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下的小学低段语文课堂

2018-11-14杜小兰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情境

摘 要: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课堂教学应该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进而实现教学做的和谐统一。这不仅反映了语文学习的本质,更是我们课堂教学实践的理论先导。因此本文试图将“教学做合一”应用于语文课堂,力求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也能聆听生活化的语文,感悟语文化的生活。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情境;读演说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对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改良与发展。它是生活教育的核心教学方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由此可见,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应以“做”为核心进行展开,并最终落实到“做”上。

反观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征,由于生活和认知经验的匮乏,他们比成人更容易投入到无中生有、化虚为实的想象状态。因此教师可利用儿童这种物我同一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为文本的审美解读提供兴趣基础。

一、 由做入教,创情境,乐活课堂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利用各种条件如环境、语言、情感、多媒体等因素来为学生学习构建一个有形或无形的场景、氛围。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把自然、社会、生活带入课堂,引发儿童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高于儿童生活但切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幻境,诱惑儿童心甘情愿地与文本进行多角度对话。

例如在教学《母亲的恩情》时,由于二年级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稍差,即便有了文包诗这一独特体裁的辅助,对低年级儿童来讲本文仍嫌枯燥。因此在教学之初,教师可灵活机智地营造充满真情的课堂氛围,结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醒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探究文本、进入课文的强大欲望,从而为阅读和教学提供动力支持。

苏教版低年段语文教材本身便富有童心童趣,极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但新版一年级部分课文科学性稍强,尤其是《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中涉及的天文学知识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如果单就学而学,学生很难对课文生发兴趣,更可能因为文本的枯燥、难以理解对语文学习敬而远之。这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便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难以生成科学体验,教师便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渗透一些科学知识,阅读相关书籍,“造就”学生的科学体验,如此在做中教,对学生理解文本必定大有裨益。

二、 以做促学,读演说,创造课堂

陶行知教学做思想的核心是做,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在做中学,强调因材施教,主张以学生的学代替教师的教。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学。这不仅不利于低年级学生对文本的消化吸收,更阻碍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践行读演说,以学生的做代替教师的教,对于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十分有必要的。

低年级语文教学重在朗读,因此教师可利用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加强学生对文本的多重情感体验。另外由于儿童具有游戏的天性,这使他们更容易进入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自由化状态。因此教师可针对这一特性创设情境,引导孩子演一演,实现情动于衷和发诸于形相统一。在教学《谁的本领大》时,我引导学生演出了儿童剧。孩子们不仅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也由此兴起了一阵阅读童话寓言类书籍的狂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演动词、模表情,以自己的亲身体悟融入课堂,并创造课堂。

小学低年段的语言训练主要以说为主。教师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可结合文本内容,先引导学生感悟固定句式,再逐步实现由扶到放。例如在教学《雨点》时,先完成按课文内容填空,然后配合图片练说,最后再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句式练说。这样的环节可引导学生从浅到深,逐步获得成功体验,并真正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读、演、说的课堂训练是贯彻陶行知解放儿童手、眼、脑于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的具体举措,它有效地践行了儿童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三、 教学做合一,促进个体成长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生活教育指示我们说: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教学做合一指示我们说:做什么事用什么书。传统教育以为文字之外别无教育,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之方法之理论。教学做的核心是做。无论是做中教,还是做中学,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这不仅包括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等实践体验。

语文能力的发展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低段语文教材虽多为童话、寓言或者浅近的诗歌,但主题意蕴却不乏对自然和社会人文的观察与思考。如“掀翻石块,从地里冒出来”的春笋,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晨光照耀下的风、树、云、鸟,焕发着蓬勃生机。这些作品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关心自然和生命,并实现了对自我情感和人格的塑造,是学生在教学做实践中发于文本的自我成就。

教学做合一对儿童自我成长的促进,不仅体现在人文情怀的培养上,还表现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处展开想象,让思维之花绽放于语文课堂。例如学生发现《水滴的旅行》是对《雨点》的延续、创编,同时也和绘本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之后,马上开始兴趣盎然地开始多种方式地再创作。一部分学生开始以绘画为媒介,用画笔讲述水滴接下来的旅程,一部分乐于表演的孩子又开始了课本剧的演出。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可利用文本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四、 小結

不同于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观念,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课堂教学应该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进而实现教学做的和谐统一。这不仅反映了语文学习的本质,更是我们课堂教学实践的理论先导。因此本文以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为载体,就课堂的开端——情境创设;课堂的生成——读演说的活动体验;课后的实践——学生个体的成长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力求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也能聆听生活化的语文,感悟语文化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余浩,陈年友,周源.教学做合一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余蕾.语文教学与生活.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导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杜小兰,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开发区石予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