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2018-11-14曾昆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

摘 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本文研究的是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主要立足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能力的概念,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探索职业生涯规划如何才能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高职院校;综合素质

一、 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能力的内涵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最早由弗兰克·帕森提出,不过他所提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以职业指导的形态出现的,即通过更为专业、经验更丰富的人的指导,个人在就业时能够做出更合理、利益最大化的就业选择。在其发展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逐渐发生改变,现今,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逐渐由他人协助转变为自我规划,时间长度也大大增强,不仅仅如早期般停留在就业时,而是向前跨越到学生进入大学(甚至更早),向后跨越到就业后的职业发展规划,基本涵盖个人一生的工作时间。

(二) 就业能力的概念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最早由贝弗里奇提出,指个人获得就业机会、获取就业岗位和保持就业岗位的能力。也就是说,就业能力不但要求个人具备和同行者竞争而获得职位的能力,还应拥有获得职位之后不断促进自我发展以适应工作和社会变化的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能力,而不是停留在简历上的静态的文字表述。

(三) 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构成

一是指个人成长所必备的核心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决策能力、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要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思想,适应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和工作环境,能够在面临多重选择时做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具备和他人合作和在团队发挥应有作用的能力,拥有接受外部打击和一定的抗压能力等等。以上几种能力既是个人成长发展的核心能力(就业能力构成的核心部分),也是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部分,是任何一项正当、合法的职业都要求具备的,只是越高端的职位,对这几项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二是职业通用能力:写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现代化办公能力、社交礼仪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之所以称之为通用能力,意味着这几项能力在任何一项现代化的职业中都适用。例如写作能力不光要求从事文字工作的职工具备,政府官员参加会议、对外讲话需要写作演讲稿;英文翻译需要具备相当扎实的口语能力,导游、外交官、教师等职业也需要一定的英语口语能力;公司白领需要掌握必备的现代化办公能力,教师、村官等职业也需要具备能熟练操作电脑、使用office的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社交礼仪能力更不用说,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类职业,只要涉及和他人交流沟通(包括线上和线下),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表达沟通能力和社交礼仪能力。

三是专业岗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这两项能力,能够为高职学生在就业岗位竞争过程中加分不少。和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高职院校非常注重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由于在知识储备、学历背景等方面略逊于普通高校学生,所以较早就被普及未来可能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当前社会就业的发展形势,较早地参与到一些社会职业岗位中进行实习,锻炼了较强的专业岗位能力。高职学生这种立足于实践的精神更有利于培养他们不为专业知识和权威所束缚的创新能力。

二、 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一) 实现计划与发展的统一,为未来就业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

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可以为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明确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又可以不断督促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战略,促使自己尽可能高效、高质量地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中每一阶段的目标,最终达到职业生涯规划总目标。

并且,职业生涯规划还是高职学生积极向上、不断发展自我的推动力,对职业生涯规划书上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能够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自我认同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缓部分高职学生的就业焦虑。

(二) 提升自我认知,发展个人潜能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高职学生较早地认知自我,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自己想从事什么职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该职业对自己而言存在什么机会和威胁,为了获得该职业自己应该在大学四年中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知,有利于高职学生增强自我认知,扬长避短,不断地发展自我的潜能。

三、 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 职业生涯规划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

作为一项长期性、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宜早不宜晚,应该在新生入学开始,就对新生做好教育普及工作。如此既有利于新生调整心态,更快地适应大学环境,对目前的就业环境有所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新生站在起点对自己大学四年进行规划,避免虚度时光和产生自我放纵的不良心态。

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从三点做起:其一,面对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选修课程,让新生在课堂中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其次,邀请大四学生、毕业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讲座,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向新生普及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增强新生学习的紧迫感;其三,举办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比赛,例如职业生涯规划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书制作比赛等等。

(二) 将就业能力的培养植入人才培养中

制作完职业生涯规划之后,怎样达成职业规划中的一个个小目标,仍然是不少高职学生面临的难题。部分的目标可以通过参加学生社团和学生工作、社会兼职来实现,但是一些就业能力却需要更加专业、系统、集中的课程来进行培养。

为了促进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实践,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将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开设相关的选修或必修课程。例如《英语演讲课程》以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应用写作课程》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以及《社交礼仪课程》《三国中的管理和决策艺术》等等。

四、 结语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它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它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推动力。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院校需要给予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康舒.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6.

[2]庄娟瑜.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D].华侨大学,2016.

[3]李柳.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研究[N].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8):14-15.

[4]宁波.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曾昆,江西省南昌市,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