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2018-11-14陈建城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阅读学困生对策

摘 要:阅读教学是写作的基础,是听、说、读的综合表现,每个班级总有几个学生在某方面的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其实这些学生并非一无是处,无可救药,只是暂时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要求,笔者首先分析了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结合教学经验探索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阅读;原因;对策

教学中发现,不论哪个学校、哪个班级、哪个学科,甚至哪个知识方面,学生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可能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相仿,每个班级总有几个学生在某方面的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其实这些学生并非一无是处,无可救药,只是暂时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要求,转化学困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笔者开展了课题研究,通过对深土中心学校部分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别谈话,分析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探索转化阅读能力低下的学困生的对策。

一、 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阅读方面能力低得可怜,家里没有任何课外书,平时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内阅读也不容乐观,閱读时如同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根本没有情感体验,甚至无法理解文章的含义,严重缺乏阅读能力,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阅读兴趣不高

与学生个别谈话发现,有的孩子对阅读缺乏兴趣,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属于被动性学习,属于“为老师读”的类型,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学习态度自然是应付了事,不肯开动脑筋思考,作业质量差,课堂上容易开小差等,即使在老师、家长的督促下阅读,也是心不在焉,几乎没有收获。

(二) 阅读方法不当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学习,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但一分耕耘未必有一分收获。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学习非常认真,但在阅读方面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当,虽然在时间上付出了努力,但阅读方法不当,学习事倍功半。有的学生平时吊儿郎当的,阅读方面却总能旗开得胜,阅读方法得当,学习事半功倍。

(三) 阅读基础不扎实

学困生本身基础不扎实,知识积累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低,理解能力受到严重影响,阅读时对文章的理解处于表面,不能深入体会文章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后解决问题时更是盲目,遇到归纳性的问题就败下阵来,逐渐对阅读失去兴趣,最终闻阅读色变。

(四) 教师素质有限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有的教师自身素质有限,在阅读教学方面一贯采用“念答案”的方法,侧重于应试教育,搞题海战术,未对阅读进行深入解析,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阅读方面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却是致命的打击,学困生们只能机械地将答案照抄,根本没有得到“吸收”,基础中等的学生也似懂非懂,最终逐渐沦为阅读的学困生。

二、 转化阅读学困生的对策

学困生并非智力存在问题,而是学习暂时落后而已,转化学困生既是一名老师的责任,也是义务,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转化阅读学困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激发学困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动力,激发学困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学习起来也就事半功倍。

1. 客观的评价。学困生并非是天生的,都是后天形成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鼓励性的评价,然而有的教师不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提问时缺乏考虑学生的基础,习惯于主观评价学生,这直接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的学生,为学困生创造回答的机会,及时进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氛围死气沉沉,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灵活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有: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情境教学法等,不论采用哪种方法,特别要照顾学困生,只要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3. 以身作则。平时我们经常把家长、老师比作原件,学生比作复印件,家长、老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学生们总把老师当成是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学困生。教师除了教书,也要不断读书,切勿一有空就把时间都浪费在手机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困生一起阅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好书,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传授阅读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阅读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如:写人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进行阅读;记事的文章要抓住事情的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进行阅读;写景的文章要抓住文章的观察顺序;抒情的文章要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想象,读中感悟,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文章也就如鱼得水,手到擒来。

(三) 夯实基础

学困生基础不扎实是阅读教学最致命的问题,阅读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如:班级建立图书角,营造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养成摘抄读书笔记的习惯,积累文章的优美词句,充实学生的知识面;定期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学生自主把阅读的收获与同学们进行分享;为学生推荐健康的书籍,倡导学生每天阅读一小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困生的阅读水平。

(四) 提升教师素质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古人言:“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水平,为此,学校要定期开展阅读教学研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充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从而提升教师素质,为教师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更好地转化阅读学困生。

总之,阅读教学是写作的基础,是听、说、读的综合表现,大家都取得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转化阅读方面的学困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势在必行,不容忽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转化学困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

[1]孙丽敏.低年级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现象及对策[J].教育科学,2017(3).

[2]王玉莹.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及对策思考[J].教育,2016(11).

作者简介:陈建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深土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阅读学困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对策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