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风、雨声景的空间营造手法探析*

2018-11-12杨森琪葛煜喆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接收点声景声源

谢 辉 杨森琪 葛煜喆

0 引 言

声景(soundscape)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作曲家R 莫雷·沙弗尔(R Murray Schafer)提出[1]。在中国古典园林之中,造园家们早已有意识地营造声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声景涵盖自然声与人工声,尤以自然声为妙,风、雨均为自然天象,通过与植物、构筑物或建筑物等周围物体摩擦或撞击振动而发声,声音随物异而异,带给人们丰富的听觉体验[2]。常有诗词描述风雨声景,《诗经》有“南山烈烈,飘风发发”、“南山律律,飘风弗弗”[3],通过象声词描述疾风之状;《园冶》以“夜雨芭蕉似蛟人之泣泪”记载雨声景。《诗经》启示我们,声环境是人类栖居在地球上最重要的环境内容之一,声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关注、最必不可少的景观资源之一,这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和天性[4]。风、雨作为声景资源引入园林空间营造,是为捕捉自然天籁并加强其与欣赏者的联系,这正是对“天人合一”这一哲理的最高追求。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园林声景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如袁晓梅对园林中声景的社会机制与文化动因的挖掘[5];程秀萍从风雨声景常见的塑造手法方面揭示了其所营造的美学意境[6];洪昕晨等人从主观评价的角度分析了影响风雨声景的因素[7-8];李松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雨景意境营造的手法[9]。现阶段的研究多偏向于从审美、人性角度把握声景意境,尚缺少从空间营造的角度研究声景营造体系。

本文通过筛选整理中国古典园林中典型的风、雨声景案例,探究古典园林风、雨声景的声源产生、空间营造、接收点设置的特点,以期传承古人造园匠心,探寻中国古典园林风、雨声景营造手法,从而指导现代园林风、雨声景的空间营造理论与实践。

1 古典园林风雨声景点的筛选

1.1 筛选标准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风、雨声景的研究以实例作为支撑,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它们的共性与特性,以探析古人造园的艺术技巧。因此,首先需要筛选出古典园林中的风、雨声景点,从包括声源、空间环境和听者的声景三要素以及空间营造的角度出发[10],制定的筛选标准为:风、雨声景点需要有明确的声源、传播空间和接收点,景点名、景点楹联、牌匾或者相关诗词描述中明确记载其营造目的为欣赏风、雨声。例如拙政园的“听雨轩”,就在景点名中明确点出欣赏雨声之意。基于以上标准,排除掉无法确定声源、传播空间、接收点空间具体范围的景点,因不便于对其空间进行研究,故暂未将其列入。

1.2 筛选景点

选取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所有风、雨声景点作为初步选择对象,以6本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著作为权威参考资料,包括: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1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12]、陆琦《岭南园林艺术》[13]、赵长庚《西蜀纪念性园林》[14]、陈其兵《西蜀园林》[15]、曾宇《巴蜀园林艺术》[16]。然后通过文献查阅相关资料,对初步检索到的风、雨声景点进行补充和二次筛选,删除以下3类景点:第一,景点名仅表达主人的一种志向、为人处世的态度;第二,声源范围过大,导致声景的传播空间难以确定;第三,景点无明确的声音接收点。

经过筛选,共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得到18个景点,其中包含11个风声景点、7个雨声景点,并统计出了风、雨声景点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点、声景点名)、声源(包括声源类型、是否有其他背景声)、空间环境(包括空间围合方式与围合要素)、接收点(包括建筑形制)信息(表1-2)。

1.3 案例分析

以风、雨声景点为案例,对声景点已有信息补充更多文字、数据与图像资料,结合声线分析,探究风、雨声景点的空间营造艺术手法,包括声源、空间环境、接收点等要素,由此总结风雨声景空间营造中的规律与特性。

表1 中国古典园林风声景点Tab.1 windscape attraction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表2 中国古典园林雨声景点Tab.2 rainscape attraction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图1 自然环境下的风声特征Fig.1 characteristics of sound of wind in natural environment

图2 不同降雨强度下的雨声特征Fig.2 characteristics of sound of rain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ies

2 古典园林风雨声景的特点

2.1 声源特点

2.1.1 声源的产生与特性

造园者对风声景的艺术处理手法为借助植物、建筑物与风相互作用而发声。明代刘基《松风阁记》曾记载“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自然环境下风声的声压级最低在25 dB以上,随着风速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风速达到每小时10 m(16.09 km)时,声压级可达60 dB(图1)[17]。

雨水可与建筑物、植物结合发声,声调丰富多变。建筑物屋顶材料的不同会对雨声的声压级、音调产生影响。有研究者在实验室中,测试得到雨水的声压级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降雨强度达到40 mm/h时,雨声的声压级达到55 dB[18](图2)。

2.1.2 声源类型

风声景方面,依据声源类型分类,包括风与植物作用发声、风与构筑物作用发声这两类。常见的植物有枫、竹、松等,例如,苏州听枫园的“听枫仙馆”南北两侧庭院均栽植有叶片宽阔的枫树,易与风相互作用发出清晰的声音。另有4个声景点的声源为风与竹子发声,这也体现出中国文人对竹子的喜爱,竹子既寓意自己的高尚节操,又可赏声。例如文徵明《拙政园图咏》有诗咏“倚玉轩”,“倚楹碧玉万竿长,更割昆山片玉苍。如到王家堂上看,春风触目总琳琅。”“碧玉”不仅描述竹林青翠,也指其风动时声如戛玉清音。有5个声景点为风与松树发声,松针叶片狭小,即使有强风吹动,单棵松树发出的声音也较小,因此松树常丛植成林而发出松涛声。如《钦定热河志》记载避暑山庄“万壑松风”为“长松数百,掩映周回”。

风借助构筑物发声则是通过模仿乐器发声原理,引发空气振动,其中以扬州个园“冬山”的风音洞最为典型(图3)。在园中可感到阵风吹拂,哨声隐约,这是因为造园者在墙面上开了四排圆洞,每排六个,洞口如口琴音孔洞式排列,洞径尺许,外面是狭巷高墙。据伯努利定律,由于洞小因而空气流速急增,并由于窄巷及山墙的负压作用,风在各洞所产生的流速不同,造成声响各异[19]。

另外,部分风声景借助其他自然声作为背景音,与风声共同产生更丰富的效果,如结合鹤鸣的承德避暑山庄“松鹤清越”,结合水声的天津静寄山庄“众音松吹”。

雨声景则均需通过雨打植物而发声,其中最常见的水生植物为荷花,由于荷叶硕大,雨打荷叶可发出似“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的声音。而陆生植物主要有芭蕉、竹子、梧桐等。芭蕉常与山石等配置于院落一隅,计成在《园冶》里描述“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雨打翠竹,不仅有雨落竹叶之声,竹的地上茎为中空结构,雨落其上能够形成清脆空灵的音效。例如无锡寄畅园中有“清响斋”,体现了孟浩然诗中“竹露滴清响”的意境。梧桐与雨声配合也有较强的表现力,如南京熙园的“桐音馆”因雨落梧桐噼啪作响而得名。另外,部分景点综合运用了多种以上提到的植物,可产生更丰富的声景效果。如四川邛崃“文君井”,综合使用了芭蕉、竹子、荷叶等植物。

2.2 空间环境特点

2.2.1 空间围合方式

图3 扬州个园风音洞实景Fig.3 the wind sound hole of Ge Yuan Garden in Yangzhou City

图4 松鹤清越声景传播平面示意图Fig.4 schematic plan of soundscape propagation of Songhe Qingyue

图5 听枫仙馆声景传播平面示意图Fig.5 schematic plan of soundscape propagation of Tingfengxianguan

图6 个园冬山平面图Fig.6 plan of Dongshan in Ge Yuan Garden

图7 留听阁声景传播平面示意图Fig.7 schematic plan of soundscape propagation of The Stay-and-Listen Parlor

古典园林中通过高墙深院、院落嵌套、亭廊连接、植物包围等空间围合处理方式,形成了组合式的声屏障,有效地较低了外界噪声对园内的干扰。例如,苏州拙政园内部的等效连续A声级比园外低17.9~24.5 dBA[20]。留园、个园、网师园等也都表现出园内比外界更加安静的共同特征,体现出古人利用空间围合创造良好声环境的智慧。

古典园林风、雨声景点的3种常见的空间围合方式为整个声景点被围合、声源被围合以及接收点被围合。总共18个风、雨声景点中,有12个属于接收点被围合的类型,由于这种方式中的声源可根据周边环境的特点而灵活布置,并可围合接收点以增强环绕感,获得良好的音质效果,因此应用最为广泛。例如承德避暑山庄“松鹤清越”一景(图4),其声源为鹤鸣声与松涛声,接收点建筑为院落形式,松林作为外部声源对小院进行了两面围合,有利于直达声清晰地传入院落之内。小院的另两面分别为山石和水池,它们有效地提供一次及二次反射声,从而增强了听觉效果。

另有2个景点属于整个声景点被围合的类型,这种围合方式下声源的空间范围相对较小且固定,声音主要在封闭的空间内传播。例如苏州听枫园的“听枫仙馆”位于中部(图5),其南北两侧均为内院,栽植有枫树作为声源,直达声能清晰地传入听枫仙馆内。由于整个声景空间尺度较小,声能在空间内传播的损耗也较小,四周围合的建筑与廊道能提供较强的一次、二次反射声,有助于提高音质效果。

图8 听雨轩声景传播平面示意图Fig.8 schematic plan of soundscape propagation of The Listen-to-the-Rain Pavilion

还有1个景点属于声源被围合的类型,这是特意为欣赏独特声响而设置的。例如扬州个园的“冬山”风音洞,即为造园者借鉴乐器发声的原理,设计建造了带有24个圆洞的景墙,借助于风的呼啸而发声。接收点正对声源布置,有利于接收直达声,四周的墙体与巷道对声源进行围合,尽量屏蔽了其他声音对风声的干扰,保证了景点的音质效果(图6)。

2.2.2 空间围合要素

风雨多借助于植物而发声,这赋予了植物声、形、意兼备的园林意境,更突出了其灵性。山石等空间围合要素多数情况下不借助于风雨发出响亮的声音,因此风、雨声景点中围合要素可分为声源类与非声源类这2类。声源类围合要素主要以植物为代表,而非声源类围合要素常见有山石、建筑、墙体、水体等。

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为典型的雨声景点,其南面有临水平台,东、南两侧是水池,池中植荷,荷叶作为该景点的声源类围合要素。仲秋季节,碧荷初败,于窗前倚栏静听雨打残荷之声,自有一番妙趣。留听阁的北侧与西侧为非声源类围合要素——树林与建筑,树林、建筑物墙面、水面均提供反射声,留听阁与平台处所能感受到的音质效果不同,景点的声景欣赏层次较为丰富(图7)。

又如拙政园东南角有一处“听雨轩”,表现出“雨打芭蕉”的诗意,雨夜静听雨点洒落在芭蕉上的声响,因听者各自不同的心境,产生各具情趣的意境。空间布局上,听雨轩前有一池,芭蕉作为声源类围合要素布置在听雨轩前后两侧,能够提供较好的直达声;曲廊与玲珑馆作为非声源类围合要素布置于听雨轩四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庭院空间,水面与建筑立面提供反射声以提高音质效果(图8)。

位于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景点(图9-10),其选址位于高处,比湖区高五米左右。康熙御制诗小序记载“据高阜,临深流,长松环翠,壑虚风度,如笙镛迭奏声”[21],足可见造景之匠心。万壑松风殿作为接收点,与其他五座单体建筑以回廊串联成院,小院三面均植有古松,松林作为声源类围合要素提供了直达声,水面与建筑作为非声源类围合要素提供了较强的反射声。另外,该处西北方的峡谷中时常传来阵阵松涛声,增强了音效。康熙作诗描述为“耳际无余声,飒沓泛天籁”。可见当声源的分布具有空间上的高度变化时,突出了声级叠加的效果,声音响度增效明显。

图9 万壑松风声景传播平面示意图Fig.9 schematic plan of soundscape propagation of The Pine-Soughing Valleys

图10 万壑松风剖面示意图Fig.10 section plan of The Pine-Soughing Valleys

图11 松风水阁声景传播平面示意图Fig.11 schematic plan of soundscape propagation of The Pine Wind and Water Pavilion

图12 松风水阁接收点建筑Fig.12 building of receiving point in The Pine Wind and Water Pavilion

2.3 接收点特点

风、雨声景点中接收点多为较封闭的建筑,如殿、阁、馆、轩、斋等。这些建筑常为园林景点中的主体建筑或重要建筑,作为人们停留休息、会客谈论的场所,因此体现出围合度较高的特征。但考虑到人们赏景的需求,故设置了较多的门窗,且通常正对风、雨声源设置连续的花窗,成为可开合变化的建筑立面。当门窗全部打开时,建筑立面变得通透,增大了声音接收面,有利于外界风雨声的传入,减少了墙体对于声音传播的隔绝,增强了欣赏声景的乐趣,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视觉景观。

例如苏州拙政园的“松风水阁”即是建筑形式较封闭的接收点(图11-12),作为攒尖方顶建筑,其一面有门,其余三面为窗,屋顶出檐较大,飞檐起翘尤高,表现出翩翩欲飞、飘逸轻灵的风采。建筑布局不拘泥于传统的四位正方向,而是斜向西北,与周边园林建筑呈45°夹角,可避阳通风,甚为别致。这一处理又使水阁正对小飞虹和得真亭,便于阁中的观赏者得到最佳的观赏面,同时便于接收反射声,赏声效果更好。

水阁与回廊相连,空间动静结合,亭为静,廊为动,回廊作为游赏路线,环亭漫步,经过回廊,空间经历从开敞到半开敞,再到亭内封闭状态的转变,产生富有变化的空间游赏体验,同时提供了丰富的赏声体验。

又如拙政园听雨轩设有“蕉窗听雨”一景,正是“窗虚蕉影玲珑”。大面积的花窗在打开时能形成良好的声音接收面,在花窗关闭时亦能够生成若隐若现的园林意境。再如拙政园的“留听阁”正对小池的立面亦为连续格窗,雨打荷叶的声音能够清晰传入室内,结合视觉与听觉欣赏构建出层次丰富的景观。

3 风雨声景的空间营造手法总结

3.1 风雨多借植物以发声,仿乐器设构筑物而发声

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造景方式为风、雨与植物或构筑物相互作用而发出声响,其中,借助于植物发声的方式最为常见。植物种类的选取为首要影响因素,风声景点中常用陆生植物,雨声景点中可采用陆生与水生植物;植物的平面种植布局也需要考虑,针叶树通常呈群落状布置以获得足够的声音响度,而阔叶树因叶片易于摩擦振动发声,故可作点景式布置。而构筑物的建造则是借鉴乐器发声的原理而设置的独特构造,从而形成具有趣味性的艺术装置。

3.2 以声源围合接收点,其他材料提供反射声

声景的艺术氛围构造需要考虑空间围合方式与围合要素。围合方式包括整个声景点被围合、声源处被围合、接收点被围合等3种方式,最常采用的为接收点被围合,这种方式能有效减少背景声的干扰,从而听到较纯粹的风声或雨声。围合要素的选择上,有以植物为代表的声源类围合要素,与山石、建筑、墙体、水体等非声源类围合要素。声源类围合要素提供清晰的直达声,非声源类围合要素则提供有效反射声。

3.3 建筑多设大面积花窗,接收点空间层次丰富

风、雨声景点中的建筑常为主体或重要建筑,建筑类型的选择较为多样,建筑形制较封闭,但建筑立面常设置有大面积的花窗,可开合的立面变化带来了多样化的声景体验。另外,接收点可创建丰富的空间层次,提供更加多样的赏声体验,包括通过设置平台产生内外空间层次、设置廊道安排流动的空间体验等。

4 结 语

风声与雨声本不易感知,而中国古典园林中风雨声景的营造却成为一大特色,风雨在空间中的转化可以体现丰富的声景设计手法。在声音传播途径中利用不同空间要素使声音反射、透射等,从而创造不同层次的声景,通过声音接收点的开合布置,使得风声和雨声得到不同的意境诠释。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风雨声景点的空间环境处理方式,归纳了古典园林中风雨声景在声源、空间环境和接收点三方面的园林艺术营造手法。而园林环境要素多种多样,气候、季节、使用者等影响因素繁多,未来将进一步通过测量、评价、实验室听音模拟等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希望能为园林声景复原以及现代风雨声景点的空间营造提供可借鉴之处。

图片来源:

图1:SOYSAL H, SOYSAL O. Wind Farm Noise and Regulations 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2nd 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Wind Turbine Noise[C]//Lyon, 2007: 1-12.

图2:YAN X, LU S, LI J.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rain noise of lightweight roofs:Natural rains vs artificial rains[J]. Applied Acoustics, 2016, 106: 63-76.

图3:FANGYJWT. 烟花三月下扬州[EB/OL].(2015-06-01)[2017-08-02]. http://you.ctrip.com/travels/yangzhou12/2348443.html.

图4、5、7-11:作者绘制

图6:陈从周. 扬州园林[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56.

图12:小白. 2012.2.18苏州之行——with my love [EB/OL].(2012-03-15)[2017-05-17].http://www.mafengwo.cn/i/836681.html.

猜你喜欢

接收点声景声源
虚拟声源定位的等效源近场声全息算法
社区公共空间声景设计原理初探*
深海地形对声传播特性的影响
当代城市声景研究进展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Effects of geometry variations on tandem airfoil interaction noise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运用内积相关性结合迭代相减识别两点声源
当代“声景”中的“学者型作曲家”
——旅美作曲家梁雷音乐作品学术研讨会纪要
浅海波导界面对点源振速方向的影响∗