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人的现代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2018-11-12席蒙蒙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席蒙蒙

摘 要:人的现代化是个人变化与现代化的一个交集,它不仅包括人的自身变化,还涉及个人生活的制度和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人类学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复杂经济行为的深入探索,通过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分析,指出人的现代化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式选择及落脚点应有重要的作用。试图找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进程的道路,为民族地区的现代化理论提供一个分析视角。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3-0045-02

一、新时代背景下人的现代化理论内涵

人的现代化是人不斷自我解放以及全面发展的过程,它包括从传统人向现代人、从现代人向后现代人的两次转变,以及公民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发展、个人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等。人的现代化是个人变化与现代化的一个交集。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与环境以及制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个要素之间可以彼此促进,有时也可能存在彼此抑制的情况。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凸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结构要求实现整合与发展,从内生型的模式发展,人的现代化是在新时代的宏观背景下作为思想自由的个人不断完善并超越自我,并最终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伟大进程。它不仅包括向现代人的转变过程,还包括个人素质和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逐渐完善,人民生活方式的日益改善以及价值观的不断完善等。

二、人的现代化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一)人的现代化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人的现代化从微观层次而言,其动力因素可以从四个维度来考察,即创新维度、竞争维度、适应维度及交流维度;从宏观层次而言,其动力机制也由四个维度组成:国家层面的现代化、地区层面的现代化、信息化以及全球化。创新是制度进步的根本来源,竞争是个人进步的激励机制,适应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个人和制度调适,交流是个人发展的促进因素,个人利益和兴趣是个人发展的影响因子。发达国家创新和竞争作用比较突出,发展中国家交流和适应作用比较突出。经济人类学理论普遍把发展认为是经济增长,是包括以创新为核心的动力过程;市场创新是开辟一个市场或是发现一个制造部门不曾进入的市场;人的素质技能在产业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人作为劳动者参与到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创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竞争等,制度也有保证经济发展的任务设定,这都基于人对现有知识体系和科技水平的运用。

基于比较优势的理论分析,就全世界目前的发展方式而言,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往往倾向于选择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亦或投资驱动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可以降低投入成本,增加资金流入,从而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但也可能导致“资源诅咒”存在,或因高储蓄以及高投资引发的粗放型增长甚至产生经济泡沫,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方式是较好的发展模式。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是创新的函数,其关键可理解为把创新因素与发展联系起来。他认为,发展一方面是不断创新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发展也是创新的函数,最终认为发展是人类经济生活的落脚点。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把制度变迁与企业家精神联系起来,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产业结构不断向高层次优化、制度变迁等有着积极的意义。这对于当今转变发展方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也十分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人与社会及环境的和谐共融与长期的可持续性。人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人类通过产业、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积攒巨大的物质财富,更在于人类在创新的同时不断完善发展理念,使创新具有内生性。无论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诺斯的企业家精神促进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还是马克思的人类全面发展目标,都体现出以“人”为核心的创新驱动的动力机制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作用。

(二)人的现代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人的现代化理论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人的现代化主要有三条基本路径。如果说,第一次个人现代化是个人初级现代化,那么,第二次个人现代化是个人高级现代化;两次个人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并持续向知识人、网络人和生态人转变是综合个人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没有标准模式,它受传统文化、个人职业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一般而言,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和不同部门的个人现代化的内容和模式有所不同。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随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发展的模式选择逐渐趋于多元化;经济人类学对“发展”内涵的解释,更加突出发展对于人类的精神关怀,在兼顾“人”的现代性基础上,把实现人在精神和自由方面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落脚点和追求目标。人的现代化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解决温饱层面的问题,还要提高精神方面的追求。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消除贫困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在民族地区实施的扶贫开发政策,尤其是近年的精准扶贫政策旨在消除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民族地区实行的教育和科技扶持政策以及金融普惠政策在提高民族地区解决发展水平的同时,还有利于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出现。加强民族地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更有利于实现两次个人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并持续向知识人、网络人和生态人转变的综合个人现代化。

(三)人的现代化结果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

从个人角度分析,个人现代化可以实现三种结果:即完成第一次人的现代化;完成第二次人的现代化;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公民素质的世界先进水平。若从政策角度而言,人的现代化得以实现具有三种特征:一是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二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三是不断完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相关制度等。人的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部分,有利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它包括城市社会向城乡平衡社会、物理社会向网络社会、教育社会向学习社会、紧张社会向休闲社会、机械社会向人性社会、民族社会向世界社会的转变等,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自然化、创新化、国际化普及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人的现代化结果对于民族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人的现代化是个人变化与现代化的一个交集。在分析现代化的影响因素时,不仅要根据国家所处的具体环境分析适应其发展的政治以及解决体质方面的改革,对于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应给予高度重视,正是这些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深深影响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而影响经济现代化进程,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非正式制度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从历史文化的传统非正式制度因素予以考虑,还是体制、机制及法律等现代化角度分析,人的现代化始终是民族地区解决发展的最终落脚地,因此,分析人的现代化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过程及其深刻变化。

三、从人的现代化角度提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上文提到人的现代化动力机制可以从四个维度考察:创新维度,竞争维度,适应维度,交流维度。

从创新和适应的维度而言,民族地区在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具有天然的比较优势,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提倡创新驱动新时代,首先需要对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人作为创新机制的主体起关键作用。其次人的创新模式适应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到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从而使人的创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

从竞争和交流的维度而言,民族地区的经济不仅需要“有为的政府”予以支持,还需要在“有效的市场”条件下才能不断发展。在新时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需要起带动作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与此同时不断增加与外界的交流,汲取先进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人作为参与市场竞争与对外交流的倡导者,先进经验的传播者(或接收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核心生产力。这里不仅包括民族地区之间,还包括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的竞争与交流,让市场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人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参与竞争与交流,还体现在为完善市场体制而做出努力,在汲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发挥创造性,从而提高民族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加快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人的现代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人的现代化一方面进程受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人的现代化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创新、竞争、适应以及交流的维度提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进一步说明人的现代化是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和落脚点,也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切实体现。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过程及其深刻变化。

参考文献:

[1] 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和科学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施琳.论经济人类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黑龙江民族论丛,2008,(2).

[3] 杜倩萍.《经济人类学》简评[J].民族研究,2002,(4):103-104.

[4] 陈庆德,潘春梅.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交换[J].民族研究,2010,(2).

[5] 師守祥,等.民族地区非传统的现代化之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柯 黎]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