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体育公开课生成探究

2018-11-14汪翔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公开课青年教师核心素养

摘 要:在高度提倡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今天,体育公开课作为地区示范借鉴范例作用以及体现青年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窗口,生成公开课的过程中也应该突出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经验总结等方法,对公开课的设计阶段、磨课阶段和实施阶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谈一堂公开课的生成不仅仅要考虑最终表演的效果,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关键词:青年教师;核心素养;公开课

一、 研究目的

很多青年教师为了展示“完美”的公开课,会进行“精心准备”,然而准备过程免不了对学生进行反复操练,以求达到理想效果,这个过程已经违背教育教学本质,如何才能既获得良好的公开课效果,又在准备过程中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通过论文检索,查阅关键字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体育公开课”的文献,学习了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和九个层面,包括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三个维度,进而又细化为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

(二) 经验总结法

通过自身近两年参加各级优质课大赛经历以及多次开展市、区示范课的经验,结合课堂上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反思,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角度出发,总结出开展公开课过程中,就算追求效果仍然应该以学生为主,不以学生为道具,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才会有生动有活力的体育课堂,这样的公开课才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三、 結果与分析

(一) 设计阶段

选择好课题和课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进行教学设计。一堂公开课的生成,必然是先从学生的学情和实际需求出发,再凝聚个人、同伴、专家的三方合力,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教研氛围进行研讨设计。如果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设计,那么团队的帮助就显得苍白无力,设计出来的东西再美丽也只是一具空壳,没有灵魂。

1. 热身环节要吸睛

一堂好的公开课,在开始部分就要能深深吸引听课者,让人眼前一亮,精神振奋,同时也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紧扣主题,渗透本课重难点。

在思明区2016年的一堂“足球脚内侧踢球”展示课上,教师抛弃固有的慢跑加做操的热身环节,妙趣横生地设计了原地的运动模仿操,巧妙设置情境,带领学生“骑自行车”,“游泳”,“投篮”,“射门”等运动嘉年华,学生主动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最后通过“踢毽子”,来引导学生脚内侧踢球正确的部位,为后续打下基础。这样设计的好处一方面在模拟中对上下肢活动做了充分的热身,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玩”来缓解公开课压抑紧张的氛围,同时执教者的教态风格,也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热身设计,既达到了公开课展示的目的,也符合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中关于体育情感和品格的养成。

2. 学习提高有亮点

如果说开始部分是一堂公开课的基石,那么学习提高部分便是一堂公开课的灵魂。在设计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对象和条件的具体情况,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综合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力求达到能有效解决本课重难点,又能充分展示教师个人风采。

如2016年我校一位教师参加课题为《快速跑》的教师创新大赛,在一开始进行集体备课时,在使用什么游戏手段,借助什么器材解决教材重点时遇到了问题。我们想到了“快速追拍”,想到了“各种方式起跑”,想到了“贴报纸跑”。可是总达不到“创新”的要求,有的手段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掌握技能的作用,大家为此烦恼不已。

经过对本课重点“快速启动”进行思考分析后,成功利用轻便的彩色分队背心,完成本课的教学设计。本课的设计是:

1. 开始部分:利用分队背心做“抓尾巴”游戏,激发学生运动参与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灵敏素质。2. 基本部分:三人一组,1号发令,2号高举背心听发令放开背心令其自由下落,3号听令快速启动抓取背心。3. 提高部分:一人发令,一人听令高抛背心,另一人听令快速启动,在背心落地之前快速通过。4. 游戏部分:利用四色背心将全班分为四组,以背心作为“武器”进行“攻占领地”的快速跑接力游戏。将本课的技能学习做完善和升华,也将学生的热情燃到最高点。5. 结束部分:利用背心做各种方式的肌肉牵拉,养成健康运动的习惯。

这样设计一方面学生能在小组练习中学会合作,相互观摩并相互学习指导,利用分队背心下落与否的评价方式,学生能清楚知道自己是否达到练习目的,能够直观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另一方面器材的选择轻便,安全,能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快速起动的能力。如此一来,一件轻便简单的背心,被教师使用得淋漓尽致,让同学们在小组游戏,大组比赛中,充分发展快速跑的能力,也达到了关注体育核心素养中关于运动能力与习惯的要求。

3. 结束放松好收尾

一堂课的结束部分,是一场狂欢的谢幕,好的结尾能让听课者流连忘返,余音绕梁;能让学生意犹未尽地结束一堂课,能让学生对下次课充满期待,对教师充满期待。教师应设计好与本课有关的肢体放松牵拉活动和本课练涉及较少的素质提高练习。

如在《足球脚内侧传球》一课中,学生在分组完成传球射门的比赛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做“庆祝拍照”作为收尾,学生一边做专项肌肉牵拉,一边看教师举起“相机”就要摆出pose做赛后的庆祝动作。一方面学会正确健康的运动方式,一方面在庆祝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增进小组凝聚力,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能关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关于健康知识和行为的要求。

(二) 磨课阶段

完成一份教学设计,就像画好了一张草图,要让其色彩斑斓,还需要通过磨课和再修改来完成这份作品。在磨课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切不可把学生当作工具,否则将违背一堂课的初衷,不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一堂公开课前的磨课准备,应注意以下几个部分。

1. 科学选择磨课对象

有的教师为了追究公开课“完美”的效果,对同一个班进行多次磨课,力求与学生达到完美配合的默契,但是这么做实则会导致学生兴趣逐渐泯灭、在这堂课上丧失本应有的灵气。教师也会遗失最初的激情和对课堂的灵感。这样一方面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影响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同时也失去公开展示课真正的涵义,导致课程失真。因此在进行磨课时,要根据具体内容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磨课对象。

2. 合理安排磨课内容

教师在进行磨课试教时,不必每次课都完整演练,可以先对体育技能做深入细致地研究,准确把握本课教学重难点后,把完整的课堂结构拆分成几个部分,在磨课中以不同形式让学生体验本课内容,既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技能的学习和演练,又能满足教师熟悉教学流程的需要,并及时发现不足和缺漏。临近公開课前夕,教师再将分解的碎片内容整合,让学生有一个完整流程的概念即可。同样可以避免反复多次地重复同一流程而影响学生的课堂体验。

(三) 结论与建议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即便是一堂展示作用的公开课,我们也要以学生为主,将课堂教学尽可能地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从而关注到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课堂教学中真实的缺憾要比经过雕琢的完美更有价值,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设计公开课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深入理念学习理论

任何经常的教学设计都是以重要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只有深入理解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才能用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手段进行教学,只有寻找到最适宜的方法,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引导者。总之青年教师一定要围绕新的教育理念来创新自己的课堂,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课堂。

2. 立足教材力求创新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也是创新教学的重要根据,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教材,拓展教材,服务教材。但首先一定要深刻研究教材,读懂读透,“力透纸背”,才能进行合理筛选,加工,力求“精而细”。最终深入浅出地为学生服务,为知识服务,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习得知识,掌握技术,同样也给观课者带来美的享受。

因此在大力提倡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作为一堂体育公开课,教师更应该从备课过程就开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到学生情感和品格的养成,关注到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关注到学生对于健康知识的认识和养成。力求达到“双赢”,既让一堂公开课真正达到示范、交流、探讨、研究的实际作用又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备课,磨课以及展示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于素梅.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7):29-33.

[2]刘海.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文摘版),2017.

[3]沈阳.体育公开课要做到三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0):245.

作者简介:汪翔,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梧村小学。

猜你喜欢

公开课青年教师核心素养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