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转土地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机械化

2018-11-16/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11期
关键词:温江区农机具开沟

■ 文 / 刘 春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天府”,是成都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除了传统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外,还有花卉、大蒜等特产。位于温江区金马镇东南部的开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推行机械化,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围绕温江区农业主导产业,不断提高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使合作社自身得到发展,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为引进新机具打下制度基础

开志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目前成员已经发展到110户,流转土地4000多亩,实现了集育秧、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等于一体的全程机械化。同时,合作社还可以为当地主导产业,如花木产业等提供机械化服务。

说到成立合作社的原因,合作社负责人认为,就是当地的农机大户顺势而为。

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数十年,但农业生产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农机了。大约在10年前,金马镇存在着分散作业、种植规模小、作业成本高、机械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问题。于是在2010年,当地农机大户鲜开志联合其他几位农户成立了温江区开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兴旺的花卉产业为开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发展机遇

合作社成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装备落后、自身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适应农民对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作社集中力量整合现有的农机资源,并通过共同出资等方式购进先进的农机具。针对不同的合作方式,合作社制定了不同的管理制度。对于带机入股的成员,实行“一独立、六统一”的运行机制。“一独立”,即实行单机核算,由机具所有人自负盈亏、多劳多得;“六统一”即统一业务联系、统一作业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配件供应、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签订作业服务合同。对于由成员共同出资购买的机具,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作业和统一核算,收益按投资比例分配。

之所以制定如此详尽的管理制度,就是为合作社进一步引进、试验和推广先进农机具打下制度基础。

从合作社筹备开始,负责人员和成员就基本形成了共识,即先进农机具的使用,可以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在发展中不断引进、试验和推广先进农机具。

合作社成立后不久,就率先在成都市范围内试验推广了油菜联合收割机,久保田、洋马等品牌新机具。

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引进新机具

在引进农机具时,合作社始终遵循的原则是围绕温江区农业主导产业,切实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作贡献。2014年,合作社立足当地花木产业发展状况,引进了航空植保飞机,切实解决了当地花木产业面临的“面大难防”和 “树高难防”的实际困难;同时,合作社引进和推广了花木起挖机、花木装载机,满足大型花木的起挖和装卸需求。

虽然合作社吸引了一批技术骨干,但在引进新机具的时候也不是都一帆风顺。有一次,合作社引进了3台开沟机,但在生产作业中与当地实际不适应,出现了机械闲置问题。合作社的技术骨干们经过多次改进和试验,使开沟机的开沟宽度和深度正好适合花木田地开沟的实际需要,改造升级后的开沟机从闲置状态进入了正常应用。不仅解决了温江花农开沟难题,周边区县的花农闻讯也纷纷到合作社要求提供服务。仅开沟机一项,合作社年作业量就达4000亩以上。

随着诸多先进大型农机具的购入,合作社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但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短缺、收入较低等问题。虽然缺乏资金,但合作社在2015年还是花20万元引进了先进的农用打药机,1个人1天就能完成200亩地的打药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在合作社负责人的眼中,在发展中遇到问题是必然的,但引进新机具并进行及时的升级改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即使面临资金短缺或其他问题,合作社依然坚持引进新机具并在当地进行推广。

流转土地探索“机农合一”新模式

近年来,农机合作社逐渐成为流转农村土地的主要力量。通过土地流转,农机合作社将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诸多成功经验的启发下,加上前期的摸索尝试,合作社意识到不能再局限于“单一”的农机服务,拥有自己的粮油基地,走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生产的路子逐渐在成员中形成了共识。

合作社开始尝试流转土地,而且首次流转就引入了“机农合一”的循环经济模式。所谓“机”,即农业机械化;“农”,就是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012年底,合作社在崇州市规模连片流转了700余亩土地,在土地上配套修建禽畜养殖用房,引进沼渣沼液抽排机7台,尝试走集农机服务、粮油种植和禽畜养殖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和尝试,“机农合一”循环经济模式基本获得了成功,实现了粮油生产管理和畜禽生物肥循环利用的机械化,在标准化作业和集约化经营的路子上迈出了稳健的一步。这一年,合作社收获水稻250余吨,销售收入70余万元;出栏生猪200头,销售收入40余万元。尝到甜头的合作社继续于2013年在崇州市流转土地达1600余亩,2014年在温江区流转300余亩。目前合作社种植基地面积已达4000多亩。

通过土地流转和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合作社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但如果单纯依靠传统销售模式,无法让成员生产的农产品全部销售出去。这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引进电子商务,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农业”成为合作社拓展销售渠道的一个方向。于是,合作社参与其中,加大对电子商务开发和运营的投资,推动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并且积极与知名电商网站寻求合作,形成线上和线下两个流通渠道。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合作社销售的一个重要渠道。

合作社负责人认为,下一步,除了继续引进新的农业机械外,还将继续加大电子商务的发展力度,因为以互联网为基础打造现代农业,可以让生产者直接面对消费者,缩减了大部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同时,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合作社,也可以让合作社更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称得上是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温江区农机具开沟
温江区:联企清风为企业减压力增活力
秋施基肥单、双边开沟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对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有限元分析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大黑狗
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设计和仿真
爱,使这里的孩子不再孤独:记成都市温江区十佳爱心“五老”田光华
我国首台稻田开沟机研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