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生物学中渗透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2018-11-14郭小红卢飞龙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教育发展初中生物心理健康

郭小红 卢飞龙

摘 要:青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心理与生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针对这一特殊时期,开展相应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对其人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物;青春期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中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生物学科在渗透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初中生物老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生物这门学科来进一步向学生渗透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初中生物课会涉及一些有关青春期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当对这类课程多宣传,更多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青春期教育不仅仅能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更会帮助学生平稳地度过青春期。

初中阶段的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并不多,初中时期的孩子一般好奇心较重,这段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心理还是在生理方面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就很容易令学生们产生一种紧张心理。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男生出现喉结、变声等,女生会出现性器官发育明显、初来月经等情况,这些青春期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有些学生不知道这是青春期本应有的变化,甚至还会出现恐惧和害羞的情况,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借助课程来更好地为学生讲述青春期的本应该发生的一些情况,通过生物这门学科来进一步的向学生渗透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一、 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性变化也有着很大好奇心,很多时候还没有学到青春期这科课,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去翻阅查看,这也不足为奇,在生物课上,教师不仅仅要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还应当起到一个心理教师的作用。在为学生讲解课程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不耐其烦地为学生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学生会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时候教师不要因为害羞或者是不好张口而排斥回答学生的问题。初中生物教学适当的渗透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不仅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青春期的知識,避免初中生出现嘲笑、不好意思、羞涩等行为,正确的教育能够让学生们科学的认识青春期身体所发生的变化。

二、 生物教学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一) 由课程引出青春期特征

具有效数据调查结果显示,95%的初中生在学习《人的生殖发育》这课的时候都出现了不好意思、哄堂大笑、逃避等情况,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比较正常,因为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对于男女之间的很多身体变化并不懂,认为这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比较可笑。这时候生物教师就应该借助课程来进一步地引出青春期的特征,让学生运用正确的心理去对待和认知问题。男生与女生在青春期的时候所发生的身体变化是不同的,男生会出现遗精,而女生会出现月经,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性器官的发育最为明显,教师可以通过教材来引出这段时期学生们身体上所发生的变化,当然在讲解这段内容的时候,难免会令学生感到尴尬,为了缓解课堂氛围,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课外话题。例如讲到我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人群,这就是古代皇宫当中的太监,因为太监既不像女性,又不具备男性的特征。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很好地缓解课堂中的尴尬,然后教师还可以延伸一些课外的内容,让学生们学习更多知识,可以讲解男生与女生之间所发生的变化都是因为睾丸和卵巢所分泌的雄性与雌性激素导致的,所以才会在青春期的时候令男生与女生之间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由课程引出青春期特征这种教学形式较为常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好的效果,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 走进学生心理,渗透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充当学生的“朋友”,在课上教给学生知识,在课下应当深入的了解学生,懂得学生需要怎样的帮助,这样才会更好地促进初中生物教学发展,为青春期的学生们起到一定的帮助。促进学生心理,渗透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接触外界事物不多,遇到问题的时候通常会选择自行处理,并不喜欢寻求教师和家长的帮助,这种封闭的思想并不利于学生成长。所以教师应当尝试着走进学生的心理,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朋友,而不是管束自己的家长。初中生物教师不仅仅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更多的是要从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以一个正确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因为很多青春期的孩子脾气比较奇怪,遇到问题喜欢钻牛角尖,这与学生自身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上生物课的时候,生物教师一定要多运用一些时间去开导学生,让学生正确的认识青春期,不要害怕或者是羞于表现自己,只有教师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理,才会让初中生物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青春期心理健康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现代化初中生物教学中,凡是涉及青春期方面的知识,都会是学生闲暇时讨论的话题,学生们对于青春期好奇但是却害羞。显而易见,学生们的这种心理正是这一年龄段常见的问题,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懂得灵活变动,不要让青春期这种课变成一节性教育课,而应当让学生们在课上感觉放松,教师巧妙地运用创新式的教学形式来更好地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以此来实现生物教学中渗透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圆月.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2013(9):123-128.

[2]刘燕京.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的调查[J].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4):109-111.

作者简介:郭小红,卢飞龙,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发展初中生物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