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锋刃

2018-11-14李栋梁郭林杰郑泽鸿蓝定官

天津诗人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学期刊

赵 浩 / 李栋梁 / 郭林杰 / 燃 素 / 郑泽鸿 / 央 措 / 蓝定官 / 晏 芒 / 榆 木

生活意识流

(外二首)

赵浩

对一部手机的电量提高警惕

在危机来临之前思考一些

关于时光的盈亏问题

保持对新闻的后知后觉

慢下来

用足够的时间关心即将拆迁的房屋

关心眼角的鱼尾就像关心蔬菜的价格

杯弓和蛇影

生活里要有所侧重

渐暖的天气使我想起

贵锋诗歌里的一句

“春天像病毒一样蔓延”

如果读出来

我可能要大病一场

当时明月在

深夜里给你写信

台灯的光有些急促

急于弥补我的爱屋及乌

我写下被时光捉弄的丑态

写下爱情的漏洞和生活的缝隙

写下我的呼吸和脉搏

你读信的样子应该像个医生

一眼就能看出我的病症

写下蔬菜和水果的价格

为饮食建立参考系

我经历过的情事

恍惚如鱼群游动的光影

在这摇晃的人世间

看自己陷入月光里

不急于挣脱

苏州的两个比喻

晚冬的苏州,是一只沉默的

或者哑掉的雀

无声的雨,无声的工厂,无声的宿舍区

和餐厅

空旷的白色冲动

由巨大的烟囱溢出

那些善于言辞的人,在混乱的白昼和

黑夜里

低头生存。偶尔问好

苏州的另一个比喻是

来路上

车窗狭缝里流淌的长江

故意地,我把它当作了黄河

一条在豫北腹部穿肠而过的黄河

此时此刻

我可以把耳朵

放进它的

滔滔不绝

赵浩,

1995年出生,河南洛阳人。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等文学期刊,著有诗集《2016唾沫诗选》(与人合著)。

雨水打湿的日子会过的慢一点

(外二首)

李栋梁

我喜欢它坠落的过程

我更喜欢它淘净的天空,乌云是抹布

雷声从很远的地方去向更远的、已逝的日子

那些日子祥和、安静

像放晴后飘在头顶的云

若没有雷雨,它们便如同那不穿衣服的少女

虽然天真、坦然

却如玫瑰失去了娇羞的晨露。

曾肆意修辞四季,并在回忆里栽满草木

使过去俨然成为现实炎夏的一汪绿洲

而除此之外,似乎很难记起当年有多美好

我现在的生活忙碌,挤公交、挤地铁、挤电梯

也挤点时间咏怀,再挤几首诗

只有被雨水打湿的日子

会过的慢一点

人间正在微微摇晃

清晨五点,虫儿陷入了一整片鸟鸣

它们扑打、喊叫,声音一层一层高过慢吞吞的云

或许有风捎带着它们去远处

去远处仍能听见,鸟鸣敲打着摇晃的枝桠——人间正在微微摇晃

距离太阳从两座楼的缝隙爬起来还有两个钟头

这期间,小贩们用热腾腾的蒸汽撑开还稍显困倦的清晨

然后在城管八点钟上班前收掉未卖光的包子、油条、油饼们

就像是太阳与月亮约定:天蒙蒙亮时你仍可以在天空挂着

但当《人间正在微微摇晃》这幅画被城市吞没时

你也该离去另谋生计

中国童话

在山城

骑车出游时大多随着我们的体力与山坡的斜度

决定归属地

染坊村的和蔼老婆婆就是这样把我们找到

那时她正坐在黄昏的轮椅上

一脸慈祥而又略带疑惑地盯着

一对年轻小情侣朝着小溪争论里面游的

是鸳鸯还是鸭子

她或许也没太关注他们

只是对风吹草动很感兴趣

像一条孤独而衰老的蛇

访客还会有谁呢

村前一座弃楼爬满阳光的水纹

那是光阴长大后断在这里的胎记

对于已离开的年轻人来说

故乡像极了村口的神像

祭拜,并把它含在眼睛里四处流浪

此刻,我想那染坊村的和蔼老婆婆正想着

那些年轻人

还有她的孙子孙女

她并不讨厌离别——

时常有电话来自晚辈的问候

日子不难熬,无非是生火做饭、聊天瞌睡

只是一个人的时候

时常会想起夏夜里燃烧的萤火虫

那时孩子们笑着闹着

围在她的身旁

听她讲一个又一个从祖辈传下来的中国童话

李栋梁,

1995年出生,江苏徐州人。作品散见于国内报刊和多种诗歌选本。

五味生香

(外一首)

郭林杰

摘来辣椒风干,储藏大葱和萝卜

夏有黄瓜野灰菜,秋有毛豆老玉米

仓满生出蛾子,扑棱灯下光

这二三十年来前田后院,烟火人家

晚饭,爷俩喝一杯西凤酒

唱两曲秦人歌

小年夜,给灶王爷备足粮草

盼他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母亲一个人包四个人的饺子

做两笼馍馍,一锅肉汤

她抱怨父亲慵懒,父亲只把炉膛火添旺

吧嗒一口白叶烟

年三十,

我裁开红纸,父亲取出笔墨

他横平竖直写下四个大字

五味生香

递给母亲

——“给!你的奖状!”

满院春色

在夏天吃树上的李子,秋天看

母亲培植的菊花

因为死去的四季果,疯长的仙人掌

她总说自己是个失败的花匠

把门楼贴上白瓷,院子抹洋灰

父亲砍树,清理花草,一辈子喜欢规整的人

就这么毁了我和母亲的花园

夏天正午的院子,像面刺眼的镜子

母亲开始自己种起盆栽,还小心翼翼地

在门楼旁边栽下一株葡萄

她丈量着院子南侧,规划了

一座遮天蔽日的葡萄架

我也规划着一个日子,夏天的夜晚星芒闪烁

葡萄架下母亲的故事挂在蒲扇上

是躺椅里

摇摇晃晃的梦乡

郭林杰,

1993年出生,现居河南洛阳。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等文学期刊。

碎片

燃素

在暗黑的河流上

五月的早蛙鸣叫

落水的桥影想藏进沙里

灯红酒绿,若有思虑,不如爱你

否则太痛苦,被噪音困扰

行道树拼命把叶子伸到我眼前

桥下,桥下灯光通往曲折离奇

马路牙子集满亿颗尘土

或许会开花吧

或许我们从暗黑的洞穴

见到繁星萤火

或许,一把碎片落在

水里,水里,你看——

燃素,

1995年出生,女,本名赵秋月,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等文学期刊。

馥馨楼的仰望

(外一首)

郑泽鸿

龟裂的墙体

扶着我走

馥馨楼,今夜我要醉倒在你的酒仓

山川蜿蜒

灰色的瓦片

击退了一千两百多年的风霜

仿佛勇士的盔甲

容纳了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

防火防震防兽,坚不可摧

你是老了,瘦了

可我触到了你怀中的体香

还有中原祖先的高蹈吟唱

快去招呼振成、承启、永隆昌来喝酒吧

无论它们现在多么辉煌

那都不及你的目光

深邃苍凉

赤壁飞瀑

赤壁飞瀑也在寻找自由

朝人间纵深一跃

几十米的冲撞

只为完成一场私奔

那疮裂的崖口有锋利的石刃

沿途布满千磨万击的摧折

站在陡峭的绝壁

我抚摸到了粉身碎骨的痛

郑泽鸿,

1988年出生于福建惠安,现居福建福州。作品散见于《天津诗人》《福建文学》《鹿鸣》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

一滴水的惩罚

(外一首)

央措

(时间以双人床的形式呈现)

生殖在秋天的酒里

发育在秋天的酒里

携带一艘亚麻衣裳折好的船舟

谎言从我传出:

愤怒中,船被打翻水位上升

所有腹部需要一粒饥饿慢慢填充

生活易逝的时光在水中得以解释

船帆到岸,爱情释放

枯树,因水的穿透俞显悲伤

但是水,水

水是聚集的寒冷

以万种姿态呈现。引燃荒芜

用另一个名字称呼

水灌满整个肺部,不留一缕烟丝

粗粮煎饼

“月亮还需要在夜里积累 月亮还需要在东方积累”

(南大门向右......人影涣散)

我怀抱最美的杜鹃踏火而来

一个南方的下午

我们像极了马,瘦弱娇小且嘶鸣

假使所有粮食酿酒,会不会醉卧他乡?

一个南方的下午

他拥有的苍老像一张褶皱的面饼

撒一些葱花,辣椒。

好似在地图标一些遥远的点

和所有人一样,这个下午再无船帆靠岸......

就这样笔直的用火卷起。勾勒草原,戈壁

勾勒闲言碎语,景秀山河。

让菩萨慈悲心肠流放江南

一个南方的下午

他熟记每一株植物的名字

让麦子发黄,祖辈勤劳

央措,

1998年出生于青海,本名郅晓堃,藏族,就读于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如果没有大海

蓝定官

船工号子在窗外呼喊

我本在它千山之外

我知道海的行李已经送达

适才焚我双眼的夕阳

灼伤安睡的黑鸟

灰黑中无法辨清字迹

隐约听到瑟瑟的箫声

问一句:

如果没有大海?

如果没有大海

月亮升起

照着海枯石烂

看不见镜中清澈的脸庞

河水开始倒流

淹没了群山之后

缠绵的唇音被烈焰消融

而今我安坐一室

恻隐之心惊动咸咸的水声

不远万里汹涌而来

我如此设想

她如此爱我

而回声冻若冰霜

我将率着万水

往千山低低的尘埃里翻滚

蓝定官,

1996年出生,瑶族,广西壮河池人,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14级学生。作品散见于国内报刊和多种诗歌选本。

躲在屋里不肯出来的人

(外二首)

晏芒

那个躲在屋里不肯出来的人

他的眉头是一扇紧闭的大门

无论夜有多深

他的眉头也不敢吱嘎作响

他的忧愁连呼吸声也没有

被他所抛弃的影子

甚至不敢在黑暗中闪烁一次

玫瑰丛

是谁,在草叶中打了这么多

美丽的结

一定是那手持悲伤的人吧

抑郁的修女

在秋日,在活着的孤独

和尘土的幽暗里

她默许着所有的真理

这阵刮不完的长风,巍峨又肃静

沉默是万道鞭影

影子走动而祷告永在

祷告强暴了她的一生

在光芒里她是一截干净的枯枝

不能落肮脏的泪

又不许生情色的刺

晏芒,

1996年生,女,祖籍江西,现居广州。作品散见于《散文诗》《高校文学》等文学期刊。

山神庙

(外二首)

榆木

路过山神庙。我就不停下磕头了

……那些野草,在庙门外已经跪了很久

没有谁过来,扶它们一把。这个村子

死去的人都会来这里。所以庙外的小路

已经被它们挤的看不见。此刻,我就站在

这些野草中间,看见有那么一棵草匍匐在路面上

这让我想起张寡妇。她失去唯一儿子时的样子

……怎么扶,都扶不起来。现在,我也将失去一次

然而,这次是故乡

小镇

这个小镇里有屠宰场。所以,我拿起了刀

这个小镇里有崇安寺。所以,我跪在了佛前

可是,为何这个小镇里有你。我却不得不离开

致辞

满山的风,吹进暮色里。阳光从黄牛的双眼中

走出去。乡村的傍晚,刚好是落在树梢的那只灰喜鹊

赶黄牛的喜贵,年近六十。是这个村子最年轻的人

他牵着牛走进夜色里。是繁华的小镇,缺失的一部分

榆木,

1989年出生于山西陵川,本名徐亮。作品散见于《诗刊》《太行文学》等文学期刊。

猜你喜欢

文学期刊
浅谈新时代文学期刊编辑核心素养的提升
新媒体视野中的文学期刊及其发展道路
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 历史、现状与未来
文学期刊从未,也不曾离开
重识叶公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于文学期刊数字化运作的思考
文学期刊的通俗化与通俗化的文学期刊
小说,就是往小里说
文学期刊版权保护工作座谈会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