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

2018-11-14郭杰广马端刚刘业俭王杰平

天津诗人 2018年2期

郭杰广 / 马端刚 / 野 岸 / 水 尘 / 野 川 / 远 村 / 刘业俭 / 韩 墨 / 王杰平

时光如宣纸

(组诗)

郭杰广

棋盘村

乾隆三十九年

陈氏布下的棋局

还在南沙涌边,对弈

死不了的一兵一卒

两个老人

坐在时间的年轮,纳凉

棋盘里的秋风

又陡峭了许多

穿红衣衫的女子

没有停留与仰望

直接走进了隆隆机声

陈氏大宗祠

青砖与石头警告我

小心咳嗽

棋子们在走一步险棋

大口呼吸,也会疼痛

仿佛一触即发的战事

在咸丰年间的传说里

我遇见了晚归的“扫地北”

他提着暗淡的灯火

吞下太多暮色

新村与古村。水路有些坎坷

有些坑洼,有些起伏

颠簸。融进了夜色和苍茫

注:“扫地北”原名:陈北,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南沙“棋盘村”开村之人。

冬天的树

卑微的丛林

是高举火把的人

刷了石灰的树

多像土地露出白嫩的腿

叶脉在风中挣扎

每一个老去的灵魂

都占山为王

远远望去

犹如耸立的旗杆

让最牵挂的人

一眼就能相认

柿子林

人间深处

柿子林,有粗生粗养的圆润

立冬枝头挂满自然的馈赠

像一个个旷野的小小灯笼

我想摘两个半生熟的词语

要新鲜的,藏着时间的酸涩

我想挑几个最听话的果子

领它们回村,当留守儿童

夕阳。熟了

仿佛风中摇曳的柿子

它是大地回光返照的磷火

山野灵魂,归家路上的灯

仙岗书院

春风来时,黄昏如宣纸

尘封的碑,隐匿在灰浆深处

你对我说:怀念那些勒入东晋

和光绪年间的旧时光……

古村新鲜。仙岗书院

随风声远去

许多典故

已经语焉不详,吐字模糊

唯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相守着失落风中的补丁

春风一吹,夜色加紧了脚步

一群书生,在竹简和纸页之间

坐禅……

雕刻模具的人

阿光师傅把前半生,交给了锋刃

世间万物,在他心里就是个模具

一些凹凸的钢、铁或者骨头

仿佛一座座山,一条条河

他在浮雕佛像,打开老杇的世界。让窗外的阳光照进来

尘世在坯料上破荒、捣角……

就像敬畏的苍天和大地

人越近暮年,光越柔软

对坚硬的事物,格外用心

碎屑,常常溅进眼睛

他会强忍疼痛

他无法把眼里的慈悲,哭出来

张飞

他是我没拜过把子的兄弟

一条身手不凡的好汉

他把一只左手,留在江西

带着一只右手,来广东打工

他是我没拜过把子的兄弟

遇到投票表决,他

有时候,把右手高举过头

有时候,悄悄举起左边的义肢

他是我没拜过把子的兄弟

他说:以后,不用跟风鼓掌了

他是我没拜过把子的兄弟

他从来不向生活举起双手……

拾荒的女人

背着重担,打捞古镇的

漏网之鱼。掘地三尺,

翻出折戟沉沙的历史

她奢想,把夕阳的余晖打包

用竹杆、磁铁、身体......

拾荒的女人,我不知道她懂不懂

天气,市场经济与植物学……

我只知道她头上落满星光、云朵

和时间的积雪

黄昏

女人的背影

越来越痩

像一块尖锐的边角料

大地的补丁

梦里,我看见自己变成

一块钢。被火焰带走

炼成一把钥匙

开启大地的坚硬

三水百年邮局

发一封电报去一百年前

光绪二十五年,仍站在

斑驳的大清密码里

我要寄出一封毛笔写成的家书

寻找民国9年的三水县城

河口。夕光柔软

映照在西水北江之间

江畔,洋气的旧房子

多像一个琢磨不透的老邮差

已经很久没写过信了

我写了,也不知道寄往哪个朝代

哪个地方,哪一个人

时光匆匆,在百年邮局走过

门前已经没有等待音讯的人

苔藓爬上黄昏。驿站

邮筒突然变得寂寞,安静

远处,悬着浑圆的落日

如一枚民国初年的邮戳……

郭杰广,

1976年出生,现居广东佛山。作品散见《天津诗人》《星星》《作品》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北江涛声》。

我听见了一声又一声地嘶喊

(组诗)

马端刚

1

落叶,雪花,白夜

目光尽头,雾气不停地流淌

忽快忽慢,埋进了阴山的身体

苍茫世界,月亮成为眼眸的奢侈品

穿越残雪,从青春到黑色的棺木

清寂的梦融化了鸟鸣

我不忍心回首看曾经的光芒

2

身体越来越荒芜,满地的泪水

每一滴,其实都藏着一片淖尔

雪,轻轻地来,轻轻地走

一朵一朵在窗口盛放死亡

浮在半空的身体,落进了阴山

黑暗中,在你的墓碑前

黑色的蝴蝶迅速点亮了夜空

我看见了你深深浅浅的脚印

3

多年前,阴山无雪

那里长出了树木,粮食

长出了父母,兄弟

长出了我,还有诗歌

多年后,烟蒂熏黄了手指

这里又长出了一座座墓碑

长出了天堂,长出了思念

烧尽的半截烟灰

在中年的黑发里长出了一层雪

4

黑暗中,从胃里吐出另一个自己

和牛一样,重新咀嚼自己

被示众的脸,把头插入翅膀

骨头里的伤,在夜里发作

云朵,空荡荡的流淌

给逝者留下影子

其实,我知道我痛

阴山下的父母也在痛

写下的诗也都是痛在低吟

5

在黄河,流凌翻滚

它们经过,消失

激荡着喜悦,激荡着悲伤

我,一只将要衰老的孤鹰

徘徊,游荡,哀悼

此刻的我逆风飞翔

在沉睡已久的词语里叫醒你

眼前是铺天盖地的雪

6

阳光在指尖停留

时间的黑暗悄然隐退

风轻轻地质问着寒冬

怀里只剩下烟熏火燎的人间

回忆绕过受伤的脚踝

爬过额头的树影,闭上眼睛

一只流浪狗,在树下绕来绕去

墙壁上的广告,只留下模特的一双眼

有些忧郁,有些寂然

7

枯萎的草,冻死的花

无人的湖边,一点点隐退的夕阳

影子与流水邂逅

模糊中看见那个打水漂的少年

搅动了文字的涟漪

一层一层拥堵的疼痛,无法喊出

一场雪,湖水就白了少年头

8

你眺望阴山

你想念的目光,单纯无边

就像这阴山的雪,总在黄昏时分

用洁白的眼神,用燃烧的夕阳

吞噬着时间分娩的阵痛

从谷底涌出的云,翻腾变幻

一片雪花的绝望,在大地上升腾

9

天空是墨的前世

打翻整个世界

我是落在上面的一片雪

拥抱,融合

雾霾的深处,与阴山呼应

孤寂的想象用粗粝的笔舔舐着旷野

你在翻转,流淌,在黑暗中挣扎

我听见了一声又一声地嘶喊

马端刚,

1970年出生,现居内蒙包头。作品散见于《天津诗人》《星星》《诗刊》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午后阳光》《像鱼一样自由》、长篇儿童小说《别把我当病猫》《迷失在玩偶城堡》《谁我说还未长大》、诗集《纸上唱》《时光书》等多部。

远方即是过去

(外二首)

野岸

“忘掉吧!”

你不断提醒自己

象从沉重的冬天掉下的一片寂静

象阳光撒落的谎言

冲动湮灭夜色。久违了

如繁华大街的拐角

生出无数幻像伸出温润的手指

撩拨你偃旗息鼓的欲望

存放在遗忘中的花朵,开始鲜活

蠢蠢欲动,将经历过的一切呈现

让你瞬间陷入无地自容的绝境

你时常在春天躲进下午,举着一枚棋子

一边翻阅生活,一边无休止地絮叨

“远方有多远?远方即是过去!”

梦境之六

天使牵着我,沿着山岗并肩奔跑

一路上熟识的人,始终沉默不语

一位英俊少年对我说:爱

一群仙女则嫣然而过

已故的亲人面带微笑,时隐时现

仿佛人人都已升入天堂

我看见两道清溪奔泻而下

在我们站立的台地前合流

水面缓缓上升,直至漫过脚踝

我径自向高处跑去,竟不见了天使

山岗之上,故居赫然在目

似有炊烟袅绕其上

我曾如……

——写在新年之夜

曾如骏马一样奔驰

我听见一匹呼唤坠入悬崖

我听见新年钟声,疾驰而来

从草原,从波光滟潋的大洋

从日渐衰落的故乡

一月的天空,依然眉头紧锁

令所有蛰伏在旧时光中的词语

伤痕累累,面目全非。甚至无法

承载我一生的爱和记忆,使我

在一首诗里怀想、期待,或一骑绝尘

我开始怀疑,我是罪人,或是多余的

我曾如一头雄狮,现已气息奄奄

神不弃我,而亲人,却越来越少

一月的天空,匍匐在广袤的平原之上

云烟终将洗灈我的满目苍夷

在屋顶,在经久不散的雾霾中

我渴望风声水起,云蒸霞蔚

渴望华丽而低沉的钟鸣

写下我们擦肩而过的街道

让天朗气清,等候在我们必经的路口

野岸,

1963年出生,本名陈小平,四川巴中人,现居四川成都。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四川文学》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文集《倾听微笑》《雪的声音》《说声再见》《对岸的我》等多部。

贺兰山的十二封来信

(组诗选5)

水尘

四月

平原、沙漠和山峦,一起更衣

在我内心隆起三幅唐卡

有关阿拉善的新闻,像一场团体操

依次向远方陌生的城市盛开

犹如当年私奔的青春,绽放于异乡

我的足迹,散乱成夕阳中的一缕炊烟

一枝樱桃,染红阅读者的衣衫

我和被精心侍奉的季节,错失问候

就像我和最爱的女子,在稚嫩的夜晚错过

我想采一缕绿色,穿过针眼

铺向山的那边,挡住挖掘机和斧头

让阿拉善的幼驼度过春天

我想让一曲蒙古长调爬过山脊,和秦腔相遇

像我的蒙古族牧哥,乘一辆长途汽车

来到银川,和我醉在一桌羊肉串前

醒后:拍拍肩膀,各自回家

独处的人啊,不是叛逆于季节里的一道风

只是向岁月选择了谈判

七月

你们的友好,被蝴蝶和民歌传播

你们的沉默,被黎明列成长队

被蘑菇和煤炭检阅

我动员午夜的林木下山

让绿色遮住你的裸露或干渴

让外地来的摄影师有一张满意的图片

我集合风,观看石头上的花

别把牧帐里的炊烟送往异乡

别让麦穗卷起转基因的浪

我拦截树林罅隙里的光下山

别搅扰午睡于公厕旁的环卫工人的脸

别打断周末小区里跳皮筋的小学生

七月,忙于集合或告别

清泉热着,人心凉了

我在七月的云上,募捐雨水

我在上山的路上遇见下山的自己

九月

这随心所欲的季节,谁在意方向

失控的风,掀开云的门缝

云雀,以一声高鸣向天空摊牌

一闭嘴,就噙住了山的光亮

小径,亮出了底色和方向

一层霜,扶着山坡走上林梢

打捞失踪的梦境:雪在里面睡着

一朵蘑菇,翘腿坐在3000米的草丛

帮一只鹰找回驼群失踪的消息

再往上走,我能走到终点但需要休息

那么,跌在石头上的酒有了对手

一条微信里,隔夜的青春

会被记录得浪漫而悠长

十一月

这时,谁还担心飞鸟对伐树者的愤怒消失

谁还怕炊烟对消失于屋顶送去的悼词变味

我担心,一句方言唤醒故乡的褶皱

让空荡填满废弃的水井的梦或远念

我担心说出对你的感受:爱或无所谓

天亮,就变成自己生活的旁观者

把一些本该的熟悉变得陌生

就像忽略曾经披书穿过的梨花和流水

就像如约而至的雪,染白一夜沉睡

我只能在茶杯里栽种一个下午

看着它将失眠的车推到黎明前

留下一个真实、宁静且属于自己的我

十二月

得喊冷了,否则你避不开陌生的关注

通往山上的车,尾数只有一种

他们不是通往山顶,而是通往现实

我像一只丢弃掉大批随从的蚁王

败离于熟悉的指责,走向日历空白处

采着满山的雪花,为春天打造婚床

哪怕娶来冬天的遗孀

哪怕给这季节,缝制出一件丧衣

水尘,

1970年出生于甘肃靖远,本名唐荣尧,现居宁夏银川。著有诗集《腾格里之南的幻像》《写给北纬三十八度:时光与脚步》、人文专著《王朝湮灭》《西夏帝国传奇》《王族的背影》《大河远上》《青海之书》《宁夏之书》《贺兰山》《青海湖》《神秘的西夏》等二十余部。

想让自己被天空照出来

(组诗)

野川

终于有了血的质地

红了,枫叶红了

漫山遍野的枫叶红了

像在燃烧,山的峻峭红了

天空的高远红了

江水的浩荡红了

亿万年地火的炙烤

那红,终于有了血的质地

觊觎很久的霜捷足先登

让红,多了一些斑驳

多了一些冷

一朵火烧云带着我

黄昏,一朵火烧云

像天空咳出的一滩血

一伸手,就抓住了我

顺从于它的绚烂

顺从于它的燃烧

顺从于它的诡异

黄昏,一朵火烧云带着我

看鸟归巢。

蚁归穴,牛归圈

看另一个我

在仓促之中掉入水塘

慌乱地扑腾

把黄昏的水拍响

仿佛正享受着冷的安抚

霜雾压着的树很安静

仿佛正享受着冷的安抚

微微弯曲的枝条

极力配合着,只有静

才能让这种配合天衣无缝

在树下,我伸展拳脚

想把体内不该存在的东西

挥出来,不管响动多大

树都纹丝不动,把冷

当成药,一点不剩地喝下去

想让自己被天空照出来

天空如镜

白天,照出太阳和云朵

夜晚,照出月亮和星星

在尘世,我忙碌奔波

受苦受累,用一把刀

反复削着自己,想让自己

被天空照出来。而另一把刀

在暗处,也反复削着我

总让我事与愿违

明一刀,暗一刀

我已经所剩无几,我知道

再削一刀,我可能就会亮起来

如一粒磷火,将被天空

照出来

有很多东西需要掩藏

欲盖弥彰,雪

想掩藏的东西总从雪中

映出来,更加醒目:

我的皱纹、我的伤病、我的隐私

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

需要掩藏,需要从雪中

映出来,更加醒目:

让人绕过,不被绊倒

雪的耐心肯定了

一株腊梅的绽放和凋零

暗香弥漫,这个冬天

雪掩藏又映出我的衰老

雪一样闪烁,让众人绕行

走上一条条

岔路

野川,

1967年出生于四川三台,本名王开金。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天堂的金菊》《坚硬的血》《时光之伤》《废墟上的月光》《我如此爱着生活》《有一种力量想把我举起来》《野川诗选》《挥霍》《雨梯》等九部。

不着一词

(外三首)

远村

不着一词的狂奔是虚构的,就像不值一提的沙尘暴

是徒劳的。

我在非虚构的花之上含笑为佛。

不顾一切的怀想,就像一张没有设防的大网。

心存恶意的贩夫,是力所不及的黑。

坐地如花,如泣,如诉,像一个盲人

想要丈量宇宙的浩大。

不气馁,不张狂,像一只小小的萤火虫。

想要靠自己的飞翔,甩掉身后跟踪而来的大神。

我不能阻止将要变冷的秋天,我要把

远方的河流追问。

如果我不能同时跨过两条河流,那我就索性一条河

都不去招惹它。

我就原地不动,看秋风吹着上帝的花瓶在低吟,在动。

一个人走了

一个人走了,不能带走他一生的修行。

但能留下他内心的火焰。

一个人走了,还能回来,还能用他当年的悲悯。

看着后来的人。

一个人走了,不能带走他的出生地。

但能留下他朝思暮念的祖籍。

一个人走了,还能回来,还能跟我们站在一起。

说道那些年的幸与不幸。

一个人走了,不能带走他的姓和名。

但能留下他恋土的乡情。

一个人走了,还能回来,还能让他前世的清名。

肥一方薄田。

一个人走了,不能带走他的亲人,

当然也带不走自己的敌人。 但能留下盖世的豪迈。

一个人走了,还能回来,还能用他病弱的身子。

为天下的穷秀才,遮风挡雨。

一个人走了,不能带走一管磨秃的狼毫。

但能留下几卷上好的诗篇。

一个人走了,还能回来,还能让我们亲切地叫他子美,或少陵。

轻如飞尘

如果我不识人间的香菜与藕,先我而在的植物园

谁会光顾。

舌尖上的乱世和肠道里的霾,肯定是

为一个诗人备下的夜宴。

如果我不去,秋天就只剩下无人分担的伤感。

我就剩下了我。

不要大步靠近一座水电站的黄昏与清晨。

不要写下比黄昏和清晨还要惊心的别离。

面对生活的碎片,我用一支湖笔

写下了有所为,有所不为。

前世的火柴,马不停蹄地赶往遥远的毡房。

给我带来长安的书信,边塞诗,和一个胡姬的妖。

我一下子就变小了,小到连自己都看不见了。

噢,不要为我忧心啊,前世的火柴

是为今生的我准备的。

我的苍茫,我的孤独,我的心有余悸。

会在燃烧的火焰上轻如飞尘。

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我是一个过路人。

我好生呵护的花,虚构在宣纸上。

我水波不兴的浮生,也是从老天

那里借来的。

告诉你吧,我安放自已的居所是空的。

我破败的粮仓籽粒无收。

多年以后,我看见这个庞大的世界

也是空心的。

人可以随时进去,也可以随时出来。

我几经奔波的天堂是暗淡的。

我倾力保驾的王,流落在民间的乱岗上。

告诉你吧,我吃坏肠胃的五谷是人造的。

我苦心经营的诗歌只语难求。

远村,

1962年出生,陕西延川人,现居陕西西安。著有诗集《独守边地》《回望之鸟》《方位》《浮土与苍生》、散文集《我是一个世界》《错误的房子》、书画集《向上的颂歌》《诗经的味道》《得意忘言》等多部。

秋事

(组诗)

刘业俭

芦苇

你们都去了一个有很多芦苇的地方

而我却在想象:一支芦苇,是怎样的

给了我一辈子的波澜不惊

和风平浪静

我不是不想去

我是怕我隔世的冒失

惊走芦苇荡里的水鸟

我不忍心用我中年的邪

征服芦苇荡抿笑的阳光

和深不见底的清澈

它的轻轻摇曳

是我终生的醉

还有它那飞絮

也一定是我的疼

电话

每当手机屏幕上

显示“老娘”二字

铃声,就变为震动。

我知道母亲的目光

又在开始断裂。

按下接听键,我撒谎说

“醪糟没有了,您快做吧”

母亲说“好,好,

我做好了喊你,做好了喊你”

母亲那幸福的劲头

像一根还阳草

从电话那头苏醒过来

一直苏醒到

最爱吃醪糟的

玻璃板下父亲的垂涎里

压力

我指着腰间对妻子说:你看这一串钥匙

有别克昂科拉的,有红椿避暑房的

有办公室的,还有我们这个家的

妻子说,你们男人的压力就是钥匙太多

她还用眼睛说,其实你们男人

需要的是锁,锁才是你们的翅膀

我望着妻子,像望着一把锁

也像望着一把钥匙

红柿

红柿在树上

鲜红亮丽,摇摇欲坠

整个山野,因此

收敛鸟鸣,藏起马蹄

我想我如果干净得

没有一片叶子地站在树下

我是否还接得住

秋风中的一个坠落

是否还能够承受

它的粉身碎骨

和我的一塌糊涂

刘业俭,

1967年出生,现居重庆巫山。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雪在高处》。

山里安静

(组诗)

韩墨

青核桃落了下来

赖着不走的羊,看风滚草

许多青核桃,在黄昏后落了下来

像水里清洗过,有一分月色埋在土里

还有两分:白天吃草,晚上下雨

我只负责躲在山后,看鸟群入山林

卷叶吹笛,吹不动夕阳

抬头听青草垛下的牛蹄声

你咩咩喊我的时候,整个草原都安静下来

云普寺

我曾为僧为云为水

为风而冬,为雨而秋

我走的很慢

比日光慢,比月光慢

酿酒为歌,植树为桑

我在夜里吹灯,为了看见光

穿简单的袍子,嚼菜根

一个往回走的人

窗外有人喊我的名字

我推窗,月光扑了进来

雪落在后面,你的脚印,在后面

为什么我的衣袖空空

山里安静

山里很安静,可以听到昨夜的鸟声

木格窗隔出了山和水,草帘子下种满了花草

不远处的有大象的冢,那些象牙

像竹笋脸上霜和心中愁

我的怕和爱,我的伤和痛

这么晚了,灯火在望

纸上的托钵者,用月光打水

后山腌雪,可以取来饮酒

忽然就天高地迥,近处蝶影,远处蝉鸣心中佛,尘世爱

风滚草过,一抔黄土平生

韩墨,

1978年出生,本名韩重涛,现居江苏昆山。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北京文学》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江南不远》《锦瑟如归》等多部。

意象

(外一首)

王杰平

那么多雨伞带回那么多雨水

在墙角浅浅的湿

那么多花花绿绿的雨伞带回那么多雨水

在办公室泛起彩色的亮

高跟鞋叩击地面的声音

大理石地板上性感的倒影

把一片树叶藏在森林

橙子黄了桃花开了

该嫁的嫁了

该娶的娶了

生病的老爹痊愈了,好啊!

含一颗糖 生活就甜

敲一扇门 就见到亲人

把一滴水放进大海

把一片树叶藏在森林

生活的迷藏,我愿意去找

老歌

闪电是飞鱼的翅膀

冰山是漂移的宫殿

船帆在巨浪中平仄

我会寻找风平浪静

云淡风轻,寻找海鸥低飞的早晨

我还会寻找记忆中的姑娘

桌上的诗稿

寻找往事里的少年

少年清澈的大眼睛

越来越小,越来越远,又越来越近

老歌常在

在一片茶青里

寻找时间的汽水、大白兔

久违的落雪

王杰平,

1965年出生,现居重庆。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北京文学》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