1,7]其研究采用的问卷包括自我调节量表、一般拖延量表、睡眠量表和该研究小组自编的睡前拖延量表。其研究结果表明,睡前拖延在荷兰成年人中是一种普遍现象,睡前拖延与自我调节负相关,与一般拖延正相关,睡前拖延显著预测睡眠不足和日间疲倦;自我调节与睡眠不足负相关,睡前拖延在自我调节和睡眠不足之间起中介作用。该研究小组认为,睡前拖延的确是一种拖延行为,但睡前拖延与一般拖延也有一定区别,即一般拖延所推迟和回避的事情往往是令人厌恶的事情,而睡前拖延所推迟的“睡眠”却不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另一方面,睡前拖延者并不想晚睡,而是一时无法停下正在进行的活动。

导致大学生睡前拖延的主要事件有玩手机、打扑克牌、宿舍卧谈、想心事等,但首要事件当属睡前玩手机,如通过手机看微信、刷微博、QQ聊天、玩游戏、看影视剧、淘宝购物等。[6]Kroese研究小组认为,人们之所以一再推迟睡觉的时间,主要原因在于放不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往往具有较大的诱惑力,让人们欲罢不能。要抵御这些诱惑往往需要自我控制力,而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在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恰恰处于最低水平,因而,归根结底,自我控制力是影响睡前拖延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1]

纵观国内外关于睡前拖延的研究,可以发现,尽管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发表文章论述了睡前拖延这一现象,但基本上都是以“晚睡”或“晚睡强迫症”为主题,从养生和保健的角度分析造成晚睡的原因,指出晚睡的危害,提出克服强迫性晚睡的一些建议,尚末发现有国内学者发表关于睡前拖延的心理学实证研究类论文。而国外关于睡前拖延的文章也为数不多,截至目前,也只检索到Kroese等人对睡前拖延现象做过心理学实证研究,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睡前拖延的心理学实证研究论文。[1,7]

总之,截至目前,针对睡前拖延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和深入,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睡前拖延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在国内依然还是空白,有待填补。笔者认为可以探讨大学生睡前拖延与自我控制和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揭示大学生群体睡前拖延的心理机制和消极影响,为今后的大学生睡前拖延的干预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Kroese,F.,De_ridder D.,Evers C.,&Adriaanse; M.Bedtime Procrastination: Introducing a New Area of Procrastination[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4(5): 611.

[2]张子青,稽刊.晚睡强迫症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别让晚睡成为一种病[N].江苏科技日报,2012-04-26(1).

[3]陆雅坤.你有晚睡强迫症吗[J].健康博览,2012(8):52-53.

[4]陈金伟.强迫性晚睡,行为疗法解困扰[J].家庭医学,2012(9):42-43.

[5]李博.中国人,你睡得好吗[N].中国经济导报,2013-4-6(3).

[6]宋永坤.晚睡拖延症,应对有良策[J].家庭科技,2014(8):42.

[7]Kroese,F.,De_ridder D.,Evers C.,& Adriaanse M. Bedtime procrastination:A Self-regulation Perspective on Sleep Insufficiency[J].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14b,21(5):853-862.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自我控制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发怒
睡眠不足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可信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迟到
睡眠不足会损伤大脑
促进睡眠的十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