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

2018-11-13崔振军

速读·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透镜当堂物理

崔振军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物理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很难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总结笔者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些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

一、目标阅读法

新课改的实行和不断深化,对初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还需要在教师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以此推动全面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就需要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创新当前应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应用新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使其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读书”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每进行一个新的教学课题,都应当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理解定义、概念。通过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学习者的阅读,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的活动中接受知识。例如,在《物态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白本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出示教學目标,交代给学生阅读的内容,同时设计一些思考题,布置给学生。

1.根据同学们的生活常识,大家想想水有哪些状态?

2.不同状态的水,它们的形状、体积是否一样呢?

3.其他物质是不是和水一样也有各种状态呢?看过课本后大家能不能举个例子?

4.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云、雨、露、霜、雪、冰雹都是从哪来的呢?

结合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尝试着去解决问题。通过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并用语言来描述水的状态,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加深了印象。

二、问题讨论法

用“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多方面的,直接兴趣就是一个方面,而“问题”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问题”是由生活和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的。对于学习活动有兴趣的人,将不辞劳苦,用功读书,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思考探究,并通过探究知识的奥妙,尝试成功解决问题的甜蜜,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己。例如,在《透镜》的学习中,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分成几个问题,每一组问题由若干个小问题组成,提前将这些问题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教材,开展小组讨论。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最后解答。例如,将《透镜》的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分解为如下几组基本问题:

第一组:观察透镜。

1.透镜有几种?

2.从外型上看,它们主要有哪些区别?

3.用透镜观察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第二组:鉴别透镜。

1.怎样鉴别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你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好、方便?

2.各种不同的透镜各有什么不同特点?

第三组:测透镜焦距。

1.什么是透镜的焦距?

2.怎样测透镜的焦距?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这些问题课前作为要预习的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要提前预习教材,并思考全部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思考、讨论,充分发现问题和积极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有信心、有能力、有机会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先由学生讲解,再由教师讲解,这时学生便能比较专心地听教师对难点问题内容的讲解。

三、演示实验法

演示法在学习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应用演示教学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同时,可以通过我们教师潜移默化的演示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把演示用教学用具提供给学生,也可以尝试把实验室开放给学生,利用一切资源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的实践机会。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还有利用培养他们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时,让学生坐在座位上用力推课桌,看有什么感受?用笔再用力写下“牛顿第三定律”这几个字。用力拍桌子,学生会感觉到,用力越大越感觉到疼。通过学生实验,从而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创新教学还需要教师采取新的教学手段来开展物理教学。在学习力的作用的时,因为一个物体的受力受到多方面作用,学生的形象思维理解起来存在困难,但教师通过多媒体三维立体图像为学生进行展示就能促进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为创新思维发展打下基础。

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法

指导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如何获取新知识,如何解释各种物理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法。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一是“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二是“后教”,学生讨论,教师讲解;三是当堂训练,即当堂检测,完成作业。如:一块冰浮在盛水的容器中,当这块冰溶化后,容器中的水面高度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由冰浮在水面知:冰受到的浮力等于冰的重力(F浮=G冰)。学生先自学讨论,教师点拨认真审题,找出除了“冰浮在水中”外,还有“冰溶化后”这个条件,冰溶化后就变成水了,那么冰溶化前和溶化后的重力相等,那么就有以下关系:F浮=G冰=G冰化水,p水.gV排=p水.gV冰化水,V排=V冰化水,即冰排开水的体积和冰化成水的体积相等,问题得到了解决。再通过练习题,巩固教学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谈话法、讲述法、讲解法等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是简单地对教材中既定知识结论的接受和记忆,课程知识成为学生反思、批判、运用并促进学生重新理解的材料。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物理学科、物理教师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透镜当堂物理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透镜(部级优课)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留言板
巧辨两种透镜
不怕死的留下
浅谈当堂反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透镜光路图大梳理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