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想象与中国智慧
——读刘慈欣科幻小说集《时间移民》

2018-11-13杜学文太原

娘子关 2018年6期
关键词:刘慈欣科幻宇宙

●杜学文(太原)

尽管很早以来刘慈欣就执着于科幻小说,但他的出现是在上世纪末。1999年,刘慈欣开始发表自己的作品,并逐渐产生影响。开始的时候,他的影响只限于科幻文学这个在当时来说还是比较小的圈子里。人们似乎已经遗忘了“科幻文学”这个概念及其存在,只有不多的人们还在孤独寂寞地坚守着。

但是,随着刘慈欣与他的同道们的努力,科幻文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社会话题。特别是刘慈欣,在太行山西侧的一个山城中,心无旁骛地在自己想象的宏大世界中遨游,并创作出一部又一部的作品。他的小说首先是在科幻文学的范围内获奖,之后又在所谓的“文学”范围内获奖,引起了国外科幻文学界的关注和承认。

宇宙与生命:中国人的想象

刘慈欣的小说基本上从三个维度展开自己的想象。一种是所谓的“微纪元”,就是人类作为宇宙生命,相比现在缩小到一个十分微小的程度。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文明的无限制发展,使人类需要的自然资源越来越稀薄,到了难以支撑人类生存的地步。这时,人类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而毁灭;另一种则是使自己“微”化,即缩小自己存在的体积,进而大幅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这样,虽然人的体积小了,但是人类的文明还能够存在并延续。这时,人类进入了一个“微人类”的纪元时代。从主导地球文明的轨迹来看,这并非空想。因为地球生物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从大到小,由巨而微的变化过程。在《微纪元》《吞食者》等作品中,作者表达了这一思想。

刘慈欣的另一种想象则是直接介入现实生活,通过描写“当下”人们的生活来揭示某种具有超越现实情境的思想。当然,这仍然是建立在科幻基础之上,以表达宇宙、生命的终极意义的。

刘慈欣的贡献在于,他能够以科幻的手法来表达现实情怀,并因此而揭示超越现实的思想。在《朝闻道》中,刘慈欣为我们描写了以丁仪为代表的一群献身于宇宙真理的科学家。他们在人类的科学领域具有极为重大的贡献。然而,他们并不具备揭示宇宙最终秘密的能力。但是,为了科学,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能够了解、感受宇宙的真谛,他们宁愿“以身相许”,用自己的生命感悟、探求宇宙的真相——宇宙的和谐之美。

尽管小说中设计了对这种在常人看来是变态的选择的批评,但是,从小说的真意来看,刘慈欣是肯定这种选择的。在丁仪即将步入真理的祭坛时,他的妻子说,我绝不会让女儿成为一个物理学家。但是,小说的结尾,丁仪的女儿文文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就读当年父亲的母校物理系,并攻读量子引力专业。

在另一篇题为《镜子》的小说中,刘慈欣似乎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反腐题材上。不过,作者的本意并不在于如何进行反腐,而是借助一种具有终极容量的超弦计算机进行镜像模拟的技术,使人类时空能够穿透过去与未来,以此讨论人类的存在方式。在这样的镜子面前,通过超弦计算机的运算,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曾经发生的一切与将要发生的一切。那时,人类将面临一个没有黑暗的时代,阳光将普照到每一个角落,人类社会将变得水晶般纯洁。

如果说,“微纪元”表达的是对极微观世界的想象,现实世界表达的是对“现世”——也可以按刘慈欣所言——“宏纪元”的想象,那么,最能够体现刘慈欣想象力的是那些关于宇宙世界的小说。我们不妨称之为“宇宙纪元”。这也是刘慈欣小说的主体,是他关于宇宙生命终极意义的集中表达。在这些作品中,刘慈欣为我们创造了众多的宇宙“镜像”,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很少涉及、极少关注的“宇宙世界”。刘慈欣带我们走进了宇宙的生命之中,感受到了宇宙及更大的世界之存在状态、运行规律及其终极意义。这不仅需要有基本的科学常识,而且也需要有斑斓瑰丽的想象力,以及生动的艺术表达能力。

在《坍缩》中,刘慈欣把事件置于一个需要200亿年的时间段中来表达。其中,小的尺度是亿亿分之一毫米,大的尺度则是百亿光年。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人类无法感知,只能用想象来把握。在宇宙膨胀了200亿年之后,似乎面临着另一个200亿年,即坍缩的时代。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人类是什么呢?在《时间移民》中,作者虚构了一个移民的时代。不过,这种移民不是从甲地到乙地的空间移民,而是由现在至未来120年、500年、1000年、11000年的时间移民。在这些不同的时间节点中,作者为我们想象出了人类的未来与曾经的过去,并且表达了人类所拥有的理性力量。在另一些作品中,刘慈欣描绘了浩渺自然的变化及力量。《山》是一部充满了神奇想象与壮丽之美的作品。刘慈欣在这里为我们想象了一座“海水高山”。曾经的登山运动员冯帆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远离高山。为此,他选择了做海洋地质工程师。但是,在一次考察中,他却意外地登上了一座被外星飞船引力拉起来的“海水高山”。在这里,他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但是也感受到了大自然极端的魅力,并使自己的身体技能与意志得到升华。在《吞食者》中,作者虚构了一个宇宙中的“吞食者”。它靠吞食太空中的星球维持自己的生命,地球当然也是它非常合适的吞食对象。于是,人类与这能量巨大的吞食者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博弈。

刘慈欣对宇宙世界的描写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性展示,而是深刻地把这些宇宙存在的变化与地球人类的命运结合起来。他所要表达的不是从宇宙知识出发的神奇世界的平面知识,而是努力体现自己对宇宙意义及人类命运关注。如果说,当年英国的科幻作品表现了一个经过工业革命之后的新世界对大自然的好奇的话,后起的美国的科幻作品则在努力展示人类,或者也可以说以美国人为主的人类所具有的超能力。而刘慈欣,则企图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源于中国文化所形成的关于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智慧。

宇宙意义、人类命运与中国智慧

在刘慈欣的作品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描写背景即是“终极性”。也就是说,宇宙的尽头是什么?宇宙是不是会终结?人类的生命状态是什么?作为个体的生命,当然有其终结的时刻。

但是,作为整体的生命,其终极状态是什么?人类的生命是否会终结?还有,与此相关的是人类生存的社会及其创造的文明有没有终极状态等等。这似乎是非常遥远玄妙的问题,但事实上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人类失去理性,不能解答好这些问题,其毁灭也可能是为时不远的现实。

人类之所以具有希望,就是在人类文明中,总能找到比较好的回答。当人们前呼后拥地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时候,对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反思、批判之声也从未消失。尤其在强大的技术优势面前,人被自己发明的技术异化了。当人们开始重新寻找出路时,只有极少数人发现,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能够找到人类通达美好未来的希望。

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比如,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人的行为应该与天的运行是一致的。再如“中庸之道”,就是说,人在处理问题时应该考虑多方因素,找到多方因素均能够接受的合适的办法,而不能只考虑某一个方面,比如只考虑人的欲求而忽略自然的可能性等。其次,在方法论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智慧。比如,辩证思维,就是说,事物是相互作用并相互转换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强可以转化为弱,弱也可能转化为强;大可能成为小,小也可能成为大。那么,即使是诸如宇宙、生命这样的存在,也将遵循这种法则。

刘慈欣似乎也在努力表达他关于人类未来理想世界的模式,虽然这样的描写并不突出。在他的小说中,透露出对强权的批判,对人类平等的向往。他的《西洋》反转了历史与世界,虚构了一个在郑和下西洋时形成的帝国——中国。这个虚构的庞大帝国正如现实中的某一超级大国一样,控制着世界的金融、经济、政治版图。现实中主导世界发展数百年的所谓的“白种人”,在《西洋》中被歧视,欧洲、美洲被这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帝国”所统治。但是,时代在变化,曾经的帝国日见衰落,殖民地开始独立。统治者甚至与被统治、被歧视的“白种人”产生了爱情。虽然这是一部“非历史”的历史题材科幻作品,但其中却寄托了作者关于人类理想关系的温情构想。他的这种非现实的“反转”在于对人类平等的呼唤。虽然刘慈欣是一个从事科幻文学创作的作家,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技术至上主义者。在他的小说中,并不倡导极端的技术意义,而是多处描写那种简单快乐的田园般的理想社会。

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

刘慈欣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中,总是把艺术与科技紧密地结合起来。如果说,在他的作品中没有科技元素的话,他的想象空间将不复存在。更何况,他是如此绘声绘色、奇思妙想地为我们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科幻的虚拟世界。

但是,这并不能说,刘慈欣是一个科技至上主义者。事实上,刘慈欣对人类科技的发展是持谨慎态度的。也就是说,他并不单纯地认为科技的发展进步能够拯救人类。人类的得救可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但是,人类的进步不等于科技的进步,而在于人类自身,在于人自己的选择。与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天择原理”不同,作者似乎更倾向于“人择原理”,就是说,人类应该理性地选择自己的发展之路。在刘慈欣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这种浓郁的人文情怀。他对技术进步带来的破坏性充满忧虑,对现代化、对人类人文精神的伤害充满批判。在他的小说中,没有简单地对科技的强势唱赞歌,反而,总是对人的责任感、奉献精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同情、平等充满了肯定,表现出对弱者的同情、关怀,并描写他们的智慧、努力与高尚的品格。他反对种族主义,反对技术至上,忧虑人类在现代化潮流中可能迷失的价值追求。他借助一位神奇的“镜子”向人类宣布:我讲英语,是因为人们大都使用这种语言。这并不代表我认为某些种族比其他种族更优越。在《朝闻道》《吞食者》《山》等作品中,他肯定了那些为了真理、道义、人类生命而献身的人们,塑造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崇高之美,并希望有后来者承续他们的事业与志向。这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文精神,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完美人格的境界,也是刘慈欣所赞赏的人类品格。

所有的社会体系、道德伦理、价值观都可能发生改变。在刘慈欣的作品中,有很多地方涉及社会伦理等问题。但是,不论视角如何转换,他同情弱者,赞美奉献者,展示人类智慧的精神没有变。

最后,希望刘慈欣能够一如既往地为这个时代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科幻作品,展示中国人的想象力与通达人类未来的智慧。

猜你喜欢

刘慈欣科幻宇宙
Burst Your Bubble
宇宙第一群
未来科幻城
刘慈欣科幻片《超新星纪元》启动
《球状闪电》:科幻大神刘慈欣又一力作
刘慈欣:《三体》之外,我只是个普通的工程师
这宇宙
科幻画工厂
刘慈欣:中国科幻第一人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