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尔王》的先锋性与审美特性分析

2018-11-12崔澍

牡丹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二女儿李尔王莎士比亚

《李尔王》这部悲剧打破了“三一律”的成规,批判了资本主义,在审丑和审美方面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先锋性,具有划时代的先锋意义。《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伟大悲剧之一,它不仅人物众多,情节跌宕,气势磅礴,而且在戏剧表现手法上独树一帜,具有十分强烈的革命性和开放性。

一、先鋒性

(一)打破“三一律”成规

“三一律”要求剧作家在创作剧本时使时间、地点和行动保持一致,这种严格约束的成规很容易导致故事情节过于单一,可是这种戏剧的形式长期被欧洲的古典戏剧家推崇。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的一种西方戏剧结构理论,直到18世纪浪漫主义戏剧兴起,因为不断受到抨击,才逐渐不被采用。莎士比亚的作品并没有遵循这一成规呈现出局限性,尽管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戏剧家们还恪守着严格的“三一律”。莎士比亚戏剧诞生的后一个世纪,后人彻底否定了这种古典戏剧的形式,并认为莎士比亚在那个年代创造出极具开创性的且长盛不衰的作品就是因为打破了这种“三一律”的成规。例如,《李尔王》中人物所处的地点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场景从皇宫转换到农舍,地点跨越度很大。

《李尔王》中,场景不断更换,故事情节也并不单一,其中有一个主线剧情是围绕李尔王及他的三个女儿,副线是围绕格罗斯特伯爵和他的两个儿子。这种情节的设定就使得戏剧中的情节暗藏玄机,当主线故事情节发展时副线也随着主线情节发展,两个情节从头到尾的发展过程都是一致的,副线随时为主线剧情服务,从剧本中也可以看出莎士比亚驾驭该作品的能力之强大。莎士比亚在后人研究之前就已经在作品中表现出观众在看戏时可以通过主要情节的发展把握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次要情节为主要情节服务的思想,这种情节上的设置就使得莎士比亚在后人研究中被当成了反“三一律”的代表人物。

(二)开放性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作家伏尔泰的作品严格贯彻着“三一律”的形式,可是笔触间又明显受到莎士比亚剧作的影响,认为莎士比亚的笔触之间毫不悲天悯人、充满杀伐之气,不是传统的剧作家可以比肩的人才,后期表现出贬低莎士比亚的态度。虽然伏尔泰起初对莎士比亚的文学天赋极具崇拜之意,但是后来又指责其情节中处处充斥着许多暴力因素。《李尔王》中最让观众记忆深刻的就是暴风雨中的那一幕,可是一些血腥的场面展现在观众眼前也十分让人震撼,比如格罗斯特伯爵被踩出眼球的情节被莎士比亚安排得鲜血淋漓,如此赤裸裸的血腥场面直接展现在观众的眼中。《李尔王》这个故事的结尾五个主角均在舞台上死亡,死亡和尸体也被莎士比亚用戏剧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这些情节虽然血腥暴力却丝毫没有降低莎士比亚作品受观众欢迎的程度,这里就可以看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这部作品中的开放性特点。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始终充满着悲剧死亡的主旋律,莎士比亚并没有遵循他那个年代戏剧创作时的传统,让李尔王同他的小女儿团聚并收复山河。莎士比亚在这部作品中没有称颂任何基督教精神,反而给观众展现出十分黑暗的现实。国王听信谗言昏庸无道,女儿分得国土之后兵戎相见,皇帝却用粗俗狠毒的语言诅咒自己养大的女儿,基督教中遵循着爱与秩序的道义,可是莎士比亚还描述了大女儿、二女儿与艾德蒙之间的不轨之恋,莎士比亚这些剧作中表现出的革命性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胆大妄为。

二、审美特性

(一)审丑

《李尔王》几乎全剧都存在残暴、血腥的成分,它的场景分布严格来说并不符合美学的定义,让观众很容易因为这些残暴血腥的场面产生悲愤的情绪,因此也不能说它是能够让人感到愉悦的戏剧。在这部作品中,艾德加因为受到兄弟的陷害不得不装疯卖傻以求生存,胡言乱语的台词和行为举止的疯癫都不会给观众以美感;李尔王的身份是国王,可是他的语言十分恶毒,当他被大女儿和二女儿折磨流落到荒野之地时不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狠毒地诅咒,他的国王身份与粗俗的语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李尔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也丝毫没有公主的高贵优雅,满口甜言蜜语却心如蛇蝎,达到目的之后用十分丑恶的面貌对待自己父王,二女儿和她的丈夫还用十分残暴的手段踩掉了格罗斯特伯爵的眼睛;艾德蒙对兄弟下手就为了爬上高位,为了一己私欲害得自己的父亲惨遭毒手,这些人物当中都充满恶的成分。由此可以看出,丑是《李尔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虽然这部剧中处处充斥着“丑”的成分,但是这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充分体现作者主旨的重要部分,在当时的西方美学史上也有着极高的地位。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看似是在描述人物丑恶的语言和行为,实际上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借人物提出自己对剧中人物的否定,通过情节的走向也向观众传递这种否定的思想和情绪。虽然从近代开始才逐步实现了这种审丑学的创立,但是莎士比亚早已在其经典剧作中实践了这个理论,这也间接表现出莎士比亚剧作的先锋性。

(二)审美

《李尔王》如今仍然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还因为这部剧中处处都展现出时代背景影响过的审美特性。1606年,这部剧首次在剧院中上演,那时正是英国“圈地行动”展开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社会形势急剧恶化。莎士比亚作为一名先进的剧作家,逐渐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越来越大,他不甘心受到这种矛盾的影响,因此创作风格也由积极阳光变为抑郁悲愤。《李尔王》这种风格的作品就诞生于那个时期,莎士比亚于那个时期创造出的悲剧大多都在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黑暗与罪恶。

莎士比亚揭露新兴资产阶级的黑暗到晚年的悲剧创作时期几乎达到了顶峰,那些蕴含在作品中的现实也让观众与之产生了共鸣。剧中的人大多是不完全代表封建统治的封建阶级,像《李尔王》中的艾德蒙这些年轻人的思想中都有着新的成分,这些都是莎士比亚想要在作品中揭露的资产阶级现行者的社会力量。艾德蒙不相信命运,带有一些资产阶级色彩和反封建的意味,李尔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逐渐吞食自己父王的财产并不断显示出丑恶的面目,这种人物就代表着资产阶级财富累积的过程。深入思考《李尔王》这部剧,人们可以发现其揭露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丑陋过程。

莎士比亚作品关注度不减的一大原因也在于其剧作带给观众的审美体验。由于审美活动这一过程牵涉观众的许多心理功能,如想象力和理解能力等,因此在面对《李尔王》这部剧时审美者很难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这部作品,在情感上也会产生跌宕起伏的感受。莎士比亚的悲剧带给观众的负面恐惧感可以转换成观众的审美快感,他具有敢于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崇高精神,作品能够深深打动读者,这才是《李尔王》长久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

三、结语

悲剧的性质决定悲剧的效果,《李尔王》中,小女儿考迪莉娅和敌人的斗争虽然最终结局是死亡,可是观众还能够通过情节与人物觉得她是一个英雄。李尔王这个人物形象虽然起初以一个丑陋的面目呈现在观众面前,可是最终也迷途知返,莎士比亚通过剧中人美与丑的对比使得观众激发出爱与憎的情绪,这些都具有强烈的教育寓意。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西方悲剧精神之灵魂——内在延宕与死亡意象的审美特征研究”(项目编号:TJWW13-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崔澍(1973-)女,河南漯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二女儿李尔王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古人写书能赚钱吗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李尔王》
离开李尔王的荒野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此路不通,另辟蹊径
希拉里“二女儿”影响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