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文练笔的分类及应用

2018-11-16彭红英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续写组合练笔

摘 要: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是一大难点,而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为主,一个单元只有一次作文训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每单元每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针对所学课文适时进行作文小练笔,能有效地打通阅读与习作壁垒,通过激发兴趣,降低难度,化整为零,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将书面表达能力训练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情趣相融的氛围下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练笔;仿写;补充;续写;组合;拓展;扩写

作者简介:彭红英,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道土庙小学教师。(湖北 武汉 430303)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7-0071-02

一直以来,只要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老师也觉得作文难教。的确,现行的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主,一个单元只有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容易产生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脱离,形成讲课是讲课,写文是写文的孤立情况。那么,在每单元每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针对所学课文适当进行作文小练笔,不仅能及时地训练学生的书面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对学生习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也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根据不同的文本,设计形式多样的随文练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仿写式练笔

所谓仿写,就是依据所学的文章内容,依据其中某一句,某一段,甚至整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儿童具有模仿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借助课文这个“例子”,让学生进行仿写式练笔,就如书法中的临摹一样,是学生写作良好的开端。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写作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提高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依样画葫芦中,能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例如,《少年》是我国著名诗人藏克家所写的一首儿童诗,整首诗对少年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写出了少年朝气蓬勃、志向远大、奋勇向前、锐气十足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走进诗歌、体会诗情、感受诗意,在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读写训练,让他们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写一写。在练习时,学生写出了不少好诗。

又如,在教学《松坊溪的冬天》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思考: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在写?写了松坊溪冬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教师设计《家乡的冬天》一题让学生仿写练笔。按照“景物”+“特点”这一模式仿写,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学生,甚至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好句子。如“像芦花一般的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种子般的雪,纷纷落下来。”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片断练笔,写出了不少的佳作。这种小练笔训练,符合小学生的写作规律,已成为读写结合的形式之一。教师通过分析、比较、运用,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互相转化。学生思维活跃,扎实训练,由说到写,由仿到创,知识与技能的转换也就落到了实处。

二、补充式练笔

补白,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操作技巧,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进行适时补白,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木兰从军》描写的是古代奇女子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孝顺父母、爱国爱家,英勇无畏立下赫赫战功的女英雄形象。文中写道:“她渡黄河,过燕山,千里迢迢来到了前线。”而在实际生活中,她来到前线远远不止经过这些地方。因此,教师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木兰在行军途中还会经过哪里?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她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樣克服的?让他们及时将所思所想写下来,由于“点”选得好,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放飞,写出了不少精彩之作。这种小练笔,不仅能激活学生生活体验,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还能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表达。

三、续写式练笔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由于表达的需要,会有意无意地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与回味。教师应拥有一双慧眼,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续写训练,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小溪流的歌》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美文。课文描写了小溪流不分昼夜地向前奔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阻力,永远那样快乐的向前冲,后来又有些别的小溪流同他汇合在一起成了一条小河,课文中写到小河长大后就戛然而止,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因此,在学完课文后教师问学生:小河“长大”后还会有哪些经历?他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他还会遇到谁?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学生们积极思考,发言非常踊跃,在口头表达到一定的火候时,教师又顺势启发:你们说得这么好,能不能把它写下来呢?因为有了说的引领,学生们写得轻松,写得精彩。由此看来,续写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它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最愉快的一部分,从而使学生见材料就写,有情便抒,自由为文。

四、组合式练笔

组合式练笔,简单来说就是把课后单纯的独词造句改为几个词语连起来写一段话的练习。例如,出示“害怕”“电闪雷鸣”“激动”3个词语写话。学生写道:“今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我害怕极了。妈妈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回家?我只好蜷缩在墙角。这时我听见敲门声,还听见妈妈喊我的声音,啊!妈妈回来了,我激动得跳起来,连忙去开门。”其实这也是造句,只不过提高到连句成段的层次上来了。这种训练,对于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把句子写生动、写完整,要注意语句是否规范,还要进行恰当的想象。这种思维的训练,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习作的快乐。

五、拓展式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拓展式练笔,既可以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灵感。例如,《巨人的花园》一文中有这么一段:“那是一个可爱的大花园。花园里长满了嫩嫩的青草,开满了美丽的花朵。十二棵桃树,春天开淡红色、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大大的果子。小鸟在枝头唱悦耳动听的歌。”这段话以“可爱的大花园”为中心展开描述,于是教师让学生以“春天是个鸟语花香的季节”为总起句,让学生即时练笔。一学生写道:“春天是个鸟语花香的季节。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冒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杨柳飘动着长长的头发,那红得似火,白得似雪,粉得似霞的花儿竞相开放。一群群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流连忘返。”虽然这些只是寥寥数语的小练笔,但可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六、扩写式练笔

古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语言精练,但意境深远。《村居》是清代著名诗人高鼎所写,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学习了这首诗后,学生们兴致勃勃,余兴未尽,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他们将这首诗改编成一则小故事写下来,可适当加进一些自己的想象。学生通过扩写故事,再次感受到了诗歌描写的意境,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以上练笔方式来看,课堂上的快速练笔,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容易体验成功,从而提高习作的自信心。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探索出更多的随机自由的练笔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的练笔,都应以理解课文为基础,脱离原文空洞的训练是难以引发学生想象的激情和抒写的欲望的。

笔者相信,通过小练笔,把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语言形式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内训练与课外拓展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理解与运用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续写组合练笔
巧借文本 有效练笔
现阶段市场营销组合及影响因素研究
球类材料的合理利用与组合
读写“三结合”,彰显练笔精彩
续写,点亮课堂
基于兴趣培养的续写和改写方法探研
插上“双翼”放飞理想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形式的有效手段
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